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禱告的意義與目的(第一至二篇)
禱告的意義與目的(第一至二篇)
本書收錄四篇李常受弟兄所釋放關於禱告的信息。各篇原刊於一九五七年的『話語職事』,今略加潤飾,彙集為單行本。
信息內容
本書第一篇說到禱告的意義。禱告的意義,第一是吸取神,就是叫人得著神;第二是發表神,就是讓神說話,讓神發表出來。第二篇說到最好的禱告,乃是人和神作朋友的禱告。
真理要點
一、禱告的第一個用意,就是和神接觸,得著神自己。所以,禱告不在我們說多少話,也不在我們求告多少,乃在我們接觸神多少。我們接觸神多,吸取神就多;吸取神多,享受神、享用神的救恩也就加多。
二、禱告的第二個意義是發表神。創世記十八章記載亞伯拉罕為羅得的禱告,附帶也為所多瑪禱告。但是那一章末了卻說,『耶和華與亞伯拉罕說完了話…』(33)。雖然是亞伯拉罕在禱告,但說話的卻是耶和華,是耶和華說完了祂的話,發表了祂的心意。每一次我們禱告,都應該讓神說話,並且讓神說完了話。這並不是說,禱告都不要講話。然而,在禱告裏,應當講神在我們裏面講的話。詩篇二十七篇八節所說的就是這個原則:『你說,你們當尋求我的面;那時我的心向你說,耶和華阿,你的面我正要尋求。』這就是根據神在裏面說話而有的禱告。
三、詩篇二十七篇四節,大衛說要瞻仰神的榮美,『在祂的殿裏求問。』大衛不是說『求告』,也不是說『求討』,乃是說『求問』。求問,就是來問神。亞伯拉罕在創世記十八章的禱告,就是很好的求問。當神告訴他,要審判罪惡的所多瑪城時,亞伯拉罕對神說,『你真的要將義人與惡人一併剿滅麼?假若那城裏有五十個義人,你還剿滅麼』(23~24)?亞伯拉罕求問神,若有五十個義人,神要如何作;若有四十五個義人,神要如何作;神一一告訴了他。至終問到十個人,神告訴亞伯拉罕:『為這十個的緣故,我也不毀滅那城』(28~32)。亞伯拉罕到此就明白神的心意了。在這次的禱告中,亞伯拉罕乃是一直求問;主體不是亞伯拉罕說話,乃是神說話。最好的禱告,最有價值的禱告,不是人說話,乃是神說話;不是人求告,也不是人求討,乃是人求問,而讓神說話。
生命經歷
一、我們每天都必須花時間吸取神。正如電熨斗插上電,至少得過兩三分鐘纔會熱,過半小時就會發燙。若是剛插上一分鐘就拔下來,電熨斗是定規不會熱的,因為它和電脫節,沒有持續接觸電。同樣的,人不禱告神,不接觸神,定規不能剛強。
二、我們到神面前,要把我們裏面的光景都攤出來,甚至告訴神,說,『神阿,我甚麼都搆不上。』詩歌七百二十五首說『照我本相』,意思是照著我們原本的樣子來到神面前,一點都不必改、不必動。我們該抱著這個態度,只要照著我們的本相到神面前。人有一種天然的觀念,以為總要把自己改一改,準備準備,等自己改好一點再到神面前來。這種觀念是錯誤的。我們若想改一改,那都是人工。我們到神面前,不是需要改,而是需要神,讓神來改。
三、正常的禱告,乃是讓神對我們說話。禱告不該是我們心頭上掛著甚麼難處,禱告乃是進到神面前朝見神。禱告乃是到神那裏,與神見面相會,親近神,瞻仰神,與神來往,而吸取神自己。我們的難處在於,我們常到神面前禱告,對神說話,卻不讓神對我們說話。最好的禱告不是我們對神說話,乃是神對我們說話;越是摸著神的禱告,就越是神來對我們說話。
問題研討
一、甚麼是禱告真正的意義?
二、甚麼是最好的禱告?
三、試舉例說明何謂『求問的禱告』。
基督徒生活中的兩棵樹(第四至七章)
基督徒生活中的兩棵樹(第四至七章)
李常受文集一九六九年第三冊
『李常受文集─一九六九年第三冊』包含李弟兄於一九六九年七月至十二月所釋放的信息。本段係十一月二十七至三十日,在美國加州約伯林達(Yorba Linda)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四至七章非常著重的題到『享受』二字。第四章,說到享受生命樹、生命河,為著神的建造。第五章及第六章說到享受的途徑是藉著呼求主的名而『喝那靈』、『吸入那靈』。末了一章,則結論性的說到我們需要藉著呼吸、喫喝基督,而成為祂的豐滿。
真理要點
一、在約翰福音七章三十八節,主耶穌說,『信入我的人,就如經上所說,從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來。』按照三十九節,耶穌說『這話是指著信入祂的人將要受的那靈說的;那時還沒有那靈,因為耶穌尚未得著榮耀。』這裏我們看見,活水的江河乃是指生命的靈,就是神格第三者。
二、哥林多前書十二章十三節說到:『我們…都已經在一位靈裏受浸,成了一個身體,且都得以喝一位靈。』信徒在那靈裏的浸早已完成,但信徒仍然需要喝那靈。在那靈裏受浸,乃是進入那靈,消失在祂裏面;喝那靈,是把那靈接受進來,使我們全人被祂浸透。哥林多信徒的難處,不是他們沒有在那靈裏受浸,乃是他們缺少喝那靈。我們是屬靈還是屬肉體,不在於我們在那靈裏受浸,乃在於我們喝那靈。
三、當我們享受主作生命樹,我們就得著基督之豐富的滋養(弗三8),當基督的豐富被吸收到我們裏面,這些豐富就將我們構成為基督的豐滿,也就是召會,作祂的彰顯 (一23)。我們可以將基督的豐富比作美國生產的豐富食物。一個小嬰孩長大成為美國壯漢的路,乃是藉著天天喫豐富的美國食物。同樣的,我們需要成為那些基督的豐富所構成的人,好成為召會,作祂的豐滿。
生命經歷
一、同著生命樹總有一道流著活水的河;但同著知識樹,卻只有枯乾。因此,我們感覺滋潤時,就知道我們正在享受生命樹;得著滋潤的感覺,確定指明我們在享受生命樹。相反的,我們感覺枯乾時,就知道我們正有分於知識樹。這種枯乾或滋潤的感覺,非常實在的幫助我們分辨,我們是憑生命樹而活,或是憑知識樹而活。
二、喝那靈最好的路乃是呼求主的名。在哥林多前書十二章三節保羅說,『若不是在聖靈裏,也沒有人能說,主,耶穌!』這指明當我們說,『主耶穌,』我們就在聖靈裏。我們即使呼求主名很短的時間,都會在主裏喜樂,甚至因著享受基督而癲狂。我們呼求主的名,就喝那靈,並藉此經歷那靈。
三、生命糧是在生命水裏,生命水是在生命氣裏。根據經歷,當我們開始呼求主名,我們就吸入祂這生命氣,並感覺得了復甦。我們若繼續呼求祂的名,就會喝主這生命水,並感覺得了滋潤。我們若更多呼求祂的名,就會喫主這生命的糧,並感覺得了飽足。
四、我們若以基督的豐富滋養人,幫助他們操練呼求主的名,他們就會天天得著基督的滋養,而在生命裏長大,以建造召會。這是我們傳福音、事奉主、並彼此交通的路。一個丈夫若與他的妻子有問題,他們只需要簡單的呼求主名。他們若這樣作,就會被基督所滋養,自然而然會彼此相愛。
問題研討
一、約翰福音七章三十八節的『活水江河』指甚麼?
二、哥林多的信徒既都在聖靈裏受了浸,為甚麼還是屬肉體的?
三、如何分辨我們是憑生命樹或知識樹而活?
基督徒生活中的兩棵樹(第一至三章)
基督徒生活中的兩棵樹(第一至三章)
李常受文集一九六九年第三冊
『李常受文集─一九六九年第三冊』包含李弟兄於一九六九年七月至十二月所釋放的信息。本段係十一月二十七至三十日,在美國加州約伯林達(Yorba Linda)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本書第一章說到『兩棵樹、兩個源頭、兩個建造、以及兩個終極完成』,第二章說到『兩個源頭、兩道流、以及兩個結果』,第三章說到『兩棵樹的原則應用於我們的基督徒生活和召會生活』。
真理要點
一、伊甸園中有兩棵樹,因為在宇宙中有兩個源頭:神和祂的對頭撒但。生命樹表徵神是生命的源頭,知識樹表徵撒但是死亡的源頭。神是生命的獨一源頭,而另有一個源頭,就是撒但,一直反對神。至終,在永遠裏,生命樹要在新天新地內的水城新耶路撒冷裏;知識樹要在新天新地外的火湖裏。
二、創世記一章啟示,神的定旨是要得著團體的人彰顯神,制伏祂的仇敵,並征服地;而二章啟示,神完成祂定旨所採的路,乃是生命樹所表徵的生命。神按著祂的形像造人,但這受造的人只有神的形像,並沒有神的生命。因此,神造人以後,將人放在生命樹跟前;生命樹表徵神具體化身在基督裏,以食物的形態作人的生命。神將人放在生命樹跟前,祂的心意是要人藉著喫祂這生命樹,而接受神作他的生命。
三、聖經強調喫基督作我們的享受。在這光中我們需要看見,生命樹與善惡知識樹之間的不同。前者與我們喫基督有關,後者與我們研究、學習、並教導知識有關。在宗教裏,人研究、學習並施教;但在召會裏,信徒喫基督作他們屬靈的食物。在正確的召會生活裏,每一個聚會都是筵席,在其中我們彼此供應基督的豐富作屬靈的食物。
生命經歷
一、我們若按知識的路接觸聖經,也就是只藉著操練心思而不操練靈來讀聖經,聖經就會與基督分開,以致對我們成了知識樹。但我們若以生命的路接觸聖經,也就是藉著操練靈來讀聖經,聖經就會與基督是一,以致對我們成了生命樹。
二、在哥林多前書三章十二節,我們看見為著神建造所用的三種寶貴材料,乃是出於神這生命的源頭。這三類材料是:金、銀、寶石。我們也看見三種沒有價值的材料,乃是出於撒但這知識的源頭:木、草、禾?。我們所作工作的結果不在於其外表,乃在於其源頭。我們若在心思裏作工,我們工作的結果就是木、草、禾?;但我們若在靈裏作工,我們工作的結果就是金、銀、寶石。同章十三至十五節又說,主審判的火要試驗我們工程的性質。我們的工程若是出於金、銀、寶石,就會經得起火的試驗;但我們的工程若是出於木、草、禾?,就會被焚燒,經不起試驗。
三、我們生活中的每一細節,都應該照著生命樹,而非善惡知識樹。我們不該顧到對錯,只該顧到基督,並在日常行事為人的每一方面,學習享受基督。這就是照著生命樹的原則生活為人。
四、基督這生命樹雖然是可享受的,但我們可能以為我們的罪使我們不彀資格享受祂。然而,基督不僅是生命樹,祂也是神的羔羊。祂解決了我們一切的難處,祂的血遮蓋了我們一切的罪愆。在羔羊血的遮蓋下,我們有完全的平安,可以享受基督這生命樹,並在祂裏面喜樂。
問題研討
一、生命樹和善惡知識樹分別表徵甚麼?
二、神造好人以後,為何將人放在生命樹跟前?
三、我們如何照著生命樹的原則生活為人?
神計畫裏的救贖(第十至十二篇)
神計畫裏的救贖(第十至十二篇)
本書收錄了李常受弟兄所釋放,一系列關於神的救贖的信息,共十二篇。各篇原連載於一九五一至一九五四年的『話語職事』,今略加潤飾,彙集為單行本。
信息內容
第十篇接續第九篇說到取用神救贖的第二個轉機乃是奉獻。第十一篇啟示何謂取用神救贖的生活,第十二篇則論到取用神救贖的結果。
真理要點
一、信的接受叫我們得著主,愛的奉獻叫主得著我們。主必須得著我們,纔能在我們身上作祂的工作。為這緣故,主在受死以前,帶領門徒信祂,等到祂復活以後,又帶領門徒愛祂,好給祂機會,藉著祂的靈,在門徒裏面把祂的一切都作成他們的。我們一把自己獻給主,主就在我們裏面得著地位,使祂的生命發展增長,從我們身上除掉所有不義、不聖、不當的事物,使我們在各方面逐漸變化,直到完全像祂。
二、我們藉著聖靈,住在主裏面,與主交通,會使主在我們裏面逐漸得著地位,並使主的生命在我們裏面逐漸長大成熟,直到我們全人被主佔有並充滿,主的生命從我們身上完全活出來,我們完全變化成為與主同樣的形像。到這時,不只我們的靈被主充滿,凡我們所想、所愛好、所定規的,就是主所想、所愛好、所定規的。這就是取用神救贖的生活。
三、當我們相信主時,我們就開始取用神的救贖。神頭一步作的,就是將祂兒子啟示在我們靈裏,作我們的生命。第二步,再從我們的靈裏作到我們的魂裏,使我們魂裏的各部分,就是我們的情感、心思和意志,都充滿祂兒子的成分,彰顯祂兒子的形像。如此神就能再進一步將祂兒子的生命,作到我們的身體裏,使我們滿了死亡而軟弱的身體,得以活潑、剛強起來;甚至我們身體上的一切現象都要顯出神兒子的形像。當我們變化到這地步時,我們在神兒子的生命裏就得以成熟。這就是我們取用神救贖的最終結果,也就是我們卑賤的身體得以改變形狀,和神兒子榮耀的身體一樣。
生命經歷
一、我們需要一再恢復、更新我們的奉獻。我們每個早晨,每個人生關口,每個事故轉機,都需要向主有重新而加多的奉獻。民數記二十八至二十九章說到,神子民要在每日、每安息日、每月朔、並每年的節期,向神獻上燔祭。這豫表我們向著神應有常時不斷的奉獻。我們乃是藉著奉獻,享用神的救恩,並讓主的生命在我們裏面長大,在我們身上作祂生命的工作。
二、我們要住在主裏面,與主交通,而活在主的生命裏,就必須顧到聖靈在我們裏面的運行,體貼祂的意思,順從祂的感動,緊緊跟隨祂在我們裏面的感覺而行。凡聖靈在我們裏面叫我們所覺得的,不論是在積極方面的引導、指示,或是在消極方面的禁止、不許,我們都當一一體貼順從,毫不輕忽違背。
三、在我們得救之後,神一再來打動我們的心情,叫我們的心情傾向祂的兒子,愛慕祂的兒子,並且叫我們的情感受到對付,能愛好祂兒子所愛好的。祂也更新我們的心思,叫我們的心思脫離屬地的事物,而思念祂的兒子以及屬祂兒子的事,去掉我們心思裏狂傲的事,而順服祂的兒子,並叫我們的心思脫去老舊的想法,而有祂兒子的思想。不僅如此,神更來對付我們的意志,叫我們的意志不只選擇祂的兒子,順服祂的兒子,更有祂兒子的選擇和主張。
問題研討
一、試說明奉獻如何是取用神救贖的第二個轉機。
二、甚麼是取用神救贖的生活?
三、試說明神救贖的結果。
神計畫裏的救贖(第七至九篇)
神計畫裏的救贖(第七至九篇)
本書收錄了李常受弟兄所釋放,一系列關於神的救贖的信息,共十二篇。各篇原連載於一九五一至一九五四年的『話語職事』,今略加潤飾,彙集為單行本。
信息內容
第七篇說到神救贖的第三步,基督的復活。基督的死成功了完全的救贖,為我們也為神解決了一切的難處。然而,為使我們知道、相信並得著救贖,基督必須復活。第八篇論到神救贖的實施;神在肉體裏所成功救贖的事實,完全是在聖靈裏實施到人身上。神的救贖已在基督裏作成功了,也已經放在聖靈裏送到人跟前了。現在不必人作甚麼,只要人相信接受就彀了。此即第九篇所說,神救贖的取用。
真理要點
一、基督的救贖雖成功於祂的死,卻收效於祂的復活;乃是祂的復活叫我們有分於祂的救贖。祂救贖的一切果效,是在祂的復活裏,給我們取用並享受的。基督復活的果效有七方面:第一,使我們得與祂一同復活。第二,使我們得稱義。第三,使我們得重生。第四,使我們得著祂活在我們裏面。第五,使我們成為新造。第六,使我們成為祂的弟兄。第七,使我們成為召會。
二、在約翰福音十六章七節中段,主說,『我若不去,保惠師就不到你們這裏來;』意即祂若一直在肉體裏留在地上,聖靈就不能來。然而,基督若不成為靈,即使有了救贖的事實,也不能有救恩的經歷。人在基督以外,如何不能尋著神,人在聖靈以外,也如何不能摸著基督。聖靈是『實際的靈』,是一切屬靈的實際,就是一切屬靈之真。一切屬靈的事物都在於聖靈。有聖靈在其中,這一切就是『真』;沒有聖靈在其中,這一切就不過是『理』。
三、取用神救贖的信,不僅是明白神救贖的道理,更是信入一位活神的兒子,接受一位生命的主。神是在祂的兒子裏為人成功救贖,也是把祂的生命放在祂兒子裏給人接受。所以,人必須接受祂兒子,得著祂兒子,纔能蒙救贖,並得著神的生命。一個人有沒有得救,就看他有沒有這種活的信,這種將活神的兒子接受到自己裏面的信。
生命經歷
一、就如無線電波已經散佈在空中,無論在那裏,只要收音機調到正確的頻率,就能接收到電波,而發出聲音。神今天也是將祂和祂的一切,基督和基督所成功的一切,都擺在聖靈裏,並將聖靈賜下,差遣聖靈往普天下去。如今無論在那裏,只要碰著相信的人,祂就進入他們裏面,給他們得著。
二、一個人真實的得救,不在於他的心思明白了多少福音,領會了多少救贖的道理,乃在於他的靈有沒有接觸聖靈,有沒有碰著救贖的實際。如同裝設電燈,若只在外面安燈具,是不會亮的,必須在裏面接電,纔能發光。福音的道理只能叫人有字句的信;惟有聖靈的接觸能叫人有活的信。字句的信是知識的,不能叫人得救;惟有活的信是生命的,纔能叫人得到生命的拯救。
三、今天,無論在甚麼地方或甚麼時候,若有人傳講神的福音,聖靈就隨著神福音的話語,一面感動人相信神的福音,一面把神在基督裏所成功的救贖,帶到人裏面,讓人在靈裏實際的接觸。人一這樣被聖靈所感,相信神的福音,憑著信在靈裏接受聖靈所帶到他裏面、給他接觸的救贖,人就得著了這救贖。
問題研討
一、基督的復活的果效有那些方面?
二、主耶穌為何要成為靈而來?
三、人如何纔能有活的信?
神計畫裏的救贖(第四至六篇)
神計畫裏的救贖(第四至六篇)
本書收錄了李常受弟兄所釋放,一系列關於神的救贖的信息,共十二篇。各篇原連載於一九五一至一九五四年的『話語職事』,今略加潤飾,彙集為單行本。
信息內容
第四篇論到神救贖的豫言和豫表。第五篇和第六篇說到神完成救贖的頭兩步─成為肉體和十字架。
真理要點
一、在神永遠的計畫裏,神不只創造萬有和人,以成功祂永遠的目的;神也照著祂的豫知和先見,就是照著祂豫先所知道人的墮落,而計畫如何在人墮落之後來救贖人。救贖既是神豫先計畫的,神就在救贖未到以先,在舊約裏用許多豫言,將救贖的各方面都豫先清楚的告訴我們。
二、除了用舊約明文的豫言,神還用圖示的方法,也就是用許多舊約的人、事、物作豫表,來表明、描寫、啟示、說出祂豫先所計畫、定規的那奧妙又榮耀的救贖,包括:亞當所穿的皮衣、列祖所獻的祭、逾越節、嗎哪、磐石、帳幕與其中的器物、利未記所記載的五種祭、使患痲瘋者得潔淨的兩隻鳥、遮罪日的兩隻公山羊、紅母牛的灰、銅蛇等。
三、神完成祂救贖的第一步,乃是祂這位是話的神來成為肉體。神要為人成功救贖,就必須成為肉體;原因最少有六個。首先,神必須照著祂榮耀、聖別、和公義的要求,解決人在祂面前的罪。第二,神必須為人解決人因著墮落而有的敗壞性情。第三,神必須為人解決那敗壞人的撒但。第四,神必須作一些事,使墮落的人能接近祂。第五,神必須將祂自己給人看見,使人能認識祂。第六,神必須與人聯合為一。
四、神救贖的第二步乃是十字架;十字架是說到基督的死。神的計畫是要將神的生命作到人裏面;但是在神的生命還沒有作到人裏面之先,人已經墮落了。人的墮落首先使人在神面前有了罪,並且人自己裏面也被敗壞了,結果人就屬於撒但。所以,基督若要成功神的計畫,祂就必須為人、為神解決這三個難處:人的罪,人敗壞的自己,以及撒但;同時,必須使人得著神的生命。為著要成功神的計畫,基督就藉著十字架上的死,成就了這些事。
生命經歷
一、神在祂所計畫的救贖裏,不只定規基督要按著祂的公義為我們擔罪,也定規基督作我們的生命和生命的糧食,藉著喫與消化成為我們裏面的一部分,使我們因祂活著。為此,神用嗎哪豫表這事。嗎哪怎樣維持以色列人,使他們經過曠野那段路程;照樣,基督也要維持我們,使我們經過世界這段路程。
二、基督雖然顯在人前是一個『人子』,但祂叫人相信祂是『神的兒子』。人必須這樣信祂,纔能因祂的名得生命。我們必須信,耶穌就是神,就是話成為肉體的神;祂是神又是人,是人又是神;祂有神的生命,也有人的性情。在耶穌裏面神與人有了聯結、調和。這是我們該相信的,卻是撒但不肯承認的。
三、主代替我們死,是消除我們在神面前的罪案,使我們脫離罪的刑罰。祂帶同我們死,是叫我們裏面犯罪的舊人也被釘死,使我們脫離罪的權勢。如果主只為我們成功代死,而沒有為我們成功同死,我們就只能脫離罪的刑罰,不能脫離罪的權勢,只能免去罪將來的結局,不能免去罪今天的轄制。如果這樣,主十字架的救恩就不完全。
問題研討
一、神在舊約裏,為著祂那奧妙的救贖所有的豫表有那些?
二、試說明神要為人成功救贖,就必須成為肉體的六個原因。
三、為要成功神的計畫,基督藉著十字架上的死成就了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