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真理

約翰福音中的生命與建造(第一至三篇)


約翰福音中的生命與建造
約翰福音中的生命與建造(第一至三篇)
 
本書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五九年十月至一九六○年一月,在臺北召會中週造就聚會所釋放的約翰福音生命信息集成。各篇原刊於一九六二至一九六三年的『話語職事』,今略加潤飾,以單行本印行。
 
 
信息內容
 
在這個宇宙裏,神中心的工作,就是祂自己要來作祂救贖之人的生命,好把祂所救贖的人,建造成祂永遠的居所。約翰的職事,乃是一個講生命與建造的專一職事。本書即從約翰福音前兩章來看生命與建造的重要題目。第一篇說到『太初有話』;第二篇說到『話就是神』;第三篇則是論到『生命在話裏面』。
 
 
真理要點
 
一、太初是在時間開始之前;在太初神就有一個心願,要來作我們的生命。神在永遠裏如果安坐不動,不願顯出來給人認識,那麼祂就是遠在天上,令人無法捉摸的神。然而祂若稍微一動,祂就是話。話就是神出來了。在創世記一章,神說話,萬物就被造了。到了約翰福音,神說話,受造的人裏面就有了祂的生命。所以我們若讓神在我們裏面多說話,就是讓神在我們裏面多行動,也就是讓神在我們裏面多作生命。
 
二、主耶穌基督和神有何分別?一個是神;一個是話。主耶穌不只是神,更是出來的神、彰顯出來的神。約翰福音一章十八節說,『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裏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回教徒很虔誠的敬拜神,但那是客觀的神,和他們沒有發生關係。然而,信基督和別的宗教不同;信基督絕不是加入一個基督教。我們不只是信有神,我們更是得著神,因為神已經在基督裏出來了。
 
三、在約翰福音五章,主耶穌像一個很平常的人,來到那癱瘓了三十八年的人跟前,柔聲的說,『你想要痊愈麼?』(6)這個癱瘓的人把自己可憐的光景講給主聽,他一點都沒有覺得眼前的這一位就是神,是主。主耶穌聽了他的話,就對他說,『起來,拿你的褥子走罷。』(8)那個癱瘓的人聽了這話,就起來,拿著褥子走了。這就是話;生命在主這話裏面。人聽見這話就活了,就起來了,這是奧祕的事。
 
 
生命經歷
 
一、甚麼時候神對我們說話,我們就有生命,就活了、就新鮮了、就有力量。這是我們基督徒和別的宗教徒不一樣的地方。當我們在靈裏禱告,主就在我們裏面光照,給我們看見:自己對配偶的態度不對,對孩子的態度也不對。我們越禱告,裏面就越活、越舒服、明亮、喜樂。當別人接觸我們時,也會感受到一種溫煦之氣。這完全不是宗教教義使然,而是神在人裏面變作話,對人說了話,所產生的結果。
 
二、有些基督徒明白許多道理,但這些道理不與神同在,所以沒有力量,不生功效。沒有話,我們摸不著神;但有了話,如果神不在裏面,話還是空的、死的。所以我們不只要神,更要神來作話。我們要聽道,但我們要聽『與神同在』的道,並且要『就是神』的道。
 
三、神一在我們裏面變作話,那就是基督。加拉太書二章二十節說,『基督在我裏面活著。』這對我們來說,可能是死的道理,不是活的經歷。然而,當我們裏面有一種活的話,是神對我們說話,對我們發聲,對我們有所發表,有所形容,使我們對神有很深的感覺,我們就知道基督在我們裏面活著。
 
 
問題研討
 
一、試述信基督和信別的宗教有何不同。
 
二、我們要如何經歷神作我們的生命?神、話和生命有何關聯?
 
三、我們如何知道基督在我們裏面活著?

為著召會生活培育下一代(第二十三至二十六課)


為著召會生活培育下一代(第二十三至二十六課)
 
本書內容取材自倪弟兄與李弟兄職事裏的多處信息,論及我們對兒女及青年人的照顧,並由一批服事兒童及青少年的聖徒相調著編輯而成。
 
 
信息內容
 
第二十三、二十四課為『教師訓練』信息,題到關於施訓教師在暑期真理學校裏服事青年人一些重要的事,包括:對教導的正確領會、接受話作為神的氣以產生神人、學習以經歷的方式教導神的經綸並將道理轉為經歷。第二十五課說到在配搭與相調中事奉以供應生命。第二十六課則是論到仰望主的祝福,在一裏作身體獨一的工作,以產生新耶路撒冷裏的人。
 
 
事奉帶領
 
 一、聖經將神的事和關於神的事教導我們,也將神自己教導我們。所有世俗的書在性質上是相同的,然而聖經與其他的書不同;聖經是獨特的。第一,聖經是神的氣(提後三16)。第二,是靈和生命(約六63)。第三,是那靈的劍(弗六17)。
 
二、在神一面,聖經是神的呼出;在我們一面,聖經是叫我們在四件事上得著益處─教訓、督責、改正和教導。這四件事帶來的結果,是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備。這樣一個神人,一個屬神的人,是藉著神呼出祂自己而產生的;神的呼出產生神人(提後三16~17)。
 
三、在主恢復的職事裏,我們不是以道理的方式,乃是以生命的方式陳明我們的教訓。為這緣故,我們對聖經的研讀稱為生命讀經。然而,雖然我們不強調道理,我們教導的方式卻傳達許多道理。聖經各卷書的每一篇生命讀經信息,都傳達相當分量的道理,但讀者所得的印象卻不是道理的印象,乃是經歷並享受神、基督和那靈的印象。至終人的確學習了某些道理,但這是經歷的道理,是藉著經歷而學習的道理。
 
四、在召會中事奉,主要是將生命供應給人。我們必須幫助聖徒,首要的不是把事情作好;相反的,我們應當與聖徒們有交通,供應生命使他們生長。
 
 
應用與實行
 
一、那靈已經在我們裡面,但我們需要將那靈如火挑旺起來。如火挑旺起來,就是帶進所需的『氣流』。每天早晨我們需要到主面前去,將自己向祂敞開,使『氣流』能進來。我們越敞開,火就越焚燒。然後,我們就不是帶著『冰冷的』心思,乃是帶著『火焰』去教導青年人。
 
二、神已經將身體調和在一起(林前十二24);在身體的生活裏,要和諧、調和、調整、相調並調節,我們就必須經過十字架,憑著那靈,為著基督身體的緣故,將基督分賜給別人。所有這些點的意思,就是我們該交通。交通要求我們在作任何事時先停下來。在召會生活裏、在主的工作中,我們在配搭裏都必須學習,沒有交通就不要作甚麼。
 
三、根據新約的整個啟示,基督徒工作的獨一目標該是新耶路撒冷,就是神永遠經綸的目標。神乃是把一個祂所揀選的人,一步一步作成一個祂所重生、聖別、更新、變化、模成神長子形像,以致榮化的人;我們這麼一層一層爬上去,爬到最高點就是大家都一致了,都沒有肉體了,沒有天然了,都是在靈裏,都是天國,都是新耶路撒冷裏的人。這就是那個最高點。
 
 四、我們要寶貝神的祝福,並認識在神的工作中,甚麼事情都是在乎神的祝福;我們若看見這事,就要有一個基本的改變。我們就要在每一件事情上尋求祝福過於任何的事情。手腕用不著,顧忌用不著,人的智慧用不著,委婉的言語用不著,我們在神的工作中,就會信神的祝福,就會仰望神的祝福。
 
 
問題研討
 
一、試述聖經何以是獨特的。
 
二、試述召會事奉的主要目的。
 
三、試述基督徒工作的獨一目標。

為著召會生活培育下一代(第十七至二十二課)


為著召會生活培育下一代(第十七至二十二課)
 
本書內容取材自倪弟兄與李弟兄職事裏的多處信息,論及我們對兒女及青年人的照顧,並由一批服事兒童及青少年的聖徒相調著編輯而成。
 
 
信息內容
 
從十七課開始,本書進入第五部分:青少年工作。十七課從異象起首,論到『主恢復裏之下一代的異象和重要』,給我們看見主行動的前途或主恢復的開展,完全繫於兒童與青少年的工作。接著,十八課『藉著家帶青年人進入召會生活』,論到成全青年人最好、最實際的路,就是在家中教導成全。十九課是『為著召會生活,青年人需要耶穌的人性』,以抵抗這邪惡的時代潮流。二十及二十一課是從六方面論到『如何帶領少年人』。最後,二十二課說到當我們牧養人時,需要『按著主的心牧養青年人』。
 
 
事奉帶領
 
一、使徒行傳記載召會生活開始的第一天就帶進三千人,另一天又帶進五千人。那時,聖徒們就開始在殿裏有大的聚集,並且『天天』『挨家挨戶』聚會。這是聖靈發明的路。『挨家挨戶』包括了每一個家,沒有挑選,而是在所有的家中。每一位信徒都打開家來聚會,這是召會生活開始時的第一個榜樣。
 
二、帳幕主要是由四十八塊板所構成,板的材料與製造方式和約櫃都是同樣的。約櫃是用皂莢木製造,包上金子,帳幕的板也是如此。這些板稱為『豎板』,意指這些板要站起來。金子雖然高貴、沉重且發亮,但並不適於站立。為使帳幕的板站立起來,必須有皂莢木。皂莢木是帳幕的主要結構。這說明基督所擴大的召會,主要的結構是耶穌的人性,包上神性。基督如何藉著正確的人性站住,同樣,也只有祂的人性能使召會站立。
 
三、彼得勸勉作長老的人,『務要牧養神的群羊』(彼前五1~2)。牧養就是顧到羊的一切需用,包括喫的草、喝的水,住的地方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餧養,就是口對口的餧。彼得也說我們要『按著神監督他們』。按著神,意思是我們必須活神,按著神屬性的所是:愛、光、聖、義,來牧養年幼的、軟弱的和退後的。這樣,我們也就是好牧人。
 
 
應用與實行
 
一、小排聚會有六項託付:第一,恢復聚會的人要先給他立下小排聚會的基礎。第二,要努力恢復久不聚會的人。第三,要廣傳福音。家庭福音要從小排作出去,連學校福音也從小排作出去。第四,要把人留住。小排不只留住、托住人,還要人喜歡再來。第五,小排聚會的內容必須豐富。第六, 豐富之後纔達到了彰顯基督這個最高的目標。
 
二、我們如何能享受耶穌的人性呢?提摩太後書給我們看見五個重點:第一,我們要從清潔的心呼求主名(二22)。第二,要吸入聖經的每一個字,就是禱讀主話(三16)。第三,要過身體生活(二22)。第四,要操練靈(一7)。第五是有一個奇妙的人位在我們的靈裏(四22)。這五項操練會讓我們不斷享受耶穌的人性,使我們成為主剛強的見證。
 
三、論到如何帶領少年人,首先,我們若要幫助少年人,就必須對他們產生興趣。其次,要學習和少年人接觸。第三,不重講道理,要重實際。第四,我們對任何少年人,都要有正面的信心。第五,所有要作少年工作的人,都要學習去貼近少年人,俯就他們。最後,要注意個人接觸。若我們都這樣操練,這個時代就會有許多少年人起來,厲害的蒙主的救恩,受主的帶領,成為主手中有用的器皿。
 
 
問題研討
 
一、小排聚會的六項託付為何?
 
二、如何享受耶穌的人性?
 
三、如何帶領少年人?

為著召會生活培育下一代(第十至十六課)


為著召會生活培育下一代(第十至十六課)
 
本書內容取材自倪弟兄與李弟兄職事裏的多處信息,論及我們對兒女及青年人的照顧,並由一批服事兒童及青少年的聖徒相調著編輯而成。
 
 
信息內容
 
第十、十一課說到兒童工作的重要。十二課說到兒童工作乃為建立正確人性,使兒童成為正確的人。十三、十四課說到打開我們的家作鄰近社區的兒童聚會,並在召會中作兒童的工作。十五、十六課則是題到編寫兒童課程該注意的點。
 
 
事奉帶領
 
一、兒童是一個大的福音。兒童得救了進入國中,就成了國中的福音種子。當我們去作校園工作時,他們就能作內應,把班上的同學帶來。他們畢業後進入高中,又成了高中的福音種子。進入大專成為大專的福音種子。這樣不斷的翻倍,實在是不得了的事。
 
二、我們應當教訓孩子們,要孝敬父母、愛兄弟姊妹,並尊敬別人,使他們有適當的行為舉止。因為小孩子太年幼,無法照著基督行事,所以他們必須受教導,照著文化行事,這會使他們得蒙保守。但到了他們能體會他們需要基督並且悔改的時候,就該把豐富的基督供應給他們,並且幫助他們接受基督。
 
三、我們可以用實際的方式,而不是用宗教的方式,幫助孩子們領悟有一位全能者,就是神。接著幫助他們認識神的創造,甚至認識人的墮落。陳明人的墮落最好的時間,是在幫助他們認識甚麼是正確的人性之後。然後,我們可以向他們指出,神的兒子為我們死了,並告訴他們關於十字架、基督的死和救贖等事。到了一定的年齡,要告訴他們基督是生命,但不是僅僅當故事講,乃要基於他們的失敗和渴望。不要給他們太多的知識,乃要實際的幫助他們有所領悟。至終,我們可以幫助他們接受主,確實的得救。
 
應用與實行
 
一、兒童工作沒有一定的作法,兒童聚會的地點、時間、教材、目的、方式,都是多方的,一點不受捆綁。只求能培育兒童,並藉著他們帶進更多不信的兒童,把福音傳到不信者的家中。這需要許多的禱告和弟兄姊妹的配合。
 
二、送聚會到家是神命定之路的負擔所在;主帶領我們的路,是要把祂的召會建造在聖徒的家裏。召會一建造在家裏就能變化家。原來常吵嘴的夫妻,因著聚會就不吵嘴了,孩子也蒙保守不隨潮流走;結果就出來正當的家庭。在家裏聚會,可以叫鄰舍知道這一家是信主的;對於作見證、傳福音,都大有益處。
 
三、要作好兒童工作有三方面需注意:教材、師資、行政帶領。各地負責弟兄以及同工們都要看見兒童工作的重要性。首先姊妹們中應當有幾位起來帶領兒童工作;同時長老們也要安排、指定一些姊妹擔負這個責任。此外,我們還需要青年人來作兒童工作。年長聖徒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家,在孩子們放學後把家打開,準備一些點心,歡迎他們來。全召會這樣一動起來,眾弟兄姊妹就都有事奉的機會;大家齊心努力為著主的心意,這個益處真是難言。
 
四、向兒童講聖經故事,用聖經故事來說到行事為人應有的標準,要提防兩件事:一是先期屬靈知識,二是賤賣聖經真理。有的教員太屬靈了,對兒童講太高、太屬靈的道。這是太早給兒童先期的屬靈知識,對他們沒有幫助。另一面,有的人為了讓兒童能懂,把屬靈的東西講輕了,失去了原來屬靈的重量,這也不好,這是把真理賤賣了。
 
 
問題研討
 
一、為何兒童是個大的福音?
 
二、要作好兒童工作需注意那三方面?
 
三、向兒童講聖經故事要提防那兩件事?

為著召會生活培育下一代(第六至九課)


為著召會生活培育下一代(第六至九課)
 
本書內容取材自倪弟兄與李弟兄職事裏的多處信息,論及我們對兒女及青年人的照顧,並由一批服事兒童及青少年的聖徒相調著編輯而成。
 
 
信息內容
 
第六課至第八課屬於本書的第二部分─『父母』。第六課說到父母的為人、生活與責任;第七課說到父母需要為著兒女聖別自己;第八課則題到父母要為著神的行動與神合作,成為有託付的父母,在主裏栽培並養育兒女。
 
第九課屬於本書第三部分─『兒童及青少年服事者』,強調在撫育兒童與青年人的事上,最主要的是提供他們正確的榜樣。
 
 
真理要點
 
一、主耶穌說,『我為他們的緣故,聖別自己』(約十七19)。這裏的聖別不是指著聖潔說的,乃是指是否分別為聖說的。主耶穌是聖的,祂的本性是聖的,可是因著門徒的緣故,祂就自己再分別為聖。這意思就是說,有許多事情祂可以作,這與祂自己的聖潔並沒有衝突,可是祂因著怕門徒誤會的緣故,怕門徒跌倒的緣故,就不作。門徒的軟弱支配了主,限制了主的自由。照樣,所有有兒女的人,也都必須為著自己的兒女分別為聖。
 
二、我們需要對一件事有深刻的印象,就是神經綸的成就需要我們的合作。老舊的祭司職分變得陳腐、衰微,所以神要有另一個新的起頭。為著撒母耳的出生,神在幕後發起了一些事情,逼得哈拿禱告,求主給她一個男孩子。神揀選哈拿,因為她願意與神合作。神答應她的禱告,使她生育。於是哈拿就懷孕,生了一個兒子。然後哈拿照著她所許的願,將她的兒子獻給耶和華。從這個例子我們看見,今天神所期望得著的是那一種人。
 
三、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二章雖然沒有撫育這個辭,但這一章聖經給我們看見撫育的事實。保羅在這裏把使徒們比喻為乳養之母與勸導之父。這意思是說,使徒們是初信者的母親和父親,他們把信徒看作接受他們撫育照顧的孩子。作父母的怎樣照顧自己的孩子,撫育他們長大,使徒們也怎樣照顧初信者。
 
 
生命經歷
 
一、所有的父母都得記得,我們今天的舉動,一直要繼續在我們的兒女身上,不會停止。我們沒有兒女的時候,高興時甚麼都可以作;憂愁時甚麼也都可以放在一邊。但有了兒女之後,我們自己要受限制。不論高興的時候,或者不高興的時候,都得按著最高的標準而行。基督徒的兒女一生如何,就得看作父母的自己到底如何。
 
二、作父母的人,必須學習作兒女的朋友。千萬不要讓兒女和我們好像很生疏,不會接近我們。朋友是交出來的,不是生出來的。我們必須學習和兒女接近,歡喜幫助他們,讓他們無論失敗的時候,成功的時候,都能彀來告訴你,這纔是好的朋友。在家庭裏,父母要作到一個地步,能彀作兒女的朋友,這一個父母就沒有錯,就能作得好。
 
三、信徒與非信徒可能都認為帶頭的人、長老或使徒是尊貴的人。但是在地方召會中沒有尊貴的人。我們不是尊貴的人,乃是彼此服事的奴僕。有一些人,他們沒有地位、沒有名聲的時候,並不要求甚麼。然而,一旦他們有了地位,也許是在一個事奉小組裏有了地位之後,就開始要求尊嚴。這是可恥的。我們應當向保羅學習,絕不要求尊嚴或維護權柄。
 
 
問題研討
 
一、主耶穌為門徒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這是甚麼意思?
 
二、為甚麼哈拿是一個與神合作的人?
 
三、父母如何學習作兒女的朋友?

為著召會生活培育下一代(第一至五課)

為著召會生活培育下一代(第一至五課)

本書內容取材自倪弟兄與李弟兄職事裏的多處信息,論及我們對兒女及青年人的照顧,並由一批服事兒童及青少年的聖徒相調著編輯而成。
 
 
信息內容
 
第一課論到為著神永遠經綸的尊貴器皿。第二至三課說到,神聖經綸的目標是基督的身體,為此,我們必須保守自己在主工作的一道流中。第四課給我們看見兒童和青少年工作的重要。第五課則說到,神命定之路是要得著家。
 
 
真理要點
 
一、神整個的經綸,特別是新約的經綸,乃是一件分賜的事;神創造人,就是以祂照著神聖經綸而有的神聖分賜為觀點(創一26~27,弗三8~11)。羅馬書九章揭示神創造人的目的,是要使人作祂的器皿以盛裝祂(21,23)。因此,我們對神用處的最高點,乃是盛裝祂並彰顯祂。這是我們作祂器皿的定命。
 
二、從整本聖經及整個召會歷史看,幾乎每一次神所使用來開始一件事,或是神所揀選來轉移時代的人,都是少年人。舊約的摩西、撒母耳、大衛、但以理,新約的施浸者約翰、使徒保羅,以及倪弟兄和李弟兄,都是在年少時被主得著的。為著得救、蒙恩,老人是絕對可寶貴的。但是為著在主手裏的用途,為著主國度的開展,這個責任無疑是落在少年人身上。
 
三、神所給我們得救的應許,是以一個家為單位。聖經說到永遠的生命時,是以個人為單位(約壹五12);但說到救恩,的確是以家為單位(創七1)。在出埃及記十二章,喫逾越節羊羔是按著家的。此外,逾越節羊羔的血是抹在他們所住房子的門楣和門框上,不是抹在個人身上。以個人身分過逾越節,乃是與神的經綸相反的。我們如果不顧到全家作神救恩的單位,就違背了神經綸的原則。
 
 
生命經歷
 
一、提摩太後書二章二十一節說,『人若潔淨自己,脫離這些卑賤的,就必成為貴重的器皿,分別為聖,合乎主人使用,豫備行各樣的善事。』貴重的器皿都是有規格的,為要盛裝特定的貴重物品。貴重是性質的問題,分別為聖是地位的問題,合乎使用是功用的問題,豫備是訓練的問題。我們若離開不義,脫離卑賤的器皿,就是脫離一切消極的事物和消極的人,並在這四件事上有學習,就必成為貴重的器皿。
 
二、神要完成祂經綸的目標,乃是藉著祂自己化身為人,成為恩典,給人接受並享受。我們應當學習一直接受這化身的恩典,作我們的享受和供應,結果,基督在我們裏面帶著我們活,我們也跟著祂活。我們活基督,顯大基督,就成為基督活的、生機的肢體,並與眾人生機的聯結成一個生機體。這個生機體一直長大,至終要有一個終極的完成,就是新耶路撒冷。
 
三、我們必須讓神開啟我們的眼睛,看見少年人的寶貴,和他們在神手裏的重要。我們若看見這個,自然就有一個心情,看重這一分工作,而喜歡少年人,關心少年人,願意過問少年的事。我們到一個召會,若看見成群的少年人,應該讚美說,這裏有前途。先不要問這些少年好不好,不好總比沒有好。今天不好,明天也許會好,總是有希望。為著召會的前途和主的工作,願我們都愛少年,並多為少年人禱告。
 
四、當我們出去探訪人時,我們的目標不是只得著個人,乃是得著一家。我們的談話必須鋪好路,以便得著全家。若是夫妻,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得著妻子或丈夫,乃是得著夫妻二人。總要盡力得著全家。
 
 
問題研討
 
一、從提摩太後書二章二十一節來看,貴重器皿的規格有那四項?
 
二、在聖經及召會歷史中少年人的重要性為何?
 
三、神救恩的單位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