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台北市召會臉書專頁

你也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嗎?你也有使用臉書嗎? 快到台北市召會粉絲專頁,關心召會的動態,享受身體的豐富,將基督分享出去!

兒童暑期品格園

讓我們一同關心召會下一代,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
📢 「台北市召會主日話語服事」頻道更新通知

 報告及代禱事項:

 請聖徒為萬人祈求禱告、代求並感謝。廣傳福音,使人人得著救恩。

  

 共同追求進度

 


真理

接納聖徒(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四年第二冊第四段第6-7章)

1299-Book

接納聖徒(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四年第二冊第四段第6-7章)

一九八四年二月間,超過三百五十位弟兄來自六大洲,聚集在加州安那翰,接受李常受弟兄為期二週的國際性長老訓練。

信息內容

第六章『接納聖徒』(一),第七章『接納聖徒』(二)。

真理要點

一、在接納聖徒上,原則上,第一,我們必須接納所有的聖徒。使徒保羅在羅馬書十四、十五章全是講這一點。他告訴我們,我們必須接納各式各樣與我們不同的真信徒。有的信徒即使仍然守安息日、或者吃猶太宗教式的飲食,我們也沒有立場棄絕他們。若是我們棄絕他們,我們就成了宗派。我們必須接納基督所接納的每一個人。

二、第二,不相信個人的感覺是百分之百正確的。照著我們的感覺,一個人沒有真正得重生,但事實上他也許真正得重生了。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過於自信,堅持自己的感覺。當我們對人是否真的得重生,感覺並不確定的時候,只要這人向我們確定的說,他相信主耶穌,承認過他的罪,也向主禱告了,我們就該根據神的愛,作正面的斷案。

三、第三,不照著自己的個性,乃照著神愛的性情。一切有關召會生活的事,我們必須一直是在愛裏來實行。我們在愛裏接納人。即使我們必須把人請出去,也必須在愛裏來執行。我們所作的每一件事,都必須在愛裏行。愛總是正確的。我們必須照著愛裏的公正,實行召會生活。這正是主所作的。

實行要點

一、除非是與不道德、拜偶像或基督身位之異端有關的事,否則我們不該停止聖徒來擘餅。人也許問我們,為什麼不革除一個不道德的人,只停止他來擘餅。我們必須看見,所謂革除的事涉及家庭以及人在社會上的名聲。把人從召會的交通中除去,乃是一件大事,因此我們不該作得太匆促,乃該謹慎行事。並且我們要給人悔改的時間。
因著他們的不道德,我們應當告訴他們停止來擘餅,也應該警告他們要悔改,並且清理這事,使我們能在愛裏遮蓋這事,並拯救牽涉在其中的人和家庭。一面,我們不要讓他們來擘餅。另一面,我們要遮蓋他們,意思就是保護他們。我們給他們機會悔改並清理局面,藉以保謢他們。

二、我們該盡所能的,幫助個人在主面前有清楚的認罪。即使人自願公開的認罪,也最好勸他不要這麼作,這並不造就人,這些是污穢的事,污穢我們的耳朵,也污穢青年人的心思。一旦人聽見這樣的事,他一生都不容易忘掉,這些不是健康的事。在使徒行傳十九章,那些相信的人承認他們的罪,並述說自己素來所行的。然而我們必須曉得,這些是自然而然所發生的事例,並不是要求人該怎麼作的教訓。

三、一旦在召會生活中有罪惡的事,我們不該輕率的讓它過去。我們必須多在生命中勞苦來對付它。今天我們的實行有一個趨勢,不是不顧到事情,就是顧得倉促。但聖經表明,我們必須謹慎的處理這事。保羅寫哥林多前書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勞苦。寫哥林多後書的時候,再度勞苦,來對付那個犯罪的弟兄。我們必須向保羅學習,不是簡略、匆促的處理罪惡的事。我們必須在愛裏勞苦。我們必須在愛裏顧到召會中犯罪的肢體,用智慧對待他,盼望他能得著幫助,悔改回到主面前。我們必須供應生命給他,幫助他接受生命的供應,使他重得與主之間所失去的交通。

 問題研討

一、在接納人上,必須記住的原則有那三件事?

二、我們該以神的何種性情,來實行召會生活?

三、從保羅身上,我們學習到該如何幫助犯罪的肢體?

腓立比書中所啟示的認識、經歷、並享受基督(五)認識同基督受苦的交通,以及模成祂的死

在腓立比書三章十節,我們看見保羅渴望認識同基督受苦的交通。對於基督,受苦和死在先,復活在後;對於我們,祂復活的大能在先,然後纔是有分於祂的受苦,模成祂的死。我們首先接受祂復活的大能,然後藉著這大能,就能有分於祂的受苦,過釘十字架的生活,模成祂的死。

基督的受苦有兩類:一類是為成功救贖,這已經由基督自己完成了;另一類是為產生並建造召會,這需要使徒和信徒將其補滿。我們不能有分於基督救贖的苦難,但我們必須有分於基督產生並建造祂身體的苦難。基督是神的羔羊,為著救贖受苦;基督是一粒麥子,為著繁殖和建造受苦。

主是一粒麥子落在地裏,藉著死喪失魂生命,使祂得以在復活裏,將祂永遠的生命釋放給許多子粒。那一粒麥子還沒有完成為建造身體所需的全部苦難。我們這許多子粒,必須像那一粒麥子那樣的受苦,也必須藉著死喪失魂生命,纔能在復活裏享受永遠的生命。這就是跟從主,使我們得以服事主,在這喪失魂生命而活在祂復活裏的路上與祂同行。召會產生並擴增的路,不是藉著人的榮耀,乃是藉著十字架的死(約十二20~24)。

為著我們的變化而受苦,和為著基督的身體而受苦不同。保羅在腓立比書三章十節的話,不是指著為變化而受苦。我們若比較腓立比三章十節和歌羅西書一章二十四節,就會看見保羅在腓立比三章十節說到的受苦,乃是補滿基督為身體所受患難的缺欠。在歌羅西書一章二十四節,保羅認為他自己所受的苦難,是補滿基督為祂身體受苦的缺欠。基督為祂身體的受苦仍在進行,我們需要有分於這些苦難。當我們為基督的身體受苦時,我們就經歷基督復活的大能。

在腓立比書三章十節保羅說到『模成祂的死』,這辭指明保羅渴望以基督的死作他生活的模子。認識基督為至寶、將萬事看作虧損、贏得基督、給人看出是在祂裏面、認識祂、認識祂復活的大能、以及認識同祂受苦的交通,結果都產生一件事-模成基督的死。模成基督的死,指明祂的死是一個模子。腓立比書三章的中心,乃在於模成基督之死模子的形狀。我們已經被擺在這死的模子裏,現今我們需要模成這模子的形狀。基督復活生命的大能,在我們裏面帶著我們、托著我們、穿著我們,把我們擺在基督死的模子裏。基督之死的模子,是指基督經歷不斷的將祂屬人的生命治死,使祂得以憑神的生命活著(六57上)。

當主耶穌在地上時,祂過釘十字架的生活。藉著過釘十字架的生活,祂就向神活著,並且活神。祂一直治死祂屬人的生命,使祂裏面神聖的生命能流露出來。祂活著的時候,也是一直在死-向著舊造死,好使祂能活新造裏的生命;這是腓立比書三章十節裏『祂的死』的意義。模成基督的死就是以基督的死作為我們生活的模子。基督的死是一個模子,把我們模成這模子的形狀,就像把麵團放在蛋糕模子裏,模成其形狀一樣。神已經把我們擺進基督之死的模子裏,一天過一天神用這模子把我們模成這死(羅六3~4)。

我們的生活應當模成祂這模子的形狀,就是向我們人的生命死,而活神的生命。我們若治死我們天然的生命,就會感覺我們裏面有另一個生命,就是神聖的生命;這生命會得著釋放,這樣,我們在經歷中就會模成基督的死。在基督之死的模子裏,天然的人消殺了,舊人釘死了,己廢掉了。我們若允許環境將我們壓到這模子裏,我們日常的生活就會模成基督之死的形狀。榮耀神惟一的路,就是模成基督的死;我們越模成基督的死,就越榮耀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