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藉著在基督耶穌裏的恩典上得著加力,成為貴重的器皿,裝備齊全的神人,好在神經綸的惟一職事中盡我們的職事(六)作貴重的器皿,同那清心呼求主的人,竭力追求公義、信、愛、和平

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二章二十至二十一節說到,有貴重的器皿,也有卑賤的器皿。貴重的器皿是由神性,以及蒙救贖得重生的人性所構成。卑賤的器皿是由墮落的人性所構成。保羅不僅在羅馬書九章二十一節說到貴重的器皿,也在二十三節又說到蒙憐憫、豫備得榮耀的器皿。我們是豫備得榮耀的貴重器皿,意即我們是被設計來盛裝神作我們的尊貴和榮耀。

神揀選我們,乃是要我們作被經過過程並終極完成之三一神充滿的貴重器皿。因著神的心意乃是要造一個器皿來盛裝祂、彰顯祂,因此神只要器皿是敞開的。保羅的十四封書信可用一個辭來表達-『敞開的器皿』。此外,保羅也在提摩太後書二章二十一節也說到,我們若潔淨自己,脫離卑賤的器皿,就必成為貴重的器皿。潔淨自己指離開不義(19),這是內在神聖性質的外在證據。我們不但該潔淨自己,也該脫離卑賤的器皿。這就是說,我們必須遠離他們。

提摩太後書二章二十二節說到我們要竭力追求公義、信、愛、和平。我們基督徒生活的管制原則,應當是竭力追求經歷基督並享受基督。我們對基督的經歷,乃在於神義的根基,這義是神寶座不可搖動的根基。公義與神外面的行動、作法、行為、和活動有關。神所作的一切都是對的。神的公義就是神在祂公平和公義之行動上的所是。另外,在新約中,『信』有兩種意義-客觀的與主觀的。

在客觀的意義上,『信仰』是指新約關於基督的身位和祂救贖工作的全部啟示。在主觀的意義上,『信』指相信的行動。在提前一章十九節,『信仰』是客觀的,指我們相信的事物。本節開頭的『信心』是主觀的,指我們信的行動。因著信,我們由神而生,成為祂的兒子,有分於祂的生命和性情以彰顯祂。因著信基督,我們被放在基督裏,成為祂身體的肢體,分享祂一切的所是,叫祂得著彰顯。

愛是神素質的性質。神聖的愛乃是神素質的屬性,主要是彰顯在差祂的兒子救贖我們,並將神的生命分賜到我們裏面,使我們成為祂的兒女。神就是愛,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愛就是神自己,住在愛裏面,就是過著習慣的用這愛愛別人的生活。新約也說到神的平安與平安的神。論到平安的神,我們需要羅馬十六章二十節和腓立比書四章七節。平安的神守衛我們的心,祂在基督耶穌裏巡查我們的心懷意念。神的平安與平安的神乃是一。在我們的經歷中,平安是恩典所產生的光景。恩典是本質,而平安是光景。

此外,提後二章二十二節說到我們都該作清心呼求主名的人。呼求主名不是新約的新作法,乃是開始於創世記四章二十六節,人類的第三代以挪士。接著有約伯(伯十二4,二七10)、亞伯拉罕(創十二8,十三4,二一33)、以撒(二六25)、摩西和以色列人(申四7)。這些及其他許多人都在舊約時代呼求主名。在新約裏,彼得首次題起呼求主名:『那時,凡呼求主名的,就必得救』(徒二21)。根據行傳七章五十九節,司提反被人用石頭打的時候呼求主,說,『主耶穌,求你接收我的靈!』我們傳福音,幫助人得救時,需要鼓勵他們呼求主名說,『哦,主耶穌』。呼求主名乃是使我們不僅得救,更得以享受祂豐富的祕訣。提後二章二十二節說,我們要『清心呼求主』。在聖經裏,清心的意思是只為著神。清心是將心定準於神。我們事奉主,是單純的為著主,一點也不為著別的,我們該完全為著神。我們所注意的,就是清心和呼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