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帶領聖徒進入真理(二)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四年第二冊第三段

帶領聖徒進入真理(二)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四年第二冊第三段
一九八四年二月間,超過三百五十位弟兄來自六大洲,聚集在加州安那翰,接受李常受弟兄為期二週的國際性長老訓練。
信息內容
第十一至十三章為『帶領聖徒進入真理』(三)~(五)。
信息要點
一、聖徒們必須被真理浸透,使『各人或有』:聖徒一旦被真理浸透,就會在許多方面產生出結果來。聖經指明每當我們裏面被充滿,就會有所發表(弗五18~19)。聖徒們裏面被充滿,就會述說一些事情。林前十四章二十六節告訴我們,每逢我們聚在一起的時候,各人或有詩歌,或有教訓,或有啟示,或有方言,或有繙出來的話。許多人把這節的意思領會成:聚會進行的時候,信徒在那靈感動之後,纔得著一些東西。然而這述語不是指明我們將有,乃是指明我們在來聚會以前,就已經有了。這就像舉行愛筵一樣,我們在聚集以前,已經把食物豫備好了,然後帶著食物來。愛筵的時間到了,各人都有一些東西。
二、我們所供應的,必須屬於新約職事的性質。一種職事是不是新約職事的一部分,藉著應用三個支配的原則,就能得到證明。新約職事的性質有三:第一,經過過程的三一神分賜到祂所揀選之人裏面的原則。第二,基督與召會的原則。第三,基督、那靈、生命和召會的原則。倘若一個教訓能通過這三重的試驗,這個教訓就是新約職事的一部分。任何一種職事,只要是新約職事的一部分,就會受到主恢復裏聖徒們的歡迎。
三、聖徒們若沒有正確的被真理構成,就無法過正確的生活。如果他們只憑靈感而活,不憑真理的構成而活,我們不信那樣的生活會成為主的見證。我們必須盡力使一切召會的聚會成為教育中心,來建立眾聖徒,使他們有正確的認識。我們不僅該幫助他們在生命裏長大,也該幫助他們受教育,在對真理正確的認識上被建立。要完成這種教育的工作,我們必須採用生命讀經信息與恢復本聖經並註解。
實行要點
一、所有的長老和有心追求的人,應當在還未來到聚會以前就把自己豫備好。他們該研讀、禱讀聖經這些相關經文,並且查考信息來得著要點。在每篇信息中,都有要點。他們該找出這些來,特別是與生命供應或真理揭示有關的點。
二、主的恢復因這職事供給的『食物』而長大,如今聖徒們不可能改變他們的口味。如果有些人想要改變聖徒們的口味,就是愚昧的,會浪費時間,也會造成破壞。如果有人覺得他的教訓比主恢復裏的教訓好,他就該把他的『食物』服事給那些對它有胃口的人。那些靠某些食物得養育的人,也許偶而喫一些不同的東西。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會長期喫合乎他們口味的東西,而拒絕不合口味的東西。
三、殷勤尋求主的人,每天若是研讀兩小時,兩年半就能讀完全部新約。不過,召會就是花七年半來讀完全部新約,還是非常好。不要忘了龜兔賽跑,烏龜贏得了比賽。我們就是跑得慢,只要繼續往前,至終必會贏得比賽。一切『快跑的人』都會失敗,但持續作工的人會贏得比賽。我們需要規律、持續、慢慢的喫。
問題研討
一、請問聖徒們如何能被真理浸透,使『各人或有』?
二、請簡述新約職事的三個性質為何?
三、為使聖徒在真理正確的認識上被建立,我們的聚會,該成為怎樣的聚會?
腓立比書中所啟示的認識、經歷、並享受基督(三)藉著思念同一件事,在基督的心腸裏與祂是一,並讓神為著祂的美意在我們裏面運行,使我們立志並行事,而同魂,以享受基督
嚴格的說,腓立比書不僅論到經歷基督,也論到享受基督;經歷基督主要是在我們的靈裏,而享受基督乃是在我們的魂(心思、情感和意志)裏。腓立比書既是說到對基督的經歷和享受,所以該書也是充滿喜樂、歡喜的書。在腓立比的聖徒,藉著使徒保羅的職事,在推廣福音上有交通,這乃是經歷並享受基督的生活。保羅囑咐我們行事為人要『配得過基督的福音』,就是要『在一個靈裏站立得住,同魂與福音的信仰一齊努力』(腓一27)。為著福音的工作同魂,比在一個靈裏經歷基督更難。我們若在情感、思想和決定上不是一,就不是同魂,就不在福音的交通裏,行事為人就配不過福音。當召會的眾肢體都在一個靈裏同魂時,這個一就能說服、征服並吸引人,我們就會經歷並享受基督。許多時候我們沒有享受基督,原因是在魂裏有難處;我們沒有同魂,沒有在魂裏聯結。
就心思一面說,我們要同魂,就需要思念同一件事:在腓立比書中,『同一件事』是指對基督主觀的認識、經歷和享受;『同一件事』乃是追求基督以贏得祂,取得祂,並據有祂(一20~21,二2,5,三7~14,四13)。我們要活在基督身體的實際裏,就必須藉著愛基督到極點而享受祂。我們的思念應當集中在對基督寶貴的認識,以及對基督的經歷和享受上;任何別的事物,都會使我們的思念不同,造成不合。在主恢復裏的同一件事,惟一的事,乃是神永遠的經綸,以基督為中心和普及。腓立比人在思念上不合,這令使徒受攪擾;因此,他要求他們思念相同的事,甚至思念同一件事,使他的喜樂可以滿足。我們要享受基督,就需要同魂,魂裏聯結,有與其他聖徒的魂是一的『共同的魂』。
就情感一面說,我們要同魂,就需要在基督的『心腸』裏與祂是一;祂的心腸表徵祂裏面的情感,柔細的憐憫和同情(腓一8)。基督心腸裏的經歷,包括祂的愛好、願望、喜悅和感覺;我們若要在經歷上在基督裏,就必須在祂的心腸裏,在祂柔和、細緻的感覺裏。在腓利門書有一幅在基督耶穌的心腸裏所過基督身體生活的圖畫。歐尼西母與保羅一同在羅馬的監獄中時,藉著保羅而得救,保羅稱他為『我在捆鎖中所生的孩子』。保羅打發歐尼西母帶著他的書信回腓利門那裏去時,說,『我現在打發他〔歐尼西母〕回你那裏去,他乃是我心上的人』(12)。『心上的人』,直譯與腓立比一章八節的『心腸』相同,表徵內在的情愛、慈心、憐恤。保羅內在的情愛和憐恤,隨同歐尼西母到腓利門那裏去。保羅以基督的感覺為自己的感覺,而活在基督身體的實際裏。我們越活在基督耶穌的心腸裏,我們的基督身體感會越重,對身體的感覺也會越強。
就意志一面說,我們要同魂,就需要與內裏奮力活動的神合作;神為著祂的美意在我們裏面運行,使我們『立志並行事』(腓二12~13),作成自己的救恩。立志是在裏面,行事是在外面。我們需要操練我們的靈連同降服且復活的意志,而揀選與內住的三一神合作,藉此作成我們自己的救恩;這事可見於挪亞所建造之方舟的豫表。挪亞所建造、所進入的,乃是神的救恩,就是方舟。方舟是基督的豫表,不僅豫表個人的基督,也豫表團體的基督,召會,就是基督的身體和新人。挪亞藉著建造並進入方舟,不僅從神用洪水對邪惡世代的審判蒙拯救,也從那世代分別出來,而被引進新的時代。照樣,我們藉著在經歷中建造實際、現今的基督作為神的救恩,而建造召會並進入召會生活,也要從神用大災難對今天邪惡世代的審判蒙拯救,並要從那世代分別出來,而被引進千年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