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所報導
召會的內在意義
今年國際華語特會於二月十四至十六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舉行,約三千七百五十位聖徒參加。特會總題為『召會的內在意義』,主要根據為約翰福音十四至十七章,以及二十一章。
約翰福音十四章說到『父的家』。三一神藉著成為肉體、釘十字架和復活,將自己作到信徒裏面,為要完全與他們調和,將他們建造成為一個生機體,作為祂的居所和彰顯。十五章啟示『子的葡萄樹』,就是在神聖經綸中三一神的生機體,因神的豐富而長大,並藉著結果子彰顯祂的生命。作為真葡萄樹的枝子,我們乃是基督的繁增、複製、擴展和擴大,需要一直住在葡萄樹裏。十六章陳明『那靈的孩子』,是指基督在復活裏出生,生為神的長子,而我們這些在祂裏面的信徒也成了神的眾子,並成了祂的許多弟兄。基督和祂的信徒成為團體的孩子─新人,是藉著實際之靈的工作。
接著,弟兄帶我們看見,『主在約翰十七章的禱告,為著祂的得榮耀,並為著作基督身體之召會的一』。這裏啟示三層的一,第一層的一,是在父的名裏,並憑著父神聖的生命而有的一;第二層的一,是在聖別之話的實際裏而有的一;第三層的一,是在神聖的榮耀裏,為著彰顯那經過過程、調和並合併之三一神而有的一。
最後,我們需要『以約翰二十一章裏牧養的路,來建造召會』。『牧養』乃是約翰福音的完成和總結,是開啟約翰福音的鑰匙。如果我們不認識牧養,整卷約翰福音對我們就是空洞的;惟有我們牧養別人時,我們纔能內在的認識約翰福音。求主不斷開啟我們,拔高我們的異象,並使我們活在這實際裏。
此外,特會也交通到關於安那翰全時間訓練中心的搬遷,美國福音化、真理化、召會化的近況,以及主在亞洲的行動;並報告明年國際華語特會將於台北舉行。眾人都喜樂歡欣,願為這些行動代禱記念。
遠赴異地開展,見證救主甘甜
一月底時,三十三會所共五位聖徒參加柬埔寨相調行程。柬埔寨歷經動盪後,如今青年人比例相當高,人心向著福音也相當敞開。
第一天,我們抵達磅湛省,有幾位來自亞洲其他地區的聖徒在當地服事。數年前,他們年紀尚輕,完成全時間訓練後,便領受負擔到柬埔寨開展,克服語言障礙、文化差異、水土不服和生活中種種不便,將自己全然奉獻給主,讓我們很受感動。這群弟兄姊妹也向我們傳輸負擔,盼望有中壯年、較為老練的家能來當地配搭,成為他們的扶持和供應。
訪問過程中,我們看見當地弟兄姊妹們物質生活並不寬裕,例如在屋旁泥地上排塑膠椅,上方搭塑膠布,就作為聚會的地方;但他們愛主的心志卻相當絕對,更是熱切接待聖徒,讓我們很受激勵。
柬埔寨人民普遍向主敞開,願意接受福音。前些時候,一批全時間訓練學員來配搭開展五週,他們雖僅能用單字簡短溝通、傳講,卻有許多學生願應邀前來,一同用餐、相調,跟著呼求主名並受浸得救。相信主要在這地成就祂的定旨。
經過一週,主帶我們看見基督身體的榮美,在各地、各種環境中,都有愛主之人,擔負召會的見證。尤其看見許多親愛的青年弟兄姊妹,願意捨棄屬世前途,將自己奉獻給主,他們無論在何處,都成為馨香之氣,見證祂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