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靈書報導讀
對於神經綸的體認與經歷(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三冊)

對於神經綸的體認與經歷(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三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九月二日至二十五日,在臺北向全時間訓練受訓者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五章是『神的經綸』,第六章為『對於神經綸的體認與經歷』。
真理要點
一、在以弗所一章和三章的九至十一節,及提前一章三至四節,三處聖經節題起『經綸』。這個希臘字Oikonomia是由二字所組成:oikos意指家或家人,nomos意指家庭行政的律法或法則。二字合起來的意義,正與中文裏的『家政』一辭相符。這個家乃是神的家,包括全人類中所有得救的人,就是一切蒙神揀選而得著神作他們生命的人。在這宇宙的家庭中,必須有家庭行政,有安排與計劃。神設計了許多的行政手續,以執行祂的經綸。
二、神經綸的目的,就是要將祂自己,在祂神聖的三一裏,作到祂所揀選的人裏面。為此祂就必須是靈,並且祂這位三一神的終極完成和表現也必須是靈。神聖的三一已經經過了種種的過程。父神是神聖三一的源頭,子神是經過過程之三一神的具體化身,祂為我們經過了成為肉身、人性生活、釘十字架、復活和升天的過程,至終成了包羅萬有賜生命的靈,作為經過過程之三一神的終極完成。祂不僅在祂神聖的三一裏是靈,並終極成為靈,祂也給我們造了一個靈,使祂這位是靈的神,能進到我們這有靈的人裏面,使我們的靈與祂的靈相聯結,二靈成為一靈。
三、召會乃是神在祂的神聖三一裏,把祂自己作到人裏面,而產生出來的一個集大成。先在馬太一章,神進到人裏面,產生出一個個人模型,就是主耶穌。經過死而復活,從復活裏一出來,這個模型就不再是個人的,到這時,這個模型就成了團體的產品,就是召會。無論是單個的模型,或是團體的產品,原則都是一樣,就是三一神進到人裏面,與人調和。
實行要點
一、一個得救的人,裏頭感覺有主的同在,就是靈在他裏面。靈在那裏,就是主在那裏。而主在那裏,就是父在那裏。三者都在信徒裏面,一個來了,就是三個都來了。因為這位靈就是子的實際,實化,而子就是父的具體化身。享受三一神不需要動頭腦,只需要我們用靈,敞開心、張開口向主禱告,就能享受到了。譬如,你早晨一起來即刻轉回靈裏,全人就會復甦過來。轉向靈的祕訣,就是呼喊:『哦,主耶穌!』從深處呼喊,立刻轉回靈裏,全人得著復興。
二、馬太十六章記載,當主問門徒:『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活神的兒子。』接著祂又進一步說,『我要把我的召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這給我們看見,乃是從我們體認基督、經歷基督,召會生活才顯出來。召會乃是一個生機體,是我們裏面與主聯結了,也憑著這聯結的生命活在祂裏面,結果就產生出召會的實際。體認、經歷的路,就在你們的靈裏,就是向主有彀多的禱告,和祂有親密的交通。
三、今天三一神─父、子、靈─都在我們裏面,我們越運用靈接觸祂,裏頭就越感覺祂的供應。每一天,我們都要花一點時間在祂面前,敞開自己,呼喊祂,珍賞祂,我們裏面就會被靈充滿。我們這樣天天體認、經歷三一神,結果召會的實際就顯出來。這召會就是基督的身體,是那在萬有中充滿萬有者的豐滿。從馬太頭一章到啟示錄末一章,我們所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個異象。最終那靈和新婦成為一,這就是說,這個新婦是滿了靈,滿了對靈的享受,那靈也在她裏面有完全的地位。這一個就是神的經綸。
問題研討
一、何為神的經綸並試舉出三處經節提及『經綸』?
二、試述神如何將祂自己作到人裏面?
三、我們如何體認並經歷神的經綸?
關於神聖的三一(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三冊)

關於神聖的三一(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三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九月二日至二十五日在台北向全時間訓練受訓者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一、二章是『關於神聖的三一(一)、(二)』。
真理要點
一、要認識三一神,首先要明白神聖三一的三個實質。這三個實質就是父、子、靈。全本聖經裏,只有一節經文清清楚楚的把父、子、靈擺在一起,就是馬太二十八章十九節。主耶穌是神成了肉體,在地上經過人生,到十字架上受死,三天後復活,在復活裏來到門徒中間,告訴他們說,『你們要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將他們浸入父、子、聖靈的名裏。』父、子、靈在實質上雖然是三,但在素質上卻是一。
二、論到神聖的三一,我們首先要注意神聖三一的三者—父、子、靈,乃是同時存在的。最清楚的一幅圖畫,就是當主耶穌受浸,從水裏上來時,父在天上說話,靈彷彿鴿子降下,落在祂身上(太三16~17)。從天上發聲的是父,彷彿鴿子降下的是靈,站在水裏的主耶穌是子。這幅圖畫給我們清楚看見,在成為肉體時,父、子、靈三者是同時存在的。父、子、靈三者不僅是同時存在,並且還同時互相內住。互相內住這辭應用在三一神身上,是指父、子、靈三者,在彼此的裏面存在說的。在約翰十四章十節主回答腓力說:『我在父裏面,父在我裏面,你不信嗎?…』我們對主的回答完全不懂。一個人怎麼能在另一個人裏面,而那人又在這人裏面?同樣的話也出現在二十節,十章三十八節,十七章二十一與二十三節,這些經節乃是關鍵,使我們明白神聖三一是三又是一的奧祕。
三、關於神聖三一有素質的三一與經綸的三一的講究。神聖的三一就其本質、存在而言,乃是絕對的一,其素質是絕對的。神聖三一除了有素質的講究,也有經綸的講究。經綸一詞,意為安排、計畫、行政、管理,所以是指著行動、工作、作為說的。凡主的工作、行為、作為,都是經綸一面的。約翰十四至十六章,是論到神聖三一最奧祕也最清楚的章節。主說:『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我在父裏面,父在我裏面。』但到了十七章祂卻舉目望天,禱告說:『父阿…。』從這裏能看見,神聖的三一有素質和經綸兩面的講究:子在父裏面,父在子裏面,這是素質的一面。子在地上舉目望天禱告父,這是經綸的一面。如果沒有看見這兩面,只執著於一面,就對神聖三一的真理認識不全。
生命經歷
一、明瞭三一神的真理,才能幫助並保守我們所帶領的小羊。我們必須在真理上有裝備,到了必要的時候,不僅自己能站住,不被教訓之風搖動,並且還能為我們所帶領的人辯護證實,保護他們。以弗所書六章十四節說,我們該以真理束腰,一點不鬆懈,以保護自己並保守別人。
二、以弗所書每一章都給我們看見,父、子、靈同時存在的事實。最明顯的是在三章十四至十七節:『我向父屈膝,願祂…藉著祂的靈,用大能使你們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使基督藉著信,安家在你們心裏。』在這裏保羅向父屈膝,求祂藉著祂的靈,使信徒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使基督能安家在他們心裏。這說出神聖的三一乃是宇宙的奧祕,這個奧祕不是給我們在神學上爭論,乃是給我們在經歷中享受。
三、我們作主的工,乃是要把基督傳輸給人,作人的享受。但人要對基督有享受,首先必須知道基督是誰。這就涉及神聖的三一。對於神聖的三一我們不該盲目爭辯,乃要有素質和經綸這兩面的認識。這樣我們讀經時,才能對神聖三一有完滿的啟示,也能看見聖經在神聖三一的啟示上是前後一致,不是矛盾的。
問題研討
一、那一節聖經清楚的把父、子、靈擺在一起?
二、福音書中何處經文可看見三一神同時存在?
三、請舉例說明神聖三一有素質和經綸兩面的講究?
關於規律與意見(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三冊)

關於規律與意見(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三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二日和十九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一章是『生命憑著規律而長大,以致成熟並盡功用』,第二章論到『老舊和意見與啟示和順從相對』。
信息要點
一、我們屬靈神聖的生命,『奏厄』,需要長大。歌羅西書二章十九節說,我們要以神的增長而長大。神聖的生命在神自己裏面是完全、完整的,是在最高峰,本身並不需要長大。然而,這生命與我們的生命調和時,這調和的生命就需要長大。另一面說,我們得著神聖的生命之後,就需要教導。事實上,規律乃是最高的教導。每一種教導都會規律我們。從這一面來看,聖經滿了教導,滿了規律。舊約這律法之約滿了誡命,新約也滿了誡命。甚至在約翰福音主耶穌也說,祂賜給門徒一條新誡命(十三34)。約翰強調神聖的生命,也強調教導,這就是說,約翰強調規律。
二、生命憑著規律而有的長大,目標就是成熟與功用。我們要與神合作,使祂能叫我們有更多的長大,得著我們所需要的成熟,然後我們就有用。一面我們是童女,另一面我們是奴僕(太二五1~4,24~27)。我們是童女,需要長大達到成熟。奴僕所需要的是盡功用,盡功用是在於殷勤。我們必須學習被那靈充滿,在生命裏長大,達到成熟。操練作殷勤的人,使我們能在成熟中運用才能來服事主。
三、我們都必須領悟,正確的規律來自啟示,而這種來自啟示的規律,總是帶我們進入正確的順從。規律來自啟示,啟示帶我們進入順從。保羅原是大數的掃羅,他轉到正路上,那就是他的順從。他的順從不是藉著人的作為、教導、勸戒或勸勉,乃是藉著屬天的啟示。在往大馬色的路上,主遇見了他,他不僅有所聽見,也有所看見(徒九1~9)。後來他在加拉太書中告訴我們,就在那時啟示臨到他,將神的兒子啟示在他裏面(一16)。他不只經歷一種外面的看見,也有內在的啟示進到他裏面,將他打倒,將他征服,限制他,並將他帶到正路上。
實行要點
一、全時間訓練是最高、最嚴格的教導,是一種規律。凡想要事奉主的基督徒,都需要這種教導,這種訓練,這種規律。在訓練中,你們受到限制,就像被放進一個箱子裏。有一次我去某地訪問,接待在一處公寓裏,那裏的浴室很小,淋浴時很難轉身。我習慣在比較大的浴室淋浴,不會碰到四面的牆壁。但是那間小浴室規律我,就像一個箱子限制我,使我的行動無法過於自由或放鬆。全時間訓練的限制和規律幫助你們長大。
二、精明的童女在她們的燈和器皿裏都有油(太二五4)。燈表徵我們的靈(箴二十27),器皿表徵我們的魂,我們這個人(羅九21,23)。我們的靈和全人,都該充滿油。油表徵聖靈(賽六一1,來一9)。我們每天都必須有一段時間,在主面前徹底的認罪。在我們與主交通的禱告中,我們必須徹底承認我們一切的罪、過犯、失敗、缺失、錯誤、惡行等。我們越認罪,全人就越被神的靈充滿,而有生命的長大,達到生命的成熟。
三、有一件重要的事,能顯示你不是充滿意見,那就是你簡單的跟隨弟兄們。當保羅寫哥林多前書時,人人都知道他是帶領的人。若是帶領者向你題議一些事,你應當接受他的題議。我們必須學習如何受規律,規律不給你任何餘地發表意見。你開車時有自己的選擇,但你坐火車,就沒有任何選擇。我們在火車上,也就是在規律之下。規律能幫助我們在生命裏長大,這些規律自然而然的消殺我們的意見。
問題研討
一、我們如何在生命裏長大?
二、憑著規律而長大的目標是甚麼?
三、我們如何有正確的順從?
叩門訪人與家聚會(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三冊)

叩門訪人與家聚會(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三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八月八日至二十三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一章是『叩門訪人的路』,第二章是『在新接觸的人家裏設立聚會的路』,第三章是『在家聚會裏帶領人長大的路』,第四章是『在家聚會中用神的話餧養新得救者的路』。
信息要點
一、我們已經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深入真理,但我們並沒有花同樣多的時間來進入實行主恢復的路。我們非常善於『生產貨品』,但沒有花足彀的時間來『銷售貨品』。從一九八四年十月以來,我開始專注於我們的路。我們不會採取任何屬世的路,我們盼望走聖經所啟示的路。神所命定之新約聚會的路,乃是在家裏。在五旬節那日,三千個新人被帶進召會生活裏,他們也同時開始在家中聚會。聖經說,他們是挨家挨戶的聚會。『挨家挨戶』意指每一家都有聚集,沒有人組織、教導或發明這事,這完全是受聖靈的引導。
二、叩門只是開始、起頭,而不是結束。根據我們過去的研究和經驗,並非所有的人都會拒絕你。有的人不會開門,然而,會有相當比例的家開門歡迎我們。這給我們非常好的機會能進到人的家裏,不僅得著個別的人,更會得著家。我們的重點是在家,家是單位,是我們的目標。因為家總會關聯到許多人。我們若能得著一個家,就可以透過那個家得著許多人。我們必須以家作為我們出去叩門的目標。
三、我們把屬靈的食物送到別人家裏時,必須放膽將它『上桌』,不要覺得會冒犯他們。我們必須放膽,請家裏的每個人都喫。這需要我們有信心和把握。我們叩門必須有信心和膽量。主耶穌告訴門徒,要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之前,祂說,『天上地上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太二八18~19)。所有的權柄都賜給主了,我們既是祂的肢體,權柄也傳輸給了我們,所以我們去,是滿帶膽量和能力。
實行要點
一、在我們要去叩門之前,我們必須學知我們乃是出去把聚會送到人們的家裏。為此必須先豫備好自己。最好的路就是禱告接觸主,不是為我們的出去禱告,也不是為福音工作禱告,而是禱告與主交通。讓祂光照你,使你全人完全被帶進光中,看見自己所有的缺欠、弱點、和罪惡的事,我們自然而然會有徹底的認罪。我們認罪越多,就越被那靈充溢,要豫備自己出外叩門探訪人,就應當被那靈充溢。
二、當我們進到別人家裏,不要向他們說太多。我們可以說兩句問候的話,然後向他們陳明福音或真理。當我們開始陳明福音和真理時,不該說自己的話,自己的話說的越多,越失去衝擊力。他們也許對我們的話不太有把握,但我們若給他們一本合式的書報,他們會印象深刻,他們會看重,尤其是向他們陳明聖經。而人們有積極的反應時,就是我們帶領他們禱告並為他們施浸的時候。當一個人受浸之後,就要把握機會,與他約定下一次的聚集。
三、要進入新接觸的人家裏設立聚會,我們需要四個項目:話、靈、唱、禱。一個聚集總是能藉由神的話、那靈、我們的唱詩和禱告而被激起或進行。我們必須給他們話,當我們這樣作,那靈就在作工。照樣,我們該自然的唱,呼求主,在會中禱告,這樣的聚集就會豐富。只要我們在那裏,每一件事都該用這四個元素來激起。聚會只要三十至四十分鐘,然後下週再來作同樣的事,我們會看見果效。
問題研討
一、請說明叩門的主要目標為何?
二、請陳明叩門訪人的路?
三、請簡述設立家聚會的四個項目?
主恢復當前的實行(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三冊)

主恢復當前的實行(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三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七月至一九九一年七月,對長老們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六章是『看見並實行主當前恢復的異象』,第十一章為『主當前恢復的實行(一)、(二)』。
信息要點
一、我們需要看見並實行主當前恢復的異象。新約強調信徒普遍的祭司體系,主給我們看見新約祭司主要的供物,新約的祭司該獻什麼給神?已往我們看見,我們對神的讚美和為神作的事就是屬靈的祭物。然而,我們沒有看見新約祭司主要的工作,乃是將藉著他們的傳揚而帶得救的人,當作屬靈的祭物獻給神。藉著我們傳福音而得救的罪人,是我們在神新約的經綸裏獻給神的主要供物。保羅說他是神福音的勤奮祭司(羅十五16)。今天我們該作祭司傳福音。
二、以弗所書四章告訴我們,元首在祂的升天裏所賜給祂的身體(召會)的,有些是使徒,有些是申言者,有些是傳福音者,有些是牧人和教師。以弗所書四章沒有說,這些有恩賜的人是為著作那方面特殊的工作;乃是說,元首將這一切有恩賜的人賜給身體,為要成全聖徒,使聖徒得成全後,能作新約職事的工作,以建造基督的身體,這就是新約的工作。
三、林前十四章揭示正確的召會聚會,這章鼓勵所有聖徒申言。保羅說,我們都能一個一個的申言。我們或許覺得自己不能申言,但保羅說我們都能。照著屬人生命的本性,我們有喫食物消化的能力。不僅如此,我們都有說話的能力;人類照著本性有說話的性能、能力。保羅說我們都能一個一個的申言,因為申言的表現、能力在神聖的生命裏,這生命是信徒所擁有並享受的。林前十四章二十三至二十五節說,全召會聚集在一處的時候,若眾人都申言,就會有能力勸服人、審明人、並暴露人真實的光景。保羅在二十四節說,『若眾人都申言』,意思是我們都有申言的性能,申言的義務。
實行要點
一、首先,我們必須知道祭司的所是,以及我們如何能成為正確的祭司。祭司必須是每天過復興生活的人。他每天早晨被主復興,每天有分於並享受主的得勝。這是照著新約的教訓。以弗所書五章吩咐我們,要在我們靈裏被三一神這賜生命的靈所充滿。歌羅西書三章告訴我們,我們需要被基督的話語充滿。我們必須每天被這兩個元素充滿。
二、我們都是神新約福音的祭司,必須盡祭司職任傳福音給人,這福音包括從三一神成為肉體到新耶路撒冷的一切。我們是神福音的祭司,首先該使罪人重生。然後我們是乳養的母親,該保養顧惜這些新人。我們必須用那靈裏的話保養顧惜他們,將生命服事給他們。我們需要用話奶滋養他們。藉著這樣作,我們就幫助他們長大。然後我們能將他們帶到排聚會裏,使他們得著成全。
三、我們必須成全初信者,成全他們最好的路是藉著排聚會。在初信者家裏有家聚會是養育他們最好的路,有排聚會則是成全成長之聖徒最好的路。然後我們必須引導他們申言。這樣他們就成為召會生活中活動、盡功用、活潑、真實的肢體。排聚會佔召會生活實行的百分之八十。召會生活主要的部分在於排聚會。在排聚會裏,聖徒會自然而然得著成全以申言。聖徒會不會申言,在於我們排聚會的實行。
問題研討
一、以弗所書五章和歌羅西書三章說到,我們必須每天被那兩個元素充滿?
二、在神新約的經綸裏,我們獻給神的主要供物是甚麼?
三、成全聖徒最好的路為何?
實行新路以建造基督生機的身體(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三冊)

實行新路以建造基督生機的身體(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六年第三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六年七月至一九九一年七月,對長老們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六章說到『如何生機的照料作為基督生機身體的召會』,第七章是『實行新路以建造基督生機的身體』,第八章則是『為著基督身體生機的建造而有成全聖徒的實行』。
信息要點
一、領頭的人照料召會不是一件組織的事,召會不是一個組織。召會是神的家,神的家人(弗二19,加六10)。所有的長老都該是乳養的母親和教導的父親(帖前二7,11)。這就是照料召會的路。這完全是一件生機的事,而非組織的事。『長老』這辭也指明生機的事,出於生命的事,長老是在生命裏成熟的人。羅馬書十二章告訴我們,長老在召會中帶領、治理、盡功用,乃是一種照著恩典所賜的恩賜。這指明長老的帶領是生機的,是藉著生命而不是組織的。在四福音所描寫主的職事中,我們看不見任何組織的事。在使徒行傳裏,彼得和保羅沒有組織任何事。
二、我們若要與主一同往前,我們都必須定罪我們的習慣,習慣是我們最大的仇敵。舊路不是按照聖言,新路纔是建造基督身體那合乎聖經的聚會與事奉之路。我們必須實行四件事:第一,我們需要登門訪人傳福音。第二,我們需要有家聚會餧養初信者。第三,我們需要有小排聚會照顧聖徒,並教導真理,造就他們。第四,我們需要有召會的聚會來展覽基督,並供應基督給聖徒,好發展並操練聖徒生機的功能,建造基督的身體。為此我們需要成全每位聖徒申言。
三、我們要實行保羅在以弗所書四章關於成全聖徒的教訓,就需要跟隨他在行傳二十章教導神旨意與申言的實行,以及使徒們在行傳五章四十二節施教與傳福音的實行。這樣,聖徒纔會得著成全。基督的身體乃是藉著有恩賜之人的功用,並藉著依其度量而盡功用的眾肢體,叫自己漸漸長大,而得著生機的建造。
實行要點
一、我們照料召會時,應該沒有定罪、責備或批評,反之,應該有保養和顧惜。保養和顧惜都是生命的事,是生機的。控制、責備、定罪、和批評都是組織的。我們眾人都需要顧惜,甚至使徒保羅也需要顧惜。盼望我們都學習不去控制,我們要學習保養並顧惜聖徒。
二、藉著叩門,帶著福音到人家中訪問人,是為著『生』。我們需要作這事。我們必須承認,我們人數增加的比率很低。我們需要停下一切空談,一週出去叩門一次。也許第一週出去得不著甚麼人,但是第二週也許會給兩個人施浸。我們就不該再出外叩門,因為必須照顧這兩位新人,我們必須保養顧惜他們。他們中間若有一位不太積極或不太敞開,我們可以再出去,再得些新人。仰望主為著召會生活,能得著其中的一位。我們若如此行,一年必定至少能帶一位進入召會生活。
三、我們當如何操練申言,一週當中,我們每天早晨都當用一些經節享受主;我們可以把每天早晨從主所享受的記下來。到了週六晚上,我們可以把一週中所享受的記錄看一遍。從這些筆記裏,可以定一個題目,寫成一篇短的,彀我們說三分鐘的申言稿。藉著操練說我們所寫的,我們就可以斷定所寫的申言稿是否太長或太短,是否該有所刪減或加添。還可以把我們寫的申言稿,交給一些權充教練的聖徒,受他們的指點,改正並調整所寫的內容。我們若採取寫申言稿的路,每個主日的召會聚會,我們就會有東西擺在聖徒跟前。我們不需要去想要說甚麼,或擔憂該說甚麼,因為我們已有這一週所豫備的內容可以講。
問題研討
一、請簡述如何生機的照料召會?
二、我們當如何實行新路,及如何叩門訪人?
三、如何豫備申言以建造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