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真理

在基督徒生活與召會生活中神國的發展(四)照著靈顧到別人並領悟神的赦免而過國度的生活

馬太七章一至十二節論到國度子民待人的原則,啟示出國度子民身上屬天的管治,要求他們照著靈顧到別人。首先,國度子民在國度屬天的管治之下,活在謙卑的靈裏,總是審判自己,不審判別人。我們對待別人,必須棄絕自己而考慮他們,同情他們,憐憫他們。每當我們看見我們弟兄眼中的刺,必須使我們想到自己眼中的梁木。再者,我們不該把聖物給狗,或把我們的珍珠丟在豬前,免得牠們用腳踐踏珍珠,並且轉過來撕裂我們。在馬太七章六節,『聖物』必是指客觀的真理,那是屬於神的;『你們的珍珠』必是指主觀的經歷,這是我們的。當我們和別人談到真理和對基督寶貴的經歷時,我們必須察知並斷定,他們是否有度量接受我們所要分享的。另外,當我們接觸人,與人相處時,我們必須求、尋找、叩門,好得著正確的路接觸他們。國度子民接觸人最好的路,乃是照著國度並照著那靈。為此,我們需要將自己禱告到神裏面,接受那化身在祂靈裏的豐富(路十一13),使我們自己和所有在我們照顧下的人,都得著餧養。

我們要過國度生活,神人生活,召會生活,就必須謙卑,不輕看任何信徒,乃要愛我們的弟兄,赦免我們的弟兄(太十八1~35)。要過國度生活,我們必須降卑自己,變成像小孩子一樣。我們不該絆跌人,也不立下絆跌人的事。我們甚至不該輕看信主的一個小子,並且應該無限度的赦免弟兄。我們必須赦免得罪我們的弟兄,甚至七十個七次。我們必須赦免人,如同主赦免了我們一樣。

我們必須看見並領悟在神的國裏有五種赦免。第一,是永遠的赦免,就是得救的赦免,與生命有關。當我們一信入主耶穌的時候,我們一切的罪就永遠得蒙赦免;我們永遠得著永遠的生命,並且永遠得稱義。第二,是假借的赦免,這與召會有關。主將聖靈賜給祂的召會,叫召會在地上代表祂;如今神乃是藉著召會來赦免。假借的赦免,是神藉著人宣告赦免;一個人若剛得救,還不知道赦免的意義,這時最好有召會的代表站起來對他說,『你今天接受了主,你可以感謝主,因為祂已經赦免了你的罪!』第三,是恢復的赦免,這與交通有關。當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犯了罪,良心就定罪我們,叫我們與神的交通受了攔阻。我們必須向神承認自己的罪與過犯,然後纔能在交通中得蒙赦免。我們若是得罪了弟兄,也要到他們面前去承認。我們若這樣作,就會恢復與神的交通,心中滿有救恩的喜樂。

第四,是政治的赦免,這與管教有關。神政治的赦免與神管理、管治、並對付我們的方式有關。當我們犯罪得罪神,只要我們向祂認罪,祂都赦免;我們與祂的交通能得著恢復,但祂可能改變對待我們的方式。例如,摩西在米利巴擊打磐石之後,就落在神政治的手下,不能進入迦南。對於別人,我們要學習寬大,要學習常常赦免別人;我們若隨便批評別人,輕易定罪別人,總是抱怨別人的行為,總是說別人對自己不好,這要叫我們落在神政治的手裏;我們若對人緊,神對我們也緊。第五,是國度的赦免,這與行政有關。我們若待人太嚴厲或在今世有不赦免的靈,就會在國度時代受管教。我們若苛刻的對待人,尖利的批評人,將來神要以同樣的方式對待我們。求主施恩,叫我們能作憐憫人的人,不以苛刻、尖酸刻薄的手段對待人,好叫我們在那日也可以得蒙神的憐憫。

經歷、享受並彰顯基督(二)基督作為釋放者以及使我們得勝有餘的那一位(十四)

我們可以憑生命之靈的律,經歷、享受並彰顯基督作為我們的釋放者(羅八2)。享受羅馬八章生命之靈的律,將我們引進羅馬十二章基督身體的實際裏。當我們活在基督的身體裏並為基督的身體而活,這律就在我們裏面運行。每一種生命都有一個律,甚至都是一個律。神的生命是最高的生命,這生命的律是最高的律。三一神已經經過成為肉體、釘死、復活並升天的過程,成了生命之靈的律,裝置在我們靈裏作為『科學的』律,就是自動的原則。這是在神經綸裏最大的發現,甚至是最大的恢復之一(羅八2~3,11,34,16)。生命之靈的律是神聖生命的自然能力,也是神聖生命自然的特性和自有、自動的功能。當我們保持與主的接觸,留在與主的接觸中,生命之靈的律就自動自發、毫不費力的作工。我們需要停止自己的掙扎和努力。也需要藉著禱告並有倚靠的靈,維持我們與生命之主和工作之主的交通,而與內住、裝置好、自動、並在內裏運行的神合作。並且,我們需要顧到我們靈裏生命的感覺,好留在生命的交通裏,就是留在神聖生命的湧流裏,使生命之靈的律得以運行。

基督身體生活和事奉的一切關鍵,乃是那在我們裏面運行的生命之靈的律。生命之靈的律使我們在生命、性情和彰顯上(但不在神格上)成為神,使我們成形,而有神長子的形像,成為祂團體的彰顯(羅八2,29)。生命之靈的律將我們構成為基督身體的肢體,有各種的功用(弗四11~12,16)。我們可以與內裏運行之三一神這生命之靈的律合作,藉以下的路『打開』這律的『開關』:第一,我們需要照著靈而行,就是活在靈裏;第二,我們可以思念那靈的事,就是將心思置於靈(羅八5~6);第三,我們可以靠著那靈治死身體的行為(羅八13,亞四6,加五16);第四,我們可以作為神的兒子被那靈引導(八14);第五,我們可以在兒子名分的靈裏呼叫父(羅八15,加四6);第六,我們可以為著完滿的兒子名分,就是我們的身體得贖,在代求的靈裏歎息(羅八23,26~27)。

我們可以經歷、享受、並彰顯基督作為使我們得勝有餘的那一位(37)。我們可以愛神,並被基督的愛困迫、限制、推動、迫使、催逼並推進,而在一切的事上得勝有餘(31~39)。『神若幫助我們,誰能抵擋我們?』(羅八31,耶三一31~34,來八8~10)。神把萬有和基督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一切人事物和境遇,都是我們這些愛祂之人的,為要成全我們(羅八28,32,林前三21~22)。基督為我們死了,並且復活了,在神的右邊為我們代求(羅八34)。一切的苦難,包括患難、困苦、逼迫、飢餓、赤身、危險、刀劍,都不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羅八35)。藉著那愛我們的,在這一切的患難上,我們已經得勝有餘了(37)。因著神對我們不變的愛,以及基督為我們成就的一切,患難逼迫不能壓制或勝過我們。反而藉著那愛我們的,在這一切的事上,我們已經得勝有餘了。神的愛是祂永遠救恩的源頭;這愛乃是在基督裏,由聖靈澆灌在我們心裏的,甚麼都不能叫我們與神這愛隔絕。神的愛在神的救恩裏,成了基督對我們的愛,經過基督的恩,為我們作了許多奇妙的事,直到在我們身上完成神完整的救恩。這許多奇妙的事,惹起神的仇敵,用種種災害攻擊我們。但這些攻擊,因著我們對神在基督裏之愛的響應,都成了我們的益處。因此,我們在這一切的苦難災害上,都是得勝有餘了(羅八35~37,28)。

經歷、享受並彰顯基督(十三)大衛的後裔成為神的兒子

在行傳十三章二十三節保羅說,『從這人的後裔中,神已經照著所應許的,給以色列帶來一位救主,就是耶穌。』並且三十三節說,『神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完全應驗,叫耶穌復活了,正如詩篇第二篇上所記:『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在三十二至三十三節我們看見,基督作神的長子,乃是神向祖宗的應許,而神叫耶穌復活,藉此應驗這應許。復活對那人耶穌乃是出生。在復活裏,祂被神生為許多弟兄中的長子。祂從永遠就是神的獨生子。成為肉體以後,祂藉著復活,在人性裏被神生為神的長子。保羅能在詩篇二篇七節,『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看見主的復活。保羅把『今日』一辭應用到主復活的日子。這就是說,基督的復活就是祂生為神的長子。

神的獨生子藉著成為肉體穿上人性,成了神人;然後這神人在復活裏由神而生,成為神的長子(徒十三33,來一6,羅八29)。神的獨生子在成為肉體以前,沒有屬人的性情,只有神聖的性情。神的長子在復活裏,有神聖的性情,也有屬人的性情。基督藉著祂的復活,生為神的長子,同時祂所有的信徒也生為神許多的兒子。在神許多兒子當中,只有長子是神的獨生子。這位神的獨生子在祂復活的人性裏,也是神的長子。神的長子兼有神性和人性,我們這些作神許多兒子的信徒,也兼具人的性情和神的性情(彼後一4)。

我們需要認識,基督在祂的復活裏,以大能被標出為具有屬人性情之神的兒子。基督在成為肉體與復活以前,已經是神的兒子,是神的獨生子。雖然基督在成為肉體以前已經是神的兒子,但祂仍需要從復活被標出為神的兒子,因為祂藉著成為肉體,穿上與神性毫無關係的屬人性情。神的兒子成為肉體以後,祂神聖的性情被肉體所遮蔽。基督在祂的神性裏已經是神的兒子,但祂那由馬利亞所生的部分,即帶著屬人性情的耶穌,並不是神的兒子。藉著復活,基督聖別且拔高祂屬人的性情,就是祂的人性,祂就從復活被標出為帶著這屬人性情之神的兒子;在這意義上,祂是在祂的復活裏生為神的兒子。被標出為神的兒子是『以大能』,就是基督復活的大能,其實際就是那靈。藉著在復活裏的標出,那在成為肉體以前已經是神兒子的基督,以新的方式成了神的兒子。在成為肉體以前,祂只是具有神性之神的兒子;藉著祂的復活,祂被標出為兼具神性與人性之神的兒子。藉著成為肉體,祂穿上了人性,而在復活裏,祂被標出為具有人性之神的兒子。基督被標出為具有人性之神的兒子,乃是『按聖別的靈』。聖別的靈是在主耶穌裏面生命的素質;當祂在肉體裏在地上生活時,祂裏面有這素質。主耶穌從死人中復活時,祂藉著復活,按祂裏面聖別的靈,以大能被標出為神的兒子。如今祂是神的兒子,比以前更美妙,因如今祂兼有神聖的性情,以及復活、變化、拔高、榮化、並被標出之屬人的性情。

我們需要將羅馬一章三至四節與八章二十九節聯起來看。藉著祂的成為肉體、釘十字架和復活,神的兒子基督成了神的長子;而許多兒子,就是基督的眾弟兄,要模成祂的形像。在羅馬一章三至四節,神的兒子基督是原型;而在八章二十九節,許多弟兄是從原型『大量生產』的人,並且要藉著在生命裏得救,模成神長子的形像。這把我們帶到『成為神』這件事,並且含示神在祂經綸裏的目的,是要使祂自己成為人,為要在基督裏,使我們這些在基督裏的信徒和神的兒女,在生命、性情和構成上,但不在神格上成為神;這樣的含示意義極其重大,並且聖經至終完成於這件事。

為著神的經綸,在神的行政下過基督徒生活和召會生活(六)有分於神的性情,以及發展神聖的生命和神聖的性情,以豐富的進入永遠的國

我們這些在基督裏的信徒既接受同樣寶貴的信,就應當有分於神的性情(彼後一4)。神的性情是指神的所是,也就是神所是的豐富、元素和構成成分。神聖的生命和神聖的性情是分不開的;神聖的性情是神聖生命的本質,並且在神聖生命裏面。神聖的性情既是在神聖的生命裏,我們重生所得的神聖生命裏就有神聖的性情。凡信入神兒子的人就由神而生,並有權利成為神的兒女;因此,信徒有權利有分於、享受神的性情。

神聖性情的有分者,就是得享神性情並有分於神性情的人。我們若要有分於神的性情,就需要憑神聖的生命而活,在這生命裏有神聖的性情。我們藉著神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得享神性情的豐富。有分於神的性情有個條件,就是我們要逃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我們需要活在逃離和有分、有分和逃離的循環裏。我們若享受神,並有分於祂所是的豐富,就會被神的性情所構成,而在生命和性情上(但不在神格上)成為與神一式一樣,並在我們一切的所是和所作上彰顯祂。當我們有分於神的性情,享受神一切所是時,神性情的豐富就要完滿的發展,如彼後一章五至七節所描述的。

神聖的種子已經撒在我們裏面,我們需要經歷那包含在這神聖種子裏之神聖生命和神聖性情的發展,使我們得以豐富的進入永遠的國(1,4~11)。一切神聖的豐富都在這種子裏,但我們必須殷勤發展這些豐富;長大成熟就是發展我們所已經接受的(1~8,三18)。我們需要有完全的發展和成熟,從信的種子,經過美德和知識的根,節制的榦,以及忍耐和敬虔的枝子,到弟兄相愛和愛的花和果子(5~7)。

在信上供應美德,就是運用同樣寶貴的信而發展美德,即神聖生命的能力所產生有活力的行動;我們需要運用這信,使神聖生命的美德在後續的步驟裏得著發展,而達到成熟。美德需要以對神和我們主耶穌的認識為充足的供應;在我們的美德上,我們所需要發展的知識,包括對神和我們救主的認識,對神經綸的認識,對甚麼是信的認識,以及對神聖的能力、榮耀、美德、性情和生命的認識。

節制就是在情感、喜好和習慣上管治並約束己;為著生命正確的長大,我們需要在知識上操練節制。操練忍耐就是容忍別人與環境。敬虔指像神並彰顯神的生活。弟兄相愛(philadelphia,非拉鐵非)是弟兄的情愛,就是一種以喜悅和快樂為特徵的愛;在敬虔,就是彰顯神的事上,需要供應這愛,使我們能維持弟兄的關係,能對世人作見證,並能結果子(7上,彼前二17,三8,加六10,約十三34~35,十五16~17)。

在我們裏面神聖性情終極的發展乃是愛—agape,阿嘎沛,此字原文在新約中用以指神聖的愛,就是神在祂性情上的所是(約壹四8,16)。弟兄相愛需要進一步發展成為更高尚、更崇高的愛。當我們享受神的性情時,我們需要讓我們所分得之信的神聖種子得以發展,直到完成於神聖、更高尚的愛。我們有分於神的性情到極點,就被神這愛充滿,我們就成為愛的人,甚至就是愛本身。

在神聖的生命裏發展屬靈的美德,因而在神聖生命的成長裏往前,使神對我們的呼召和揀選堅定不移(彼後一10)。我們應當殷勤追求神聖生命和神聖性情的長大並發展,好豐富進入永遠的國(11)。我們在神聖生命和神聖性情的發展裏所享受全備的供應(3~7),必充分的供應我們,使我們豐富的進入我們主永遠的國。這供應要叫我們憑神聖生命和神聖性情一切的豐富,作我們達到神輝煌榮耀的優越美德(能力),使我們能彀並合格進入要來的國。

為著神的經綸,在神的行政下過基督徒生活和召會生活(五)彼得書信中的恩典

恩典乃是基督自己作我們的享受。恩典就是復活的基督作為賜生命的靈,將祂自己白白賜給我們,作我們的一切,並在我們裏面、藉著我們、且為我們作一切。彼得書信中提到繁增的恩典,乃是恩典在我們日常的生活裏,在我們對神和我們主耶穌充分的認識裏繁增。神在祂經綸中的恩典是豐富的、繁增的、洋溢的。恩典也是藉著我們的受苦、受限制和軟弱而繁增。

恩典是舊約的申言者豫言所要臨到我們的。舊約申言者裏面基督的靈,使他們清楚基督來作我們的恩典,乃是藉著祂的成肉體,祂在人性生活和釘十架裏的受苦,以及祂在復活、升天、第二次來、和掌權裏的榮耀,好將神完全的救恩應用於我們。雖然基督的靈,其構成是時代的,是在新約時期藉著並用基督的死與復活所構成的。然而,其功效卻是永遠的,是在舊約的申言者裏面,使他們清楚基督要臨到新約的信徒,對他們成為神完全救恩那全然彀用且無限的恩典,使他們得以進入主在國度時代的快樂裏,也就是他們魂的救恩。

這恩典也是信徒所全然寄望的恩典,乃是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要帶給信徒的。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所要帶給我們的恩典,指魂的救恩,作為神完全救恩的完成。因此,日復一日,我們應當作敞開的器皿,一直接受恩典,並且全然、完全的寄望於這恩典。

此外,彼前二章十九至二十節說,『在神乃是甜美的〔直譯,恩典〕,』指神聖生命在我們裏面的推動,以及在我們生活中的彰顯,使我們的行事為人,在人與神眼中,都是甜美、可蒙悅納的。恩典乃是經過過程的三一神給我們享受,在我們與神親密的交通並我們對神的感覺中,成為在我們裏面的推動,以及在我們外面的彰顯。經過過程的三一神作為我們所得著並享受的恩典,彰顯於我們聖別的生活與召會的聚會中,成為別人所看得見的。我們已經蒙召在受苦中享受基督作恩典並彰顯祂,使我們照著那作我們模型之基督的神人生活,成為祂的複製品,影印本。

在彼前三章七節也提到『生命之恩』。生命之恩乃是所有信徒,不論剛強或軟弱,所承受的。生命之恩就是神在祂的神聖三一裏作我們的生命和生命的供應。父是生命的源頭,子是生命的流道,靈是生命的流出,同著子與父在我們裏面湧流,作我們的恩典。我們是承受生命之恩的人,也是盛裝生命之恩的器皿。

彼前四章十節也說,『神諸般的恩典的好管家。』神諸般的恩典乃是生命豐富的供應,也就是三一神在多方面供應到我們裏面。作神諸般恩典的好管家,乃是指我們需要講論作為神諭言之恩典的話,並本於神所供應之恩典的力量和能力服事。

彼前五章五節也說,『神賜恩給謙卑的人,敵擋狂傲的人』。在召會生活中,我們眾人彼此相待,都需要以謙卑束腰,使我們享受神作賜恩者。謙卑要救我們免去各種的毀壞,而邀來神的恩典。驕傲卻使我們成為一個絕頂愚昧的人。

末了,彼前五章十節提到『那全般恩典的神』。這『全般〔的〕恩典』就是『神真實的恩典』,信徒要進入這恩典,並在其中站住。並且神真實的恩典也是信徒當在其上長大的恩典,他們也當在我們的主和救主耶穌基督的知識上長大,使榮耀歸與祂,從現今直到永遠之日。這是使徒彼得著作的結語,指明他所寫的一切,乃是屬於神的恩典、在神的恩典裏、憑著神的恩典、並藉著神的恩典。至終,神經綸中之恩典的產品,乃是基督的身體作為神的詩章,成為新耶路撒冷,作神在新天新地中義的完成。

為著神的經綸,在神的行政下過基督徒生活和召會生活(四)成為基督的複製品,並經歷基督作我們魂的牧人

彼得前書二章二十一節說,『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祂的腳蹤行。』『榜樣』一辭,原文指一種教寫字所用的範本—給學生臨摹習字的字帖,範本。主耶穌在神行政下的生活乃是榜樣,作我們臨摹的範本,叫我們藉著成為祂的複製品,跟隨祂的腳蹤行。要成為基督的複製品,我們需要藉著與神聖生命之豐富有關的過程,經歷基督活在我們裏面、成形在我們裏面、並安家在我們心裏;當這過程完成時,我們就成為基督的複製品。

新約啟示,基督與我們裏面的人有深切的關係。神的經綸是『我』在基督的死裏被釘十字架,並且基督在祂的復活裏,作為賜生命的靈活在我們裏面(林前十五45下,加二20)。基督在我們悔改信主時,生在我們裏面;然後在我們基督徒生活中,活在我們裏面;最後,在我們成熟時,成形在我們裏面(四19)。讓基督成形在我們裏面,就是讓包羅萬有的靈佔有我們裏面之人的每一部分,使基督在我們裏面完全長大,叫我們在生機一面漸漸被基督所構成。這與林後三章十八節的『形像』相呼應;基督要成形在我們裏面,使我們得以按著祂的形像彰顯祂。那活在我們裏面,並成形在我們裏面的基督,正安家在我們心裏(弗三16~17上),我們就成為基督的複製品,作神團體的彰顯。

當我們成為基督的複製品,我們就可以經歷並享受基督作我們魂的牧人(彼前二25)。是靈的基督作我們魂的牧人,監督我們內裏的光景,照顧我們內裏所是的情形;祂生機的牧養主要的乃是照顧我們的魂。基督是藉著顧到我們魂的益處,並藉著監督我們內裏所是的光景,牧養我們;這種牧養是內裏、內在、生機的安慰。因著我們的魂很複雜,所以我們需要那在我們的靈裏是賜生命之靈的基督,在我們的魂裏牧養我們,照顧我們的心思、情感和意志,並顧到我們的難處、需要和創傷。基督作為我們那是靈的牧人,乃是從我們的靈裏照顧我們。祂的牧養開始於我們的靈,擴展到我們魂的每一部分,以柔細、生機、周全的方式照顧我們。基督作我們魂的牧人,使我們的魂甦醒,就是使我們復興(詩二三3),這也包括更新與變化(羅十二2,林後三18)。

主作我們魂的牧人,也使我們的魂得安息。在馬太福音十一章二十八節,主說,『凡勞苦擔重擔的,可以到我這裏來,我必使你們得安息。』祂呼召那些為了遵守律法而努力的人,或為了工作成功而奮鬥的人,到祂這裏來得安息。這安息不僅是指從律法與宗教,或工作與責任的勞苦並重擔中得著釋放,也是指完全的平安和完滿的滿足。二十九節說,『我心裏柔和謙卑,因此你們要負我的軛,且要跟我學,你們魂裏就必得安息。』負主的軛就是接受父的旨意(十二50)。主過這樣的生活,受祂父旨意的約束並在意祂父的旨意(約四34,五30,六38);祂完全以父的旨意為滿足,並且心裏有安息。我們因著負主的軛並跟祂學而得著的安息,是內裏的安息,使我們的魂得安息。

當主牧養我們的魂並使我們的魂甦醒時,我們不僅經歷基督,也享受祂。經歷基督主要是在我們的靈裏,而享受基督乃是在我們的魂裏;我們的魂若有難處,就可能經歷基督卻沒有享受基督。我們對基督的品嘗,主要的是在於我們的魂;這就是為甚麼我們要享受基督,就需要主牧養我們魂的每一部分,特別是我們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