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所報導
開家相調,開展福音
六十會所為使聖徒召會生活的目標更一致、明確,於今年二月十五日舉行全會所展望交通,有近八十位聖徒參加,超過全會所主日基數三分之一的聖徒一同有分。聖徒們數算已過一年的蒙恩,並盼望在去年會所帶領的方向上繼續往前。本會所去年的方向是:『主話內住顯榮形,活力尋訪回神家』。藉由對主的話持續有享受,而得以向下扎根、向上結果。
經負責弟兄們禱告交通,今年的帶領為『開家相調,開展福音』。鼓勵聖徒們打開自己的家多有交通相調,開福音朋友的家進而送會到家,使聖徒在疫情後的召會生活彼此互動能更熱絡。在開展福音一面,則是延續去年底北投大區聖靈的水流,繼續在傳福音結果子的生活上,齊心努力,鼓勵聖徒或參加馬路福音,或持續接觸聖徒未得救的家人,並為他們的得救恆切禱告。在分組交通時,聖徒們紛紛響應,並將此方向帶到各活力組的禱告中。
展望交通後,聖徒們積極回應,有聖徒初次開家接待來訪的馬來西亞聖徒。也有聖徒第一次打開家作為主日擘餅聚會的場地。還有聖徒的配偶雖未得救,卻願意嘗試開家作為小區禱告聚會的地點。此外,也有聖徒開家愛筵人,一同配搭接觸幼幼排的家長。
二月二十三日為全會所集中主日,擘餅聚會後有好些聖徒見證打開家的蒙恩以及傳福音的生活。有位姊妹兩年前在馬路傳福音接觸到一位女界青職朋友,兩年來姊妹持續傳訊息供應她,可惜一直已讀不回,卻在今年初北投大區其他會所傳馬路福音時,再次接觸到她並邀約她參加職場排聚會。這位朋友竟傳訊感謝姊妹兩年來一直和她分享主的話,使她得以認識並經歷主。藉這些見證再次堅固眾人的信心並激勵大家起來行動,一同往前,願神擴張我們的境界。
全面成全,召會建造
文二、文三大區於二月二十八日至三月二日在中部相調中心舉行『神命定之路成全訓練』,有二十三個會所,近一千七百人參加,三天兩夜的訓練共有七堂聚會,含十七篇信息及見證和分享。
第一至四篇說到『神命定之路的重要性與在神所命定之路的實行上,作神合用的器皿』,第五到七篇為『營造良好健康屬靈的召會生態與召會生活相調的實行』,第八、九篇是『神人家庭生活與事奉之建立』,第十、十一篇為『繁增之福(生養眾多)與實行活力排(得人的絕佳途徑)』,第十二到十四篇說到『增排增區之實行(全體盡功用)與事奉核心之建立』,第十五到十七篇為『得著繁增之福的內在祕訣』。每堂課末了安排兩組聖徒作生命的見證,在場者均受他們愛主、服事主的見證激勵。每場聚集許多聖徒提前入座,認真聆聽。
這次訓練在相調中心因人數眾多,服事配搭上經過長時間規劃與豫備,許多聖徒更是多多禱告,為著天氣、交通、住宿、飯食服事、及弟兄姊妹們的身體健康等禱告。此外每堂課安排十八位聖徒配搭招待服事。聖徒們三餐皆於相調中心的地下室用餐,需分兩梯次輪流進場,才能讓所有聖徒享用可口又美味的餐食。各方各面有秩有序,弟兄姊妹順服接受服事者勞苦的指引與安排,在在顯現召會成全的重要。
每堂課有弟兄鏗鏘有力的釋放豐富的話語,開頭第一篇信息就提到眾聖徒必須接受均衡的成全。要建造召會,必須接受成全,包括生命成全、真理成全、事奉成全,更重在人所是的成全。誠如倪弟兄所說,『神注重我們所是的過於我們所作的。真實的工作乃是生命的流露。算得數的事奉總是基督的活出。將自己獻給神不是為神作工,乃是讓神作工;凡不讓神作工的就不能為神作工』。
相調才能帶下主的祝福,建造的實際完全在相調,調得好,配搭得好,召會就強,度量就大,托住的能力也大。弟兄說到人若單獨難得勝,實行正確的相調就能有健康的召會生活生態,使召會能得人、留人並成全人。實行神命定之路,需要過神人生活,神濃度的加增尤其重要,要成為一個禱告的人,要有積極的態度、堅定的信心,禱告帶進同心合意、聖靈的澆灌,更能帶下大有能力的復興。
所以要經歷神的同在、積極跟上聖靈的水流就是實行神命定的路,就是新路,實行生、養、教、建,全體盡功用。得著繁增之福的內在祕訣就是要有神的同在、信心的禱告、和信心的說話。惟有神的同在,纔有神的祝福,信心的禱告是有功效的,禱告是實行召會生活很有功效的路。感謝讚美主!我們的神是說話的神,神造人的目的,乃是要人為祂說話。藉著在信心裏禱告以及在信心裏說話,就能把我們帶到新路實行成功的應驗裏,好使眾聖徒都能走在神所命定的道路上。
末了各個會所踴躍的在有限的時間裏上台宣告奉獻與回應,苗栗、北投、新北市、新竹市前來參加的聖徒也上台並見證。文山三大區配搭開展的新竹縣峨眉鄉召會聖徒有分本次的訓練,他們分享已過二、三年間聖徒週週至峨眉開展,在去年十一月中旬於最大偶像之地設立了金燈臺,讚美基督已得勝!所以我們不懼怕,抓住神的同在,做一個擴展召會,只要聽命、奮鬥,與主同行的人。感謝主!我們認定並得著了神命定的路,投身其中感受聖靈水流的澎湃,願聖靈的大浪不斷衝擊我們。
最後眾聖徒熱烈的回應,願作一個積極的人、有信心的人、一個禱告的人,更要跟上聖靈的水流、乘上聖靈的浪潮,憑信藉主的話,投身增排、增區的水流中,更多經歷神能,取代我們的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