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真理

聖經的中心與人生的中心 (第一至三章 )

931-Book聖經的中心與人生的中心

(第一至三章 )

本書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四至一九八九年,在美國各地華語聚會釋放的信息集成,講時講地見各篇篇末。

信息內容

第一章指出『人的三部分及其需要』。第二章說到『三一神分賜給三部分的人』。第三章強調『神給得救之人的四樣供備』。

真理要點

一、神造人有三項特點。第一,人有神的形像。在創世記一章二十六節,神說:『我們要按著我們的形像,照著我們的樣式造人。』形像是指裏面的所是,樣式指外面的形狀。這說出神把人擺在何等高的地位。第二,人有三部分。創世記二章七節上半說,『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塑造人。』神用地上的塵土塑造了人的身體。接著,神『將生命之氣吹在祂鼻孔裏』(7中)。這生命之氣進到人裏面,成了人的靈(伯三二8)。人的靈乃是從神口中吹出來的生命之氣,進入人的軀殼裏所產生的。人的靈和身體結合在一起就『成了活的魂』(7下)。魂有意志、感覺、情感、思想等作用。不僅如此,神給人造靈,靈是人和神接觸的機關,使人和神發生關係。第三,人需要接受神作生命。神把人造好之後,將人擺在生命樹跟前,指明人需要接受神進到人裏面,作人的生命。

 

二、根據羅馬書八章,我們看見三一神要分賜生命給三部分的人。九節上半說,『但神的靈若住在你們裏面,你們就不在肉體裏,乃在靈裏了。』這節有神的靈。神的靈住在我們裏面,我們的靈就有生命。十節說,『但基督若在你們裏面,身體固然因罪是死的,靈卻因義是生命。』這使我們看見,我們的身體因罪是死的,可是我們的靈卻因義是生命。六節說,『因為心思置於肉體,就是死;心思置於靈,乃是生命平安。』心思若擺在肉體,就是死;心思在靈裏,就是生命平安。這指明心思置於靈也是生命。十一節說,『然而那叫耶穌從死人中復活者的靈,若住在你們裏面,那叫基督從死人中復活的,也必藉著祂住在你們裏面的靈,賜生命給你們必死的身體。』這節指明身體至終也得了生命。

 

生命經歷

一、神造人有靈、魂、體三部分。神造人有靈,就是要人接受神。若沒有神進來,人最深處的靈是空的。只有當我們接受這位神,進到我們的靈中,我們的人生纔有中心、內容、目標、根基。當人願意敞開靈從裏面求告主耶穌:『主耶穌阿,感謝你,你是神,你創造宇宙也造了我。你為我在十字架上死了,擔當我的罪,是要我接受你到我裏面,作我的生命、內容和人生的意義。』藉此,我們的人生就要經歷何等奇妙的大改變。

二、當人受浸之後,可藉著神所賜的四樣供備,天天享受神的豐富。第一,主的寶血。受浸後,人因著軟弱,犯罪了,良心就受到控告和定罪。這時若取用主的寶血,就會經歷神的赦免,恢復並保守我們一直與神有交通。第二,聖靈。主乃是把祂自己賜給我們作生命的靈。這靈就是聖靈,也就是神自己。當我們取用寶血,聖靈就在我們裏面運行,我們裏面就有平安。第三,聖經。聖經的話,所包含的內容,就是神自己。神乃是把祂一切的豐富都擺在祂的話裏,我們必須禱讀祂的話,享受祂自己。第四,召會。召會乃是我們的避難所、修養院、餐館,甚至是我們最完滿的家。我們在家中不能解決的問題,來到召會中就解決了;我們為某事覺得痛苦時,一到召會就得安慰了。

 

問題研討

一、請說明神造人的三個特點。

二、請根據羅馬書八章來說明三一神如何分賜生命給三部分的人。

三、請說出神給得救之人的四樣供備。

同心合意實行神命定之路(第七至八篇 )

930-Book

同心合意實行神命定之路

(第七至八篇 )

本書收錄了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五年十一至十二月,帶領召會實行神命定之路,其中八次長老及同工聚會的信息與談話記錄,各篇均講於台北。

 

信息內容

第七篇是『突破限制實行生、養、教』,第八篇則說到『同心合意作主恢復的獨一工作』。

 

信息要點

一、生、養、教,是今天主恢復的需要。我們的家當豐富,有聖徒、有會所、有真理、屬靈生命豐富。這些都是主恢復裏厚實的基礎,現在只差應用和實行。我們缺乏應用和實行,有相當成分是中國人鬆散的性格。許多人的難處是在於性格鬆散,不認真,並且沒有目標。作事要成功,必須有目標;作主的工更是如此。召會要擴增,總要有目標。若是諸位都有這種決志,把我們中間的人、會所、真理、生命都用上去,除去因個人的個性、習慣所限制、捆綁,我絕對信,人數定規能繁增。

 

二、長老們應該給青年人機會,讓他們得成全,好讓後輩能接續背負召會中的責任。各人都該把這事帶到主面前。無論是同工也罷,長老也罷,個個都當奮發進取。同工們要盡量到各地開展,特別是到鄉鎮,去設立召會。年輕人要下鄉,年長的也要下鄉。同工們無論到任何地方,都不要久留,過兩年就再往別處去開闢。作長老的雖不能到各處走動,但是在當地服事也要作出成績。我們在召會中帶領,經過一段時間,到底小排作得怎樣,真理課程實行得如何,人數有沒有增加,這些工作的果效就是我們的『考績』。我們該到主面前有徹底的禱告,受主的帶領。

 

三、我們要有分於主恢復的工作,必須注意幾件事。首先,應當清楚看見主恢復的工作有別於基督教的工作。第二,看見在主的恢復裏,只有一個工作,也只能作一個工作。

 

實行要點

一、『主恢復裏的工作只有一個,那麼同工們分散在各大洲,怎麼同作一個工作?』我願意交通幾點原則。首先,主的恢復沒有組織。其次,基督的身體是生機的,主的工作也是生機的,完全在於人人各盡生機的功用。第三,大家的目標、存心都必須是作一個工作。第四,在工作的聚會和交通裏,每位同工,包括姊妹在內,都有自由把裏面的感覺說出來。實行上須注意沒有自己的野心、貪圖;沒有血氣;第三,目標一致。

二、關於當前具體的實行,首先一定要推動福音,其次要作小排。第三,要加強聚會的內容。第四,所有同工、長老們都要學習教導真理課程;同工姊妹也得作助教;全時間者都得有分,一面受教導學真理,一面學習如何教導別人。第五,每個人都得餧養新人。『一對一』照顧人是最佳的路。每人可以照顧十幾位到三十位,同時他們要帶領所照顧的人,也學習去照顧別人。

三、關於青年同工的學習:第一,要有屬靈的操練。定期報告自己日常生活作息,以及屬靈的操練與實行,諸如每天讀多少聖經,禱告多久;每週接觸多少人,帶多少人得救受浸等。凡新進的同工一定都要這樣作報告。至於較為資深的同工,可以按拿細耳人的原則,凡願意的也可以實行。第二,是關乎性格的養成。你們一定要注意穿著、儀表、態度、表情和言談,這些都得操練合宜。第三,要學習天天被聖靈充滿。若沒有聖靈的充滿,我們無法與主同工。被聖靈充滿的祕訣在於認罪、禱告。

問題研討

一、主恢復裏的工作只有一個,同工們又分散在各大洲,怎麼能同作一個工作?

二、我們當前該有怎樣具體的實行?

三、青年同工該有怎樣的學習?

同心合意實行神命定之路 (第四至六篇 )

929-Book

同心合意實行神命定之路
(第四至六篇 )

本書收錄了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五年十一至十二月,帶領召會實行神命定之路,其中八次長老及同工聚會的信息與談話記錄,各篇均講於台北。

信息內容

第四篇是『積極進取,勞苦實行新路』,第五篇講到從三方面看召會如何往前,第六篇是『生、養、教的實行』。

信息要點

一、為著召會的繁增,我們該具體實行的四件大事包括:『一對一』照顧人、帶進事奉的人、藉著愛筵交通帶領聖徒實行新路,以及勞苦配上禱告。這說出召會增長不是靠少數有大恩賜的人,乃是眾人都一同勞苦。哥林多前書十五章五十八節:『務要堅固,不可搖動,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為知道你們的勞苦,在主裏面不是徒然的。』召會需要的不是草菇式的繁增,而是穩定的一年翻一倍或半倍。這需要長老們與眾聖徒都各盡其職、殷勤勞苦,在新路的實行上堅定持續的拼上去。

 

二、在召會該如何往前的事上,我們需要看三件事。一、臺灣眾召會已過的歷史,二、主在召會初期的行動、即行傳裏的歷史,三、臺灣周圍各地主的行動。從臺灣眾召會已過的歷史中,我們看見根據多年來的統計,召會的繁殖和擴增缺乏進展。在使徒行傳的歷史中,我們看見初期的召會有三件主要的事:主的話擴長、各地召會建立與設立長老。在臺灣之外周圍繁增的光景,我們看見在召會數目與聖徒人數的增加上,主的工作受到了相當的限制。在我們看見實際的光景之後,需要起來為著主的恢復走正當的路。

 

三、關於生、養、教的實行,生乃是傳福音,養就是把人托住,教則是以屬靈的真理和生命把人栽培起來。這三件事都是勞苦的事,需要我們殷勤的服事。我們能否實行生、養、教,一切的問題都在於我們是雇工,還是我們像母親照顧孩子一樣。主說祂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十11)。雇工看見狼來了會跑走,但是牧人卻肯捨命救羊。我們需要有這樣的靈,才能除去鬆懈、盡力往前。

 

生命經歷

一、為著召會的繁增與建造,個別接觸人很重要。聖徒們實行『一對一』照顧人,需要實際接受負擔,堅定持續每週照顧一個人。為著要帶進事奉的人,也需要個別接觸聖徒,好將聖徒們帶進召會確定的服事中。為著鼓勵眾聖徒人人盡功用,長老們需要常常邀請眾聖徒吃飯;如果幾個月內將全會所的聖徒請過一遍,對召會將大有益處。最後,我們需要以勞苦配上禱告,堅定持續在新路的實行上勞苦,並且每週至少有一次團體禱告。

 

二、啟示錄中的四活物,是前後滿了眼睛,象徵在神面前事奉的人該有屬靈的看見。這需要裏面的眼睛被開啟。眼睛看不見的原因就是自滿自足、不冷不熱。也許你沒有遠離主,沒有落到世界裏,更沒有犯罪,但只要你對主的愛不新鮮、不火熱,你就失去上好的愛。一個事奉主的人最寶貴的就是裏頭屬靈的感覺敏銳。我們需要恢復起初的愛,清楚的看見主恢復當前的需要,使召會脫離現有的光景而積極向前。

 

三、傳福音和餧養新人不能倚靠大聚會,那是輕鬆的路、少數人盡功用的路。我們需要以小排實行生和養,這是一條殷勤勞苦的路,卻能使新人被托住、受培植。小排實行的主要負擔,乃是『送會到家』。我們不是請人來聚會,乃是將聚會送到人那裏去。這樣實行既有生又有養,容易帶人得救並托住人。然後,再將人帶到主日的真理聚會裏教導真理,使所有被照顧的對象都能得到適當的餧養和教育。

 

問題研討

一、為著召會的繁增我們該具體實行那四件大事?

二、我們需要有那三方面實際的看見?

三、殷勤實行生、養、教的路是什麼?

同心合意實行神命定之路 (第一至三篇 )

928-Book

同心合意實行神命定之路
(第一至三篇 )

本書收錄了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五年十一至十二月,帶領召會實行神命定之路,其中八次長老及同工聚會的信息與談話記錄,各篇均講於台北。

信息內容

第一篇:『在身體的原則裏擔負召會責任』。第二篇:『教導和牧養的急需』。第三篇:『揚棄舊作法,響應主行動』。

信息要點

一、召會是基督的身體(弗一23),身體的強壯,不是依靠少數肢體,若少數肢體只顧自己的事奉,就會使基督的身體陷於癱瘓。主帶領我們的做法,乃是全體盡功用。長老以及事奉的體系一直在少數幾個人身上,並不是身體的原則。我們需要脫開已過只有幾位長老的情形。召會若只在幾個人手中,怎麼作也無法繁殖、擴增;召會的治理必須在身體配搭的原則裏,纔能得著擴增。

二、在提摩太前書三章二節,保羅說到作監督的,必須具備幾項資格,最後一項就是善於教導。五章十七節說,『那善於帶領的長老,尤其是那在話語和教導上勞苦的,當被看為配受加倍的敬奉。』三章二節和五章十七節都說到長老。三章說到長老的資格,其中一項是善於教導;五章是說到長老的實行。在實行上,他們的確在神的話語上並在教導上勞苦,因此他們沒有時間帶職業,需要全時間服事。彼得在他所寫的書信裏,也囑咐作長老的『務要牧養』(彼前五2)。這是彼得所看重的一面,就是長老們是重在牧養。在使徒行傳二十章,保羅對以弗所的長老說,『聖靈立你們作全群的監督』(28)。在這些章節中,我們看見,在使徒時代,長老們最重要的職責就是教導與牧養。

 

三、啟示錄給我們看見,主大大責備老底嘉召會的不冷不熱(啟三16),也責備以弗所召會離棄了起初的愛(二4)。我們跟隨主不應當是不冷不熱,雖然沒有反對,卻也不積極響應;不積極反應,也是一種反對。所以我們應當努力拚上一切。

 

實行要點

一、長老們在各會所不能自己一個人斷定怎麼作,會所就怎麼作。若是這樣,即使作得最好也不對。會所裏的幾位長老必須來在一起一同禱告,把自己禱告到靈裏,在主的靈裏一同看事情,安排事情給其他弟兄姊妹去執行。這樣的長老聚會就會讓全身體活動起來。

 

二、長老的地位就像母親,在母親的地位上教導兒女。長老們話語的供應不是指申言者的供應,也不是指教師的供應,乃像母親對兒女的教導一樣,給自己家裏的兒女供應、補課,長老需要教導和牧養聖徒。

 

三、在實行上,我們一定要建立小排;小排不建立起來,我們沒有出路。我們已經發現,人數繁增的基督徒團體,都是使用排或小組,同時注重教導。當得救人數眾多,不實行小排,就無法照顧周全;不教導新人,他們就會夭亡。所以『生、養、教』很重要,生下來就要養,要教;這都需要小排的實行。不要拉人來小排聚會,乃要到人那裏,把聚會送給人;就好比將飯送到人家裏,並且與他同喫。若是我們這樣照顧他三個月,一定能托住他。之後,你再教導他作你所作同樣的事。我們注重小排的建立,並不是輕看大聚會。這就如同飛機的兩個翅膀,缺一不可。大聚會還是很重要,但是為著得人,使召會有繁殖和擴增,一定要實行小排。小排乃是召會建造的基層和基礎。

 

問題研討

一、為何召會的治理必須在身體配搭的原則裏?

二、長老最重要的職責是什麼?

三、召會的繁殖與擴增為何需要建立小排?

從以弗所書看召會在基督裏的福分與地位 (第三十一至三十二篇 )

927-Book

 從以弗所書看召會在基督裏的福分與地位

(第三十一至三十二篇 )

 本書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五三年九月至十月,在台北的訓練中帶領查讀以弗所書前半部的記錄編輯而成。

 

 信息內容

 第三十一篇是『關於使徒向神的讚美(一)』,第三十二篇是『使徒向神的讚美(二)』。

 真理要點

 一、以弗所書三章二十一節後半說,『願…榮耀歸與祂。』榮耀是指神彰顯出來;神一彰顯出來,就是榮耀。使徒說,願榮耀歸與祂,乃是指 榮耀歸與上文所說的父或神。為此,他求父照著祂榮耀的豐富,藉著祂的靈,用大能使聖徒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使基督安家在他們心裏,叫 他們在愛裏生根立基,使他們滿有力量,能和眾聖徒一同領略何為那闊、長、高、深,並認識基督那超越知識的愛,最終使聖徒被充滿,成為神一切的豐滿,結果叫這榮耀歸回給祂。

 

 二、以弗所書三章二十一節前半:『願在召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裏,榮耀歸與神。』榮耀歸與神,是在召會中,因為召會與神調和,神安家在召會裏,召會被神充滿,成為神一切的豐滿。但為甚麼還說『並在基督耶穌裏』?因為『在召會中』的範圍較為狹窄,只限於信仰之家的人。但『在基督耶穌裏』的範圍較為廣闊,因為基督是在諸天裏以及在地上各家族的元首。『在基督耶穌裏』就是指其他的各家族。要領會這話,就要將它聯於以弗所書一章二十二節的話:神使基督作萬有的頭,把基督這萬有的頭賜給召會;所以使徒在那裏說到召會,也說到萬有。同時,這也要聯於以弗所書三章十五節的話,神不僅是以色列這一家的父,也是各家族的父。因此,神在基督裏得著榮耀,是在神所創造各家族的範圍裏,不僅在地上,也在諸天裏。這符合三章二十一節,『直到世世代代,永永遠遠,』就是直到永世。

 

三、以弗所書三章二十節說:『照著運行在我們裏面的大能。』在以弗所書共題了四次『能力』或『大能』。第一次是在一章十九節:『祂的能力向著我們這信的人,照祂力量之權能的運行,是何等超越的浩大。』第二次是在三章七節:『照著神恩典的恩賜,這恩賜是照著祂大能的運行所賜給我的。』說到保羅的職事;他作了福音的執事。第三次是在三章十六節使徒的第二個禱告裏:『願祂照著祂榮耀的豐富,藉著祂的靈,用大能使你們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第四次就是在三章二十節:『然而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裏面的大能,極其充盈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這四次在原文都是同樣的字,乃是指神在生命裏復活的大能。

生命經歷

一、神的能力有兩面,一面是稱無為有之創造的能力;另一面是叫死人復活之生命的能力。以弗所書裏所講的,不是創造的能力,乃是復活的能力,就是生命的能力。神為我們安排環境,為我們豫備職業和住處,這些是祂創造的能力。但神使我們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使基督藉著信安家在我們心裏,使我們被充滿,成為神一切的豐滿,這乃是復活的能力作的。創造的能力關乎事物,復活的能力關乎生命。

二、所有在主面前有真實奉獻而跟隨主的人,不僅有祈求,也有想望;如果我們光有祈求,沒有想望,我們給主的機會和地位就還不彀多。我們該天天都在想望屬靈的事,想到主來,想到召會,想到屬靈的光景,想到事奉主的前途等等。我們的想望,神必能成就,並且是極其充盈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問題研討

一、為何榮耀歸與神是在召會中並在基督耶穌裏?

二、在以弗所書中,那四處的經節題到了『能力』或『大能』?

三、試述創造的能力和復活的能力的不同?

從以弗所書看召會在基督裏的福分與地位 (第二十六至二十八篇 )

926-Book

從以弗所書看召會在基督裏的福分與地位

(第二十六至二十八篇 )

本書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五三年九月至十月,在台北的訓練中帶領查讀以弗所書前半部的記錄編輯而成。

信息內容

第二十六至第二十八篇信息闡述『使徒為召會求經歷的禱告』(弗三14~19)。第一個禱告說出我們該有的認識(弗一17~23),第二個禱告說出我們當有的經歷(弗三14~19)。

真理要點

一、『因這緣故,我向父屈膝。』(弗三14)保羅向『父』屈膝,聖經裏『父』的稱呼有兩個意思。廣義的意思,是指父是源頭,一切都是出於祂 ; 狹義的意思,是指對於我們蒙神救贖並得神生命的人,神是生我們的父。『在諸天裏以及在地上的各家族,都是從祂得名。』(弗三15)意思是,在諸天裏以及在地上的各家族,無論是神生的,或是神造的,都是出於神; 祂乃是父。『願祂照著祂榮耀的豐富,...使你們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弗三16)神的榮耀是豐富的,需要藉著這麼多家族纔能得著彰顯。聖徒該如何加強到裏面的人裏?第一,照著祂榮耀的豐富,第二,藉著祂的靈,第三,用大能(指復活的大能)。

二、『使基督藉著信,安家在你們心裏。』(弗三17上)我們一得救,基督就在我們裏面,但不一定安家在我們裏面; 安家總是與活動和掌權有關。基督安家在我們心裏,管理並供應我們全人。

三、『叫你們在愛裏生根立基』(弗三17下)這包含兩件事,生根是生長的問題,立基是建造的問題。生根立基都是在愛裏。這愛是主的愛,也是我們的愛。在愛裏生根立基的人就不動搖。我們一藉著信,讓基督安家在我們心裏,就立刻在愛裏生根立基。『使你們滿有力量,能和眾聖徒一同領略何為那闊、長、高、深。』(弗三18)闊、長、高、深是無限量,沒有止境的,這就是基督自己。領略基督的闊、長、高、深,不是個別基督徒作得到的,乃要和眾聖徒一同纔作得到,這是召會的問題。

四、『並認識基督那超越知識的愛。』(弗三19上)基督是人所測不透的,而基督的愛是超越知識的。因此要聖徒認識基督的愛。


五、『使你們被充滿,成為神一切的豐滿。』(弗三19下)召會成為神一切的豐滿。這指明,使神一切所有的都調在我們裏面。保羅在以弗所三章裏的禱告雖短,但裏面包括父、子、靈,也包括神。

 

生命經歷

一、父乃是各家族的父。保羅的禱告不僅是要叫外邦信徒明白,更是要叫他們活出實際,證明神也是外邦信徒的父。神施恩給外邦人,像施恩給以色列人一樣,無需保羅再向以色列人證明甚麼。

二、我們有時活在裏面的人裏,有時活在外面的人裏; 但活在外面的人裏多,活在裏面的人裏少,因此使徒保羅纔禱告,求神使我們得以加強到裏面的人裏。有時弟兄姊妹來問我:『有人來求助,你看我要不要幫助他?』我就答覆說,『你回到你裏面,摸摸裏面的感覺。』這意思就是,你回到你裏面的人裏,你全人要進到裏面的人裏而剛強起來。

三、許多時候,我們雖然有基督在我們靈裏,卻沒有基督在我們心裏管理、支配,也沒有基督安家在我們心裏; 乃是等到神藉著祂的靈,用生命的大能把我加強到裏面的人裏,供應我們全人時,我們纔覺得主掌權的甜美味道。

問題研討

一、我們該如何有經歷的禱告?

二、聖徒要如何被加強到裏面的人裏?

三、聖徒如何在愛裏生根立基,以領略基督的量度並認識基督那超越知識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