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真理

一的真正立場—召會的立場

林前十四章三節說:『但那申言的,是對人講說建造、勉勵和安慰。』在林前十四章裏,申言是為神和基督說話,說出神和基督,並將神和基督供應分賜給人。雖然在整本聖經中,申言也是豫言、豫告和豫測,但在林前十四章,申言並不包含豫言。而且,按林前十四章的方式申言,乃是在召會聚會中實行的,使有追求的人得以超越,而建造召會。

保羅強調,所有信徒都能申言(林前十四31,24),都有義務申言(林前十四23~24),都應追求、尋求、並切慕申言(林前十四1,12,39)。保羅使用一些動詞,如『追求』、『切慕』、『尋求』、『超越』、『學習』等,以鼓勵眾聖徒都申言。

按林前十四章的方式申言,需要有四面的組成:第一,我們必須有對神、基督、和屬靈事物的認識與經歷;第二,我們必須有發表,將我們對神、基督、和屬靈事物的認識與經歷說出來;第三,我們需要有在神聖光照下對我們所處情形和環境的眼光;第四,我們需要內住之靈即時的感動,激勵我們的靈說話。

以利沙伯和馬利亞是申言的榜樣。路加一章三十九至四十五節顯示,施浸者約翰的母親以利沙伯,是活在神的面光中並在與主的交通裏,她與主有持續不斷的交通。這幾節經文也給我們看見,她對主在地上的行動有屬靈的認識和關切,以利沙伯一聽到馬利亞的問安,所懷的胎就在腹裏跳動,她就在靈裏被激動。她既在靈裏被激動,就立刻接受聖靈即時的感動,並藉著運用她的靈,得以發表出來。而馬利亞申言的榜樣,比以利沙伯的更深更高。首先馬利亞的靈以神她的救主為樂,然後她的魂尊主為大。馬利亞申言的發表是根據她對聖經的認識,都是由引自舊約的話所組成。馬利亞的申言也是根據她對神的認識和經歷,並根據她對神在人身上所施之對付和神向她列祖所施憐憫的認識。

我們需要看見申言的基本構成:第一,乃是個人對聖經的認識;第二,是個人的生命經歷,但在說出正確的申言這事上,我們卻不該黏於個人的經歷、見證、感覺、想法、意見、感情、以及對任何人事物的反應。而論到個人對聖經的認識,首先,我們必須按字面熟悉神的話;其次,我們必須認識神話語的深意和屬靈的意義;末了,我們也需要在神話語中得著屬靈的亮光,並看見屬靈的異象。

申言是為神和基督說話,並說出神和基督。這樣的說話是與神和基督的說話之靈合作。那靈總是豫備好,期盼同著我們並藉著我們說話。然而,我們並不總是與那靈合作說話。我們在與那靈合作說話上的攔阻,乃是我們天然的人與我們的個性和習慣。勝過我們的攔阻之路,乃是反我們天然的人和我們的個性、習慣。我們已被釘在十字架上(羅六6,加二20),我們該留在十字架上。

舊約和新約都結束於得勝者,在豫表的時代,得勝者是申言者。而在啟示錄,主在給召會的七封書信裏,重複七次的呼召得勝者,這些得勝者就是申言者之豫表的應驗。當使徒保羅說到召會該怎麼聚會的時候,他強調而且高舉申言(林前十四1,3~6,24,31,39)。申言會使我們成為得勝者。把基督說到人裏面就是申言,申言乃是得勝者的功用。

 

獨一的一的異象與真正的同心合意

神是一,在宇宙中只有一位神;神的本性也是一,雖然愛、光、聖、義是神的屬性;然而,神最高的屬性是一。有一纔有愛,有一纔有光。這一包含所有神的屬性和美德。在產生召會,就是基督的身體這事上,神是按照祂一的本性而行。召會的開始是按著神的本性,在獨一的一裏。我們看見五旬節那天,聖靈只產生一個召會。召會是身體,也是一個新人,以後所擴展的眾召會,都是由這一的源頭擴展出去。

閱讀全文:獨一的一的異象與真正的同心合意

突破限制實行生、養、教(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四冊)

1380-book

突破限制實行生、養、教(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四冊)

本段收錄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九日,帶領召會實行神命定之路,其中八次長老及同工聚會的信息與談話記錄。

信息內容

第二章為『教導和牧養的急需』,第六章是『生、養、教的實行』,第七章則為『突破限制實行生、養、教』。

真理要點

一、長老的職責重在教導和牧養:按著新約使徒們的教訓來看,長老的職責重在教導和牧養。實在說,教導和牧養的事,不在全時間作話語出口的人身上,乃是長老的職責。過去,我們是太注重話語職事這一面,而忽略長老們教導和牧養的一面。因著這個忽略,我們就把長老這面的教導,也推到同工們盡話語職事的那一面。所以有一個很大的缺,加上我們在牧養上的不足,以致無法托住人。很顯然的,我們在托住人的事上缺了,在長老們的教導和牧養上也缺了。為著召會的擴增,教導和牧養是極為關鍵的。

二、藉著小排實行生和養:如果我們要生得多,養得好,教得成功,非實行小排不可。如果我們愛主,要為主救人,需要小排。要托住人,需要小排。要栽培人,需要小排。沒有小排,就無法具體實行生和養。小排乃是召會基層的單位,如同家庭是國家、社會的基本單位一樣。如果家庭不健全,社會必定一塌糊塗,國家也會積弱不振。有些基督教團體只有大禮拜,不靠小排,如同社會沒有家一樣,所以整個光景是荒涼、軟弱的。現在能彀得人很多、很快的團體,主要都是注重小排或小組聚會。小排乃是繁增的『律』,我們必須看重。

三、小排實行的具體原則:第一,沒有人作頭,也不要有帶領人。第二,實行『送會到家』,要靈活機動。我們不要像從前那樣只是邀請人來聚會,乃要把聚會送到初信者和久不聚會的聖徒家裏。盼望到一個時候,遍地都是小排聚會。這並非不要人來聚會,而是人來也可以,我們去也可以。這樣,小排就是靈活的,而不是呆板的。第三,要打破規條,隨機應變。

生命經歷

一、除去鬆懈,盡力往前:一個人今天要在主的恢復裏作工,必須積極進取。中國人的性格必須經過『壓』纔會奮起,好像大豆一樣,不壓就不能出油。中國學生到美國,一經過壓都出了『油』,都奮起,沒有一個是懶惰的。如果我們在臺灣的工作是這樣苦幹的作法,每年人數不能翻一倍,至少也能翻半倍。我們已過的情形的確不彀交代,大大誤了主的事,實在不能寬容自己。工作、事情總得要好好去作,不然怎麼會有果效?

二、不作雇工,乃作餧養的母親,在生養教上勞苦:就如主耶穌所說,祂是好牧人,為羊捨命。在主的工作裏,我們都必須問自己:『我在這裏是作牧人呢,還是作雇工?』一切的問題都在於我們是作雇工的工作,還是像母親照顧孩子。如果同工們都有這樣勞苦的靈,長老們都有這樣勞苦的存心,相信不必二十年,只要十五年,我們的人數一定超過五十萬。

三、操練性格,應用家當:今天主恢復的需要就是生、養、教。要作出這些,需要家當。然而,我們今天家當都有了,為甚麼還作不出來?我們生不出來,養不出來,教不出來,都是因著性格太差。所以歸納起來,今天主在祂恢復裏的需要,就是我們的應用。為此我們需要有認真的性格。如果我們的性格鬆鬆散散,得過且過,以為甚麼都差不多,主就沒有路往前。盼望從今日起,我們天天認真,一點不放鬆,全體動員,各方面都往前去。

 問題研討

一、 為著召會繁增實行生養的基層為何?

二、試述小排實行的具體原則為何?

三、我們作工該有怎樣的態度與操練?

小排聚會的關鍵(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四冊)

1379-book

小排聚會的關鍵(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四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五年十月十七日至十一月二十八日,在臺北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二章說到『三合一的生活』,第三章論到『照著靈而行』,第四章交通到『操練說主的話』。

真理要點

一、舊約的祭司,每天要作三面的事:燒香、點燈、歌唱。祭司作的頭一件事,就是到神面前燒香,燒香就是禱告。祭司作的第二件事是點燈,點燈就是讀經,讓神的光照出來。點燈久了,燈芯燃燒變黑,光照得不亮,這時需要剪去燈芯,還得加點油,油就是聖靈。我們需要天天燒香禱告,也需要天天讀主的話,用主的話來整理我們的燈。祭司作的第三件事是歌唱,歌唱就是唱詩。我們都要像舊約的祭司,有『三合一』的生活:燒香、點燈、歌唱。我們需要天天禱告、讀經、唱詩。

二、摩西在民數記十一章二十九節說,『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是申言者。』不只摩西在舊約裏這樣說,保羅在新約說得更清楚了:『你們都能一個一個的申言。』(林前十四31)。保羅對哥林多人說,『你們要追求愛,更要切慕屬靈的恩賜,尤其要切慕申言』(1)。你們要說話!不說話就喫了大虧!小排聚會就是給你機會說話。參加聚會,在會中說和不說有很大的分別,在聚會中說話是蒙福的路。

三、小排聚會的關鍵:第一、在於我們對主有新鮮的愛。第二、人人要來學說神的話。第三、我們必須是個讀經的人。基督徒的說話就在於讀經,每天劃出十分鐘來讀經。第四、我們要帶著禱告的靈去小排聚會。第五、我們都要學著唱詩歌。小排聚會所以不活的因素,一個在不說,一個在不唱。第六、每一次小排聚會都該有一、兩個人作個結論,把那次讀的那段聖經或生命讀經來一個結論。若是我們這樣來聚小排,人數一定會增加。

實行要點

一、我們對聚會都該有一個正確的觀念,我們來聚會不是來敬拜,我們來聚會乃是來享受。若是我們來聚會,不是享受神,而是守宗教儀式,那麼來聚會就是來受罪。聖經裏清楚的說,每年三次去朝見神的時候,不可空手去,要帶著豐富的食物,叫神能喫飽,神也叫我們喫飽。以色列人的敬拜神,就是在那裏喫,這是舊約裏一幅豫表的圖畫。我們要改觀念,我們真正的敬拜神,就是來享受祂,就像我們回到家裏,媽媽急急忙忙去煮東西給我們喫,她巴不得天天給我們喫好的,這就是神的觀念。

二、我們應當照著靈而行,就是照著二靈聯成一靈這調和的靈來生活行動。若是弟兄姊妹整天的生活,都是照著那靈而行,每一位弟兄姊妹一定會喜歡來小排聚會。弟兄姊妹,我們需要禱告,我們的裏面需要一個復興。這不是人在外面的鼓動,乃是由於弟兄姊妹對主的愛。當我們愛主,與主有交通,照著靈而行,在靈裏被充滿,我們用詩章、頌辭、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的讚美主,這時復興就要到。復興一來到,天天晚上小排聚會都可以,大家都變作有時間了,這就是小排聚會的關鍵。

三、有些弟兄姊妹聚會可能已經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了,不要說沒在會中說過話,就是連『阿們』都不肯說。這位從來不開口的弟兄姊妹,忽然間說個『阿們』,這一聲阿們使他得了供應,使他得了造就,他覺得特別有味道。若是他在聚會中還能站起來說幾句話,那一次的說話,叫他得著的安慰、喜樂、滋潤、加強,比他聽幾篇道都好。相信許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這證明在聚會中說話,是條蒙福的路。

 問題研討

一、 舊約祭司『三合一』的生活為何?

二、 小排聚會的關鍵為何?

三、如何使弟兄姊妹喜歡來小排聚會?

聚會來說神的話(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四冊)

1378-book

聚會來說神的話(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四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五年十月七日至十一日講於臺北的訓練。

信息內容

第一章是『聚會來說神的話』,第二章為『信徒聚會的特性與特徵』。第三章則是『讓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我們裏面』。

真理要點

一、李弟兄說他讀聖經整整六十年之後,纔注意到一節聖經,就是民數記十一章二十九節,摩西說,『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是申言者。』。國語和合本沒有直接譯成『都是申言者』,乃是保留一點,把『都是申言者』繙譯成『都受感說話』。從希伯來文看出來,原來的意思就是『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是申言者』。這個『申言者』也不是我們所領會專說豫言的先知。以賽亞書共有六十六章,但其中豫言的部分,全部加起來也不會超過六章,還有六十章雖不是豫言,但那也是替神說話。作申言者首要的條件不是說豫言,乃是為神說話,把神說出來。這就是申言者以賽亞所作的。申言者耶利米所作的,也是替神說話,把神說出來。

二、信徒聚會的特性,乃是從基督以外一切的事物被召聚到基督的名裏。我們把馬太福音十八章二十節希臘文的原意恰當的、一無差錯的繙譯出來:『無論在那裏,有兩三個人被聚集到我的名裏,那裏就有我在他們中間。』一般的繙譯在這裏是說『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表面看來是我們主動,事實上,是主主動,是祂把我們召集到祂的名裏。信徒聚會的特徵是彼此。說話。彼此對說、彼此勸勉。

三、基督的話是一個活的人位。『當用各樣的智慧,讓基督的話豐豐富富的住在你們裏面。』(西三16)。這個『讓』字很有講究,底下那個『住』字也很有意義。這個『住』字,是一個很高尚的動詞,證明保羅把主的話看作一個活的人位。『讓』的含意是說,這個活的話在我們心外等,祂在叩我們的心門,好像客人在你家門外叩門一樣,你聽見叩門聲,就讓他進來。讓基督的話豐豐富的住在我們裏面,就是說這話像活的一樣,在我們心門外等候,等我們迎接祂,讓祂進來。我們讓祂進來,基督的話就要在我們裏面安家。

實行要點

一、要使小排聚會聚得好,祕訣就在於全體聖徒說神的話。若是在小排聚會中,每個人都開口說神的話,這個小排一定蒸蒸日上,人數大增。要是台北召會數千位正常聚會的弟兄姊妹,個個都說,天天說,處處說,一直說,看見人,說給人聽,沒有人,說給貓聽,說給狗聽,說給花聽,說給草聽。你一直說,說給天使聽,說個不休,主的話在台北必定擴長。此外,我們供應神的話一定要分級,一級一級要有分級的教材,這樣我們纔能托住成千的青年人,纔能把他們養成。今後我們的事奉就是在神的話上花工夫。

二、請你們看見,聚會是需要本錢的。第一,詩歌要熟。第二,真理要熟。第三,要有屬靈的經歷。有了這三樣,來到聚會中怎麼運用都可以。有詩歌、有真理、有見證的聚會,一定是活的、新鮮的、豐富的。

三、在我們的頭腦裏已經有主的話了,要怎樣把主的話變作靈呢?要操練我們的靈!當我們操練運用靈時,聖靈就要充滿我們的靈。操練靈最好的路就是禱告、唱詩。我們試試看,一直禱告、一直唱詩,我們越禱告、越唱詩,就越運用我們的靈,結果我們的靈裏就滿了聖靈。這時我們來聚會,自然就用詩章、頌辭,又說又唱起來了。我們有了裝備,在同事中間纔容易說話,我們到會中也纔容易說話。

 問題研討

一、要使小排聚會聚得好,祕訣在於甚麼?

二、信徒聚會的特性與特徵是甚麼?

三、 請問如何把主的話變作靈呢?

人人要說神的話(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四冊)

1377-book

人人要說神的話(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四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五年十月七日至十一日講於臺北的訓練。

信息內容

第一章是『人人都能說神的話』,第二章為『被聖靈充溢與說神的話』、第五章則是『神的話擴長、繁增且得勝』。

信息要點

一、摩西說『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是申言者』在舊約民數記裏頭有一個觀念—人人要說神的話。或者說,人人可說神的話,也可說,人人能說神的話。總而言之,一個得救的人,一個事奉主的人,有資格,有權利,也有本能,並且也有責任和負擔來說神的話。神的話是靈奶,也是靈氣,這是神話語的本質。

二、保羅在林前十四章三十一節說,『你們都能一個一個的申言。』國語和合本說『都可以』。希臘原文兩個意思都有,『都可以』就是『都能』。不過分析來說,『可以』是權利,『能』是能幹。希臘原意包含權利,也包含能幹。國語和合本繙作『可以』,我們的恢復本繙作『能』。

三、神的話擴長、繁增這一類的話,在使徒行傳裏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在彼得的職事裏。行傳六章七節:『神的話擴長起來。』第二階段,是在彼得的職事快要結束的時候。彼得雖然坐監,神卻使他從監牢裏得了釋放。結果:『神的話卻日見擴長,越發繁增。』(徒十二24)。最後一段,是在保羅的職事裏,保羅在以弗所,在真理的爭戰上大大得勝。十九章二十節說,『主的話便強有力的擴長,而且得勝。』到了啟示錄十九章,主耶穌從天而降,祂出現時,乃是一位爭戰的將軍,騎白馬(11),祂的名稱為『神的話』(13)。我們今天所說一切神的話,就是主耶穌,說到末了,就把主耶穌說出來了。主來了,祂是戰士,是將軍,祂衣服上、大腿上,有名字寫著『萬王之王,萬主之主』(16)。祂為著祂的國度爭戰。

實行要點

一、舊約的摩西說,『惟願耶和華的百姓都是申言者。』(民十一29)。新約的保羅說,『你們都能一個一個的申言。』(林前十四31)。保羅也說,『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都要豫備好。』(提後四2)。保羅又說,『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我若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九16~17)。保羅是說傳福音,不是說神的話。其實,傳福音就是說神的話。保羅也不是說,他若不傳福音就『會』有禍了、『將』有禍了,而是說『就有』禍了。

二、我們要操練兩件事:要操練在主的話上往前。你們好多人都讀大學,你們的言辭、表情都帶著大學的風度,這不是三、兩天就有的。最少要四年,八個學期的大學環境。在合式的教材、教學、教師下受薰陶。四年之後,你纔有大學的風格。還不光有風格,你裏面還有積蓄。若是每個人都忠心努力,在今天的改制裏,個個在主的話上下功夫,並且認真禱告。我相信三、四年後,我們中間的弟兄姊妹都有屬靈大學的風度。那時,你們不只願意說,不只能說,而且有東西說。有實在的東西,不只是說,『信耶穌基督真好,有平安、有喜樂。』因為人都有一些哲學思想,所以不喜歡聽這些東西。你們要把聖經中的真理當作福音傳給他們聽。

三、你們要到處說神的話,時時說神的話。行傳裏,多少從耶路撒冷受逼迫分散出去的人,他們到處傳神福音的話。保羅告訴提摩太說,無論得時不得時都要傳,都要說。提後四章二節,這話是接著三章末了的話:『聖經都是神的呼出』(16),和提摩太『從小明白聖經』(15)。保羅纔囑咐提摩太,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傳講,傳講他從小所明白的聖經,傳講他從聖經上所得著的,並且要處處說,時時說,對任何人都說。

 問題研討

一、請找出新舊約的經節指出人人都能為神說話?

二、行傳和啟示錄中,神的話經過了那三個階段?

三、在保羅的經歷中,人人要說神的話,是現今召會生活那一項的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