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台北市召會臉書專頁

你也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嗎?你也有使用臉書嗎? 快到台北市召會粉絲專頁,關心召會的動態,享受身體的豐富,將基督分享出去!

兒童暑期品格園

讓我們一同關心召會下一代,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

 報告及代禱事項:

 請聖徒為萬人祈求禱告、代求並感謝。廣傳福音,使人人得著救恩。

  

 共同追求進度

 


會所報導

六會所家訊第1509期

作主的見證人結果子

一個事奉主的人,一面應該有外面的活動、工作;一面也不能忽略,所有的工作都該完全出於裏面的生命。沒有生命,所有的工作就都是空洞、虛空的;惟有生命是我們工作的內容和實際。因此,一面我們必須為神作工、結果子,一面我們必須是主生命的見證人。表面上,見證人不太涉及生命;實際上,見證人就是見證生命。見證人不是一個工作,見證人乃是一個生命的見證。

那些親身經歷過主死而復活的門徒,到了行傳一章,立時就成為祂的見證人。八節說,『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人。』這給我們看見,主耶穌要門徒出去,不是去作一個工作,也不是去作一件事情,乃是去作一種人。作什麼樣的人?作基督的見證人。這見證人不是到法院去作見證,將曾親眼看見過,親耳聽見過的某一件事,或該事的詳情,見證出來;不是這樣。乃是你所見證的那一位,祂今天變作你了,你也變作祂了。你去了,就是祂去了,你在那裏就是祂在那裏,是你在那裏作祂的見證人。

實際上,主的見證人就是一個死與復活的人。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天天都是過着死與復活的生活。祂說,『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我從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裏面的父作祂自己的事。』(約十四10下。)換句話說,主不是憑自己說話,乃是主從父那裏說出來的。也就是說,是父在主裏面說出祂自己的話。這就是死與復活。真實的死與復活,就是這裏有一個人,祂活着,卻不是憑祂自己活着,而是把祂自己擺在一邊。換句話說,祂乃是把祂自己擺在死地。主這樣把自己擺在死地,祂裏頭的那一位就活出來了。這在我們身上也是一樣;惟有我們置於死地,主耶穌才能從我們身上活出來。

主耶穌在福音書裏的行動,從來不單獨;祂親自說,父從來沒有離開祂,父是一直與祂同在。(約八29。)祂也從來沒有憑自己說話,沒有憑自己行事,沒有憑自己行動;祂一切的行動,都是與父一致,祂行動就是父行動,祂說話就是父說話,祂作什麼,都是父在那裏一切的表現,祂們二者就是一個。主自己是常常站在死地,祂一站在死地,父就從祂裏面活出來了。

主耶穌開始出來盡職時,祂所作的頭一件事,乃是受浸。這受浸是表明死而埋葬。主耶穌藉着受浸,對人宣告說,祂也需要死,也需要埋葬。祂出來作工,不是憑祂自己,乃是憑着父;所以,祂需要死,需要埋葬,讓父在祂裏面活着。從那一天起,祂們二者,父與子,乃是一命,同過一個生活;這就是死而復活的生活。耶穌基督這個人死了,父神在祂裏頭活出來,這就是死而復活。不是等到祂上十字架去釘死,並從死裏復活時,祂才死而復活。實在說來,祂在地上三十三年半的生活裏,天天都在死而復活。祂常說,『父阿,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參太二六39。)『不要照我的意思,』是說主死了,『只要照你的意思,』是說父活出來了。不要照主的意思,只要照父的意思,就是主死了,父活了。這就是死與復活。

今天,我們這些事奉主的人,無論出去叩門,或成全家聚會,都要看見:『我已經死了,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着。』保羅說,我們這些事奉主的人,乃是天天死,叫我們這些人不再向自己活,乃向那替我們死而復活者活;(林後五15;)就是我們死,祂來活。這就叫作死與復活。這並不是指兩個人交換,所以不是交換的生命;這乃是二命聯成一命的生命,就如同接枝一樣。樹枝接在樹上,是將兩個生命接在一起;這一個在裏頭消除了,那一個從裏面活出來,結果就是二命聯成一命。

我們必須記得,我們無法叫人得着生命;我們能給人施浸,但我們不能給人生命。我們必須學習:『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叩門不是我,和人談話不是我,給人施浸不是我,乃是基督,全數是基督。我們必須運用我們的靈,並操練我們裏面的生命和信心,在宇宙中,向着神並一切的仇敵宣告說,『不是我叩門,乃是基督叩門;不是我和人談話,乃是基督和人談話;不是我帶人相信,乃是基督帶人相信;不是我給人施浸,乃是基督給人施浸。』我們若有這樣的態度,有這樣的靈,有這樣的生命,也有這樣的信心,這會叫我們過一種生活,時時的倚靠祂。

這個時時的倚靠,就是住在主裏面。主耶穌在地上時,也是天天住在父裏面,祂一點也沒有脫開父;祂的行動就是父的行動,祂的說話就是父的說話。今天你我事奉主,也必須操練到這樣一個境地-我們出去就是主出去,我們行動就是主行動。到這時,我們就瞭解,我們實在不是單獨一個人,乃是主與我們,二靈聯成一靈,二命聯成一命。雖然是我們的身體活動,訪問人、叩門、給人施浸,但我們的靈裏乃是與主聯為一靈。

我們都要操練二靈成為一靈,時常禱告說,『主阿,我沒有辦法把生命放到人裏頭,這是你能作的,是你該作的,主,我倚靠你作。主阿,我和你成為一靈,我在這裏給人施浸,就是你的靈在這裏給人施浸;是你這靈把人浸到三一神裏面。我沒有辦法把他浸到三一神裏面,我作不到這件事;主,我只能把人放在浴缸裏,我只能把他浸在水裏,我卻不能把他浸到三一神裏,是你這靈才能作這件事。感謝你,我和你成為一靈,我在這裏行動的時候,就是你行動。』這樣的信心是我們該有的,我們都要操練這個信心。

【摘自「結常存的果子」第九篇

◆代禱與報告事項

一、本週晨興聖言追求進度:「繁殖復活、升天、包羅萬有的基督作為神國的發展」第四週,聖經恢復本讀經進度:西三111

二、本週週間在信基三樓之例會與行動:

)(主日2000)夜間擘餅;(下週主日900)「分區主日聚會」。

)(週一〜週六700)「晨興」。

)(週二1000)「國語詩歌排」。

)(週及週8009001900     2100週六15001700)「福音行動」。

)(週三930)「台語詩歌排」。

(六)(週四830)「長青排」。

三、11/112/20每週四上午9001200在信基三樓有「2018年秋台北市召會信基大區週中成全」,費用:每人100元,請向各區負責弟兄報名並繳費。

四、11/4(日)1130在信基三樓交通「主日兒童服事新方向」,請服事者及家長務必參加。

五、11/17(六)14001530在信基三樓有「信基區青少年家長座談會」,請各區多鼓勵青少年家長踴躍參加。

六、11/18(日)1930在信基大樓B2有「擴大福音收割聚會」,本次聚會將由中國工商聖徒作見證及講信息,請聖徒們多邀家人、親友、新人、久未聚會及剛搬遷至本會所之聖徒赴會。

七、11/30(五)〜12/1(六)在中部相調中心有「二○一八年全台眾召會感恩節特會信息暨禱研背講」,聚會將以釋放感恩節特會信息為主,並分組禱、研、背、講各篇信息綱要。盼聖徒們能踴躍報名。11/30 (五)900 報到,費用:每人1000 元(含信息綱要附經文)。請於11/18(日)前向各區負責弟兄報名並繳費。(詳見通啟)

八、        各區十月份財物奉獻統計表:

10/7

10/14

10/21

10/28

合計

集中

0

0

13,000

0

13,000

會所區

73,000

6,000

21,200

3,045

103,245

忠駝區

5,000

20,230

2,000

1,200

28,430

光復區

13,100

19,500

9,000

7,000

48,600

延吉區

10,500

12,500

3,000

2,000

28,000

學生區

0

0

0

0

0

其他

0

0

0

0

0

合計

101,600

58,230

48,200

13,245

221,275

九、請為得救新人代禱:【會一區】弟兄-李海萍、陳奕永、李喬智、鄭喬斌;陳嘉美姊妹。【會二區】詹啟成弟兄;姊妹-許錦惠、蕭小惠、蔡尹潔、陳安英、陳佳君。【會三區】弟兄-林志昇、史元梧、蔡為中、蔡政霖、吳晉瑋;姊妹-張瑛青、賴曉鈴。【會四區】弟兄-糜志平、姜慶鴻、中西大樹、余冠輝、潘建忠、陳銘陽、葉龍昌;姊妹-楊緒影、張書郁、李倚伶、張文溱。【忠駝區】弟兄-陳殷得、陳名輝、陳大山;姊妹-王以薰、鄧玟玟。【光復區】弟兄-方新宗、董淨、邱家慶、魯恩;姊妹-依愛夏、劉美玉、蓋本安、鐘詹金足、楚沛娟。【延一區】弟兄-李慶仁、林家年、王嘉呈、林棋凡、熊得傑;姊妹-蘇姵卉、林珊如、張秀菁、林玉媛。【延二區】張致維弟兄【學生區】弟兄-侯均成、李全訓、鄭日洋、鄧貢安;姊妹-陳郁庭、陳佑美、洪愷怜、謝京瑩。

生命傳承,功用成全

七十會所於今年初自二十五會所繁增出來,成立至今,實在經歷主的信實。在地點、財務、及硬體整修上,都能見證主是那稱無為有,命立就立的那一位。目前主日平均人數約八十位,分為四個區,組成結構有年長、中壯、青職、青少年、兒童,完整且平衡。

特別在兒童部份,主實在祝福我們,雖然本會所範圍沒有大專校園,但卻有許多中、小學。因著聖徒們長期在中小學實行生命教育,以及對兒童排的經營,在召會生活中我們帶進許多的孩童,這是我們的一大特色!

今年暑假,本會所有許多家庭報名參加港湖大區兒童品格園,總報名人數十八位,家長八位、兒童十位,另有隊輔及服事者六位。在品格園中我們有幾點蒙恩:首先,有些家長因為陪伴兒女參加,而得著成全並蒙拯救,可以說收穫比兒童還多。一位久未聚會的家長,因看見青少年隊輔服事的彰顯,認定孩子要在召會中長大,才能蒙保守並受成全。因此他先預約報名明年的品格園,這是他自己未曾想到過的,讚美主。

1054-3b

第二,隨著大環境的變遷,特別是在社會道德淪喪的今天,有關孩童品格的養成,器皿的預備及生命教育的輔助,是必要且急需的。然而在這過程中,如何尋得適切的教材和方式,也是我們的挑戰與功課。既要屬靈又不老套,要有生命又有啟示,活潑新鮮但不屬世,不是說教也不是新潮,凡事都是從復活生命而來,這的確需要我們都受培訓以栽種生命的種子並供應生命。

第三,有隊輔作見證,曾經他還是兒童受人服事,如今已成為服事者來服事兒童,既有生命傳承,也有功用的成全。本次品格園有許多家長及青職聖徒加入配搭,全召會(年長到年幼)形成一同服事兒童的風氣。

感謝主祝福本次的品格園,也謝謝父老們對兒童的扶持,還有許多在品格園過程中服事的弟兄姊妹,願主繼續記念並祝福祂的召會,使祂的召會生生不息,一代傳承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