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所報導
(6/16)為著世界局勢與主的恢復應時的話來禱告
第十六天(6/16) 為基督的顯現禱告
新約中神的歷史是在人裡的歷史。基督的出來,基督的顯現,乃是一件繼續不斷的事。基督的出來、顯現,要終極完成於祂同著得勝者,就是大能者,回來擊敗敵基督的時候。
參讀經文:
彌五2 『伯利恒…,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將來必有一位從你那裡為我而出,在以色列中作掌權者;祂是從亙古,從太初而出。』
參讀信息:
本節預言到基督成肉體于伯利恒(太二4~6,路二4~7)。基督雖是出於伯利恒,卻是從亙古,從太初而出。這是指基督永遠的根源,也指明在永遠裡,在創造地以前,基督就預備要出來。祂的出現,祂的顯現,開始於永遠裡。從亙古,從太初,三一神就預備要從永遠裡出來,進到時間裡,要借著生於伯利恒,成為一個人,帶著祂的神性而來,進到人性裡。祂創造萬有乃是預備讓祂從永遠裡出來,進到時間裡。這是創造的目的。然後當“蝗蟲”在活動要銷毀以色列人時(珥一4,二25),基督就出來了。
基督的出來,基督的顯現,乃是一件繼續不斷的事。在成為肉體時,祂開始出來。在成為肉體以後,祂繼續出來,經過人性生活、受死、復活、升天、終極完成之靈(就是基督自己的實際)的澆灌以及借著福音的傳揚將祂擴展至整個居人之地;這些都是基督出來的重大步驟。祂的出來並沒有停止,今天仍在繼續。基督的出來、顯現,要終極完成於祂同著得勝者,就是大能者(珥三11),回來擊敗敵基督,並將敵基督扔在火湖裡(啟十九19~20)的時候,就是撒但被扔在無底坑裡(啟二十2~3),以及基督設立祂的寶座作王掌權(太二五31,34,40)的時候。那時,祂的顯現就完全了。(聖經恢復本,彌五2注2。)
在神聖歷史這部分的末了,基督要再來,帶著祂的得勝者作祂的軍隊降臨,(珥三11,)為要擊敗敵基督和他的軍隊。這兩個人物將要相會—敵基督(外在、人類歷史裡的人物),以及基督同祂的得勝者(內在、神聖歷史裡的人物)。神聖歷史裡的人物要擊敗人類歷史裡的人物,把他扔在火湖裡。(啟十九20。)接著,千年國就要來臨。至終,這國度要終極完成於新天新地裡的新耶路撒冷。新耶路撒冷將是神的歷史終極完成的一步。(約珥書生命讀經,第六篇。)
(6/17)為著世界局勢與主的恢復應時的話來禱告
第十七天(6/17)為不愛世界禱告
我們若活在世界裡,就是僅僅活在外在、人類的歷史裡。撒旦用宗教、文化、教育、工業、商業、娛樂等將人系統起來,在地上形成一個反對神的世界系統。不愛這樣的世界,乃是勝過那惡者的立場。
參讀經文:
約壹2:15,『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
參讀信息:
我們不該認為人有歷史而神沒有歷史。這個宇宙中有兩個歷史:人的歷史──人類的歷史,和神的歷史──神聖的歷史。我們可以把人的歷史比喻作核桃的外殼,把神的歷史比喻作外殼裡面的核仁。在小申言者書中,對“外殼”有清楚地說明,對“核仁”也啟示了一些細節。不幸的是,大部分的聖經讀者只注意外殼,不注意核仁。
我們都在人類的歷史裡出生,卻在神聖的歷史裡重生。現在我們需要問自己一個問題:我們是活在神聖的歷史裡,還是僅僅活在人類的歷史裡?我們若活在這個世界,就是活在人類的歷史裡。但我們若活在召會中,就是活在神聖的歷史裡。在召會生活中,神的歷史就是我們的歷史。現在這兩方──神和我們,有同一個歷史,就是神聖的歷史。這就是召會生活。(約珥書生命讀經,二五二頁。)
『世界』在原文裡的意義不只一種。在約翰一章二十九節,三章十六節,羅馬五章十二節,指墮落的人類被撒但所敗壞、霸佔,成為他邪惡世界系統的組成分子。在約壹二章十五節,與在約翰十五章十九節,十七章十四節,雅各書四章四節一樣,乃指一種秩序、一種固定的形式、一種有秩序的安排,因此是指神的對頭撒但所設立一種有秩序的系統,而不是指地。神造人在地上生活,是為著完成祂的定旨。但神的仇敵撒但為了霸佔神所造的人,就藉著人墮落的性情,在情慾、宴樂、追求,甚至對食衣住行等生活所需的放縱上,用宗教、文化、教育、工業、商業、娛樂等將人系統起來,在地上形成一個反對神的世界系統。這個屬撒但的系統整個臥在那惡者裡面。(約壹五19。)不愛這樣的世界,乃是勝過那惡者的立場。稍微愛這樣的世界,就給那惡者立場擊敗並霸佔我們。(約翰一書生命讀經,第二十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