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一的真正立場—召會的立場
林前十四章三節說:『但那申言的,是對人講說建造、勉勵和安慰。』在林前十四章裏,申言是為神和基督說話,說出神和基督,並將神和基督供應分賜給人。雖然在整本聖經中,申言也是豫言、豫告和豫測,但在林前十四章,申言並不包含豫言。而且,按林前十四章的方式申言,乃是在召會聚會中實行的,使有追求的人得以超越,而建造召會。
保羅強調,所有信徒都能申言(林前十四31,24),都有義務申言(林前十四23~24),都應追求、尋求、並切慕申言(林前十四1,12,39)。保羅使用一些動詞,如『追求』、『切慕』、『尋求』、『超越』、『學習』等,以鼓勵眾聖徒都申言。
按林前十四章的方式申言,需要有四面的組成:第一,我們必須有對神、基督、和屬靈事物的認識與經歷;第二,我們必須有發表,將我們對神、基督、和屬靈事物的認識與經歷說出來;第三,我們需要有在神聖光照下對我們所處情形和環境的眼光;第四,我們需要內住之靈即時的感動,激勵我們的靈說話。
以利沙伯和馬利亞是申言的榜樣。路加一章三十九至四十五節顯示,施浸者約翰的母親以利沙伯,是活在神的面光中並在與主的交通裏,她與主有持續不斷的交通。這幾節經文也給我們看見,她對主在地上的行動有屬靈的認識和關切,以利沙伯一聽到馬利亞的問安,所懷的胎就在腹裏跳動,她就在靈裏被激動。她既在靈裏被激動,就立刻接受聖靈即時的感動,並藉著運用她的靈,得以發表出來。而馬利亞申言的榜樣,比以利沙伯的更深更高。首先馬利亞的靈以神她的救主為樂,然後她的魂尊主為大。馬利亞申言的發表是根據她對聖經的認識,都是由引自舊約的話所組成。馬利亞的申言也是根據她對神的認識和經歷,並根據她對神在人身上所施之對付和神向她列祖所施憐憫的認識。
我們需要看見申言的基本構成:第一,乃是個人對聖經的認識;第二,是個人的生命經歷,但在說出正確的申言這事上,我們卻不該黏於個人的經歷、見證、感覺、想法、意見、感情、以及對任何人事物的反應。而論到個人對聖經的認識,首先,我們必須按字面熟悉神的話;其次,我們必須認識神話語的深意和屬靈的意義;末了,我們也需要在神話語中得著屬靈的亮光,並看見屬靈的異象。
申言是為神和基督說話,並說出神和基督。這樣的說話是與神和基督的說話之靈合作。那靈總是豫備好,期盼同著我們並藉著我們說話。然而,我們並不總是與那靈合作說話。我們在與那靈合作說話上的攔阻,乃是我們天然的人與我們的個性和習慣。勝過我們的攔阻之路,乃是反我們天然的人和我們的個性、習慣。我們已被釘在十字架上(羅六6,加二20),我們該留在十字架上。
舊約和新約都結束於得勝者,在豫表的時代,得勝者是申言者。而在啟示錄,主在給召會的七封書信裏,重複七次的呼召得勝者,這些得勝者就是申言者之豫表的應驗。當使徒保羅說到召會該怎麼聚會的時候,他強調而且高舉申言(林前十四1,3~6,24,31,39)。申言會使我們成為得勝者。把基督說到人裏面就是申言,申言乃是得勝者的功用。
獨一的一的異象與真正的同心合意
神是一,在宇宙中只有一位神;神的本性也是一,雖然愛、光、聖、義是神的屬性;然而,神最高的屬性是一。有一纔有愛,有一纔有光。這一包含所有神的屬性和美德。在產生召會,就是基督的身體這事上,神是按照祂一的本性而行。召會的開始是按著神的本性,在獨一的一裏。我們看見五旬節那天,聖靈只產生一個召會。召會是身體,也是一個新人,以後所擴展的眾召會,都是由這一的源頭擴展出去。
聖經裏的四件大事(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聖經裏的四件大事(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本段係主僕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三至六月間,在臺北帶領全時間訓練所釋放之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一章為『認識神的經綸』,第二章是『關於神的經綸』,第三章說到『聖經裏的四件大事』。
真理要點
一、神的經綸:聖經裏的四件大事是神的經綸、神的分賜、神與人的聯合,以及神團體的彰顯。關於神的經綸,『經綸』一辭乃是指家庭法規,家庭中的行政。神的經綸就是神的打算、計畫、章程,也就是祂的目的,是祂心中所喜悅、所喜愛的。神那個心愛的美意和目的,不是別的,就是要把祂自己分賜到祂所揀選、創造、呼召、救贖、重生的人裏面。接著還要在他們裏面聖別、更新、變化、模成他們,末了就榮化他們,也就是使他們得榮耀。
二、神的分賜:神實行祂經綸的方式,乃是在創世之前揀選我們,然後在時間裏創造我們、呼召我們、救贖我們。救贖之後,神就把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裏面,重生了我們。為著把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裏面,神就必須是三而一的神。這位三而一的神,乃是藉著祂的神聖三一—父、子、靈—來分賜。父是源頭,一切的豐富都在父裏面。子是父的具體化身,凡父所是、所有、所能的,全都具體化身在子裏,這位子又實化為靈。父、子、靈這神聖的三一,乃是神把祂自己分賜到我們裏頭的憑藉。
三、神與人的聯合產生神團體的彰顯:為著使神與人能以聯合,進而產生神團體的彰顯,神聖三一的會議決議要照著祂的形像造人,神的形像就是祂的愛子基督。人照基督的形像被造,目的是為著盛裝基督。基督要進到人裏面,乃是藉著神聖三一的工作。照新約的啟示來看,子進到我們裏面,就是靈;子若不是靈,就無法進到我們裏面。約翰十四章十六至二十節,清楚的揭示了神聖的三一,父、子、靈。約翰十六章十三至十五節則啟示關乎神聖三一的輸送,就是父的一切都在子裏,子的一切都歸於靈,靈的一切都實化在我們裏面。藉著神聖三一的工作,我們不僅成為神的國度,也成為祂的祭司(彼前二5)。這就是君尊的祭司體系(9),為著神形像的團體彰顯,以成就神原初造人的定旨。
生命經歷
一、在生命與真理上有追求:我們必須追求在生命上長大,經過聖別、更新、變化、模成的過程,直達到成熟、得榮的地步。我們也要追求完全認識真理,聖經太豐富了,不管我們讀得多透,都還有沒有讀出來的。我們愛主、追求主的人,一生大部分的工夫,都應該用在讀聖經上。
二、一個跟隨主的人,若沒有聖靈的充滿,就如植物沒有土壤、水分、陽光和空氣,即使能活著,也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當我們被三一神充滿時,我們就有土壤、水分、陽光和空氣,結果我們的生命必然生長、長大。真正基督徒性格的操練,不是藉著外面的改良,乃是出於裏面的變化。變化的意思是,你生來不是這樣,但因著有一種元素、成分加到你裏面,與你調和,而使你變得不一樣了,你的性格也就改變了。我們基督徒的性格乃是讓舊造的生命被破碎,調進聖靈的元素,而在十字架的死裏培養成的。
三、每一個讀經的人都有四重的難處:天然的觀念、屬人的觀念、宗教的觀念、和道德的觀念。這四重觀念,可以說是四層很厚的幔子,遮蔽了我們裏面的眼睛。除非我們將這四層幔子一一除掉,否則我們難以看見聖經所啟示這四件神聖的事。我們要認識聖經,認識神的經綸,就必須改我們天然、屬人、宗教、以及道德的觀念,好來接受神的啟示。
問題研討
一、何為神的經綸與神的分賜?
二、要認識神的經綸需要追求那些事?
三、在認識神的經綸上我們有那些難處?
帶進榮耀前景的負擔與實行(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帶進榮耀前景的負擔與實行(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三月十四日至五月三十一日,在臺北向長老同工們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十六章說到『帶進榮耀前景的負擔與實行』,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論到『新路具體實施的步驟』(一~二)。
信息要點
一、為著帶進榮耀的前景,以達到既定的目標,首先,需要每處地方的長老,都接受負擔,到聖徒家中建立聚會,使每位聖徒家裏,都有家中聚會。家是鞏固的單位,在家裏得救的人,自然就在家裏長大,在家裏被建造,不容易失去。已往召會就像社團,人得救了常常失去,因為沒有人管,也沒有人理。現在召會必須建造在家裏,人受浸、得救後不會失去,並且是結實的。我們沒有意思建立以會所為中心的大聚會,我們乃是建立以家為基礎的家中聚會。家才是召會建造的基礎,也是召會建造的單位。
二、其次,眾長老也當把真理課程教導聚會作起來。今天大多數人都受高等教育,大學畢業的人滿街都是。如果我們只是把人請來坐上一小時半,聽一篇渺茫的道,那是行不通的。真理聚會乃是簡單明瞭的給人一篇道,有真理、有邏輯、很容易感動人。對那些受過教育、有思想的人,這是最有影響力,也是最具吸引力的。我們必須以真理聚會為目標,甚至藉此傳揚福音。
三、第三,我們一定要積極作社區和校園叩訪,同工、長老都要帶頭做這事。今天台灣社會發展很快,特別大都市的發展完全在社區。有的社區比美國社區水準更高。如果我們不能把福音傳進去,就是我們的失敗。所以我們必須積極行動,著手進行叩訪。今後我們的福音、開展都要靠社區,也要往社區去。還有校園,也是重要的目標,特別是在台北,必須好好得學生,為主的恢復預備上好的人才,在各校園建立強的見證。對於校園,我們必須有實際而正確的經營。我們必須在重點校園附近,得著地點良好、頗具規模的會所。
實行要點
一、一件事情要達到成功,總得經過幾番風雨,需要掙扎努力,至終才能達到目的。正如使徒保羅所說的:『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勞的』(林前十五58)。這裏不僅說到作工,更說到勞苦。勞苦就是不灰心,依然竭力往前。建立家中聚會、真理教導聚會、作社區和校園工作,也需要這樣勞苦。
二、盼望我們還年輕,還可以有所作為的時候,能有強的心志,作出一番成就。我們要像士師記五章所說,『定大志』、『設大謀』,為主作一點事。千萬不要把主所給我們的恩典,把我們受教育所得的,埋沒起來。我們從現在起,要盡量使用我們所擁有的,毫無保留。有一他連得就用一他連得,有二他連得就用二他連得。這樣,主纔有出路。我們都需要痛下決心,實際進步到一個地步,下苦工作出一個成果,把主的見證推展出去。
三、雖然我們有的是真理、生命、福音,是真正的鑽石,但這些鑽石不能用衛生紙隨便一包就賣給人。即使是真正的寶石,讓你用衛生紙一包,也沒有人會信裏面是寶石。因這緣故,全時間訓練裏就有這樣的課程,訓練受訓者個個端正得體、整整齊齊。一個外交官通常有三個講究:相貌、舉止和服飾。相貌、舉止、服飾皆相宜,纔能把國家代表的合式。我們作福音的代表,神的大使,更得有像樣的外觀。
問題研討
一、為著帶進榮耀前景以達到既定目標之三方面為何?
二、我們該有甚麼態度好把主的見證推展出去?
三、為著能合式作福音的代表,我們該留意甚麼?
新路的實行與屬靈的爭戰(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新路的實行與屬靈的爭戰(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三月十四日至五月三十一日,在臺北向長老同工們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十三章說到『新路的實行乃是一場屬靈的爭戰』,第十四章為『召會建造的服事乃是爭戰的服事』。
真理要點
一、神經綸的中心線,在舊約裏就是建造聖殿和聖城。整本舊約聖經,是以聖殿和聖城為中心。在舊約神的工作中,有不同的職分,不同的職事,有祭司、君王、申言者。三者雖有不同的職分和職事,其目標與中心卻只有一個,就是建造神的殿和神的國,就是建造神的家和神的城。舊約同時也清楚給我們看見,神的仇敵所作的,正是對準這一條線,來阻撓、破壞、拆毀神的建造。到了新約,頭一次清楚題起召會,神的家,乃是主耶穌在馬太十六章十八節所說的:『我要把我的召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門不能勝過她。』這清楚啟示,一題起召會,立刻涉及陰間的門,就是黑暗的權勢。在新約中,神的經綸是要建造召會,而召會的建造乃是一件爭戰的事。
二、在首次建造聖殿時,好像看不見甚麼爭戰,但是等到重建聖殿時,尼希米四章十五至二十三節,給我們一幅清楚的圖畫。重建聖殿完全是爭戰建造的事。以色列人一半作工,一半爭戰。不僅如此,十七節說,『建造城牆的、扛抬重物的,都佩帶兵器,一手作工,一手拿兵器。』『於是,我們作工,其中一半拿槍,從天亮直到星宿出現的時候。』沒有爭戰,就沒有建造,沒有爭戰的靈,就無法建造。
三、我們要切切記得,在神的工作上,不會有不勞而獲的幸運,也不是勞苦努力就一定成功。我們必須領悟,這是一場屬靈的爭戰。作每一件事,走每一步路,都得爭戰,都要儆醒。我們同時接受一個負擔,我們就必須知道,我們的每一寸每一步,都需要經過禱告來爭鬥、奮戰、攻取。詩歌六百四十五首末了一節說,『我當、我要、我能、我必成功我神所有目的。』這是我們當有的態度。我們不該聽黑暗權勢一切的謊言,我們應當以堅定的信心,向神獻上禱告。
實行要點
一、盼望你們大家都起來,同心合意為弟兄姊妹爭戰禱告。不是去責問他們:『為甚麼你不打開家?』乃是同心合意為他們禱告。在你們所在地的會所或召會,同工、長老、全時間者,必須常來在一起,也帶著一班有心的聖徒們,一同禱告,在主面前常常禁食,一步一步的向仇敵進攻,一寸一寸的向仇敵逼進,不讓牠有任何得逞的機會。
二、我們要在實行上有分屬靈的爭戰,長老們來在一起,必須只有禱告,並且禱告再禱告,一直禱告到聖靈有行動。談事情要擺在第二,就是再重大的事也是第二,第一乃是禱告。靈若是不起來,禱告的靈若是沒有,聖靈就只有按兵不動。這是撒但攻擊主的行動,最隱藏的一支軍隊。所以我們必須儆醒禱告。
三、新路的實行乃是神的大舉,眾人來在一起,應當滿了禱告,滿了爭先恐後的讚美。要在每次的聚集裏,大家都禱告、讚美,至終主就會有合式的話語,甚或祂根本無需再說甚麼,這纔是靈的行動。現在我們感覺不到靈的行動,因為我們與祂的配合不彀。不是祂不行動,乃是祂行卻行不動,到我們身上動不了,因為我們不禱告。盼望我們的禱告能搆上神的標準和要求,合乎祂的心意。
問題研討
一、舊約神的工作有那三種不同的職分和職事?但其中心為何?
二、舊約中那一幅圖畫可看出建造與爭戰的關聯?
三、如何在實行上有分屬靈的爭戰?
把召會作到家裏,將聖徒作到真理裏(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把召會作到家裏,將聖徒作到真理裏(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二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三月十四日至五月三十一日,在臺北向長老同工們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八章是『家中聚會的要點』,第九章為『實行新路的具體步驟』,第十章說到『把召會作到家裏,將聖徒作到真理裏』。
信息要點
一、我們實行家中聚會具體的路,是在『戶口普查』後,長老就要在聚會中交通,凡住在這一區的聖徒,無論多久不聚會,甚至就像外邦人的,也一定要報名上冊。然後長老、同工、全時間服事者就要帶頭,將常聚會的弟兄姊妹分組,帶著他們一同到街頭巷尾去『清理』一番。正如人家裏作大清掃,照樣,你們去一家家叩訪,可能就把二、三十年前得救,後來失去聯絡的聖徒找了回來。探訪之後,再根據常聚會聖徒的情形,考慮他們的能力,按實際需要,分派他們去照顧、回訪那些聖徒。然後召聚一次聚會,請眾弟兄姊妹都來,將這情形擺在他們面前,請他們接受負擔,去尋找迷羊。弟兄姊妹若都照著作,即使不會作得百分之百的成功,其果效也必定不差。但如果情況表太多,無法一次分完,可陸續分次作完。
二、盼望聖徒與神同工,勞苦作家中聚會,從今天起,個個不愛作大聚會,只愛作家聚會。不要小看這樣一個家聚會,其果效乃是永久的,也是能繁增的。也許你今天服事了一個家,他所有的親友都受影響,結果繁增出五倍的家。這纔是召會真正繁增的路。
三、家中聚會不是把聖徒分成小家,就簡單了事。乃因家中聚會實為召會生活的命脈,是召會繁殖擴增的關鍵。盼望你們去推動時,要鄭重其事,從主接受負擔具體的來作。一面你們要把情況表分給聖徒,責成他們去作,另一面也要鼓勵聖徒,多有禱告,在基督的忍耐和愛裏,不灰心、不喪膽、不失志,堅定持續的去尋找、叩訪,成果一定會顯多。
生命經歷
一、我們應該相信,弟兄姊妹裏面有永遠、不死的生命,要我們積極的作,他就會活過來。我相信你們都能作這樣的見證。常有同工問我:『李弟兄,你作工有甚麼祕訣?』我願意告訴你們,我作工的祕訣在於不知道難處,只知道竭力去作。不顧結果,只顧殷勤作工。我的祕訣就是作,不管環境如何,只管作。將近六十年來,我們可以看見處處都有結果。只要作,一定會有結果。
二、因此我們不該讓任何環境消滅我們作工的負擔。再窮也要作,再難也要幹。只要看準是事奉主,就得勇往直前。不要以為遭到拒絕,就無路可走了。不要想,這一家只有一個人信主,其他人都拜偶像,怎麼可能有家中聚會。這是我們澆自己冷水,先熄了自己的火,難怪活不了。無論如何艱難,只要有主同在,我們就能逆勢而為。基督徒的特性,就是能彀反著環境,仰望主而向前。當初西教士東來,環境也是非常艱難,處處都是反對、澆冷水和丟石頭,有的人甚至為此殉道。但他們仍然百折不撓、有進無退,一直作下去。至終,在這個古老、保守的中國,福音的門終究是被他們打開了。
三、我們不是作花園的工,乃是作果園的工。不要求好看,乃要求結果子,要求能繁殖擴增。欲達此目的,就必須具備以下兩點:第一,不灰心,不失志,不喪膽,卻要有魄力。有幹到底,非達目標絕不終止的決心。第二,學習按時分糧,隨機運用主的話,並使每一個家中聚會都是人人說話的聚會。
問題研討
一、 實行家中聚會具體的路為何?
二、 作主的工有甚麼祕訣?
三、 要結果子、能繁殖擴增必須具備那兩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