台北市召會網站

突破限制實行生、養、教(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四冊)

1380-book

突破限制實行生、養、教(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四冊)

本段收錄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九日,帶領召會實行神命定之路,其中八次長老及同工聚會的信息與談話記錄。

信息內容

第二章為『教導和牧養的急需』,第六章是『生、養、教的實行』,第七章則為『突破限制實行生、養、教』。

真理要點

一、長老的職責重在教導和牧養:按著新約使徒們的教訓來看,長老的職責重在教導和牧養。實在說,教導和牧養的事,不在全時間作話語出口的人身上,乃是長老的職責。過去,我們是太注重話語職事這一面,而忽略長老們教導和牧養的一面。因著這個忽略,我們就把長老這面的教導,也推到同工們盡話語職事的那一面。所以有一個很大的缺,加上我們在牧養上的不足,以致無法托住人。很顯然的,我們在托住人的事上缺了,在長老們的教導和牧養上也缺了。為著召會的擴增,教導和牧養是極為關鍵的。

二、藉著小排實行生和養:如果我們要生得多,養得好,教得成功,非實行小排不可。如果我們愛主,要為主救人,需要小排。要托住人,需要小排。要栽培人,需要小排。沒有小排,就無法具體實行生和養。小排乃是召會基層的單位,如同家庭是國家、社會的基本單位一樣。如果家庭不健全,社會必定一塌糊塗,國家也會積弱不振。有些基督教團體只有大禮拜,不靠小排,如同社會沒有家一樣,所以整個光景是荒涼、軟弱的。現在能彀得人很多、很快的團體,主要都是注重小排或小組聚會。小排乃是繁增的『律』,我們必須看重。

三、小排實行的具體原則:第一,沒有人作頭,也不要有帶領人。第二,實行『送會到家』,要靈活機動。我們不要像從前那樣只是邀請人來聚會,乃要把聚會送到初信者和久不聚會的聖徒家裏。盼望到一個時候,遍地都是小排聚會。這並非不要人來聚會,而是人來也可以,我們去也可以。這樣,小排就是靈活的,而不是呆板的。第三,要打破規條,隨機應變。

生命經歷

一、除去鬆懈,盡力往前:一個人今天要在主的恢復裏作工,必須積極進取。中國人的性格必須經過『壓』纔會奮起,好像大豆一樣,不壓就不能出油。中國學生到美國,一經過壓都出了『油』,都奮起,沒有一個是懶惰的。如果我們在臺灣的工作是這樣苦幹的作法,每年人數不能翻一倍,至少也能翻半倍。我們已過的情形的確不彀交代,大大誤了主的事,實在不能寬容自己。工作、事情總得要好好去作,不然怎麼會有果效?

二、不作雇工,乃作餧養的母親,在生養教上勞苦:就如主耶穌所說,祂是好牧人,為羊捨命。在主的工作裏,我們都必須問自己:『我在這裏是作牧人呢,還是作雇工?』一切的問題都在於我們是作雇工的工作,還是像母親照顧孩子。如果同工們都有這樣勞苦的靈,長老們都有這樣勞苦的存心,相信不必二十年,只要十五年,我們的人數一定超過五十萬。

三、操練性格,應用家當:今天主恢復的需要就是生、養、教。要作出這些,需要家當。然而,我們今天家當都有了,為甚麼還作不出來?我們生不出來,養不出來,教不出來,都是因著性格太差。所以歸納起來,今天主在祂恢復裏的需要,就是我們的應用。為此我們需要有認真的性格。如果我們的性格鬆鬆散散,得過且過,以為甚麼都差不多,主就沒有路往前。盼望從今日起,我們天天認真,一點不放鬆,全體動員,各方面都往前去。

 問題研討

一、 為著召會繁增實行生養的基層為何?

二、試述小排實行的具體原則為何?

三、我們作工該有怎樣的態度與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