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基督為耶和華的僕人,由波斯王古列、以色列和以賽亞所豫表
在以賽亞書四十一至六十六章,基督被啟示為耶和華的僕人,由三個人物所豫表:一個外邦王,就是波斯王古列;神所揀選的團體人以色列;申言者以賽亞。就著豫表的意義而言,三者都是神的僕人。
古列、以色列、和以賽亞都作了相同的事以討神喜悅,就是釋放神的子民,建造神的家、神的殿,並建立耶路撒冷城所表徵之神的國;他們都豫表基督作神的僕人(路四18~21)。所有在基督裏,並因此與基督是一,釋放神的子民,並建造 神的家和神的國的人,都是神的僕人;那些與基督是一的人,成了一個大的、團體的基督,與個人的基督一樣,同是神的見證和神的僕人。
今天,我們需要與基督是一,釋放神的子民脫離撒但的擄掠,回到對神作他們產業的享受;也需要與基督是一,釋放神的子民,脫離巴比倫和巴比倫的原則;更需要與基督是一,建造召會作神的殿和神的國。
基督為耶和華的僕人,是由波斯王古列所豫表。古列是耶和華所興起、所膏、並所愛的。他向巴比倫行神所喜悅的事。他成就神的籌算,也使列國降伏,並管轄君王。他是耶和華的牧人,成就耶和華所渴望的(賽四四28)。古列事奉神,乃 是藉著打敗神的仇敵巴比倫,巴比倫曾擄掠神的百姓並毀壞聖殿;藉著宣告讓以色列從被擄中得釋放;並藉著下詔允許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重建聖殿(拉一2~3)。這三件事乃是豫表,表徵基督擊敗撒但,釋放祂的信徒脫離撒但的擄掠,並建 造召會作神的殿。古列征服巴比倫並釋放以色列被擄的人,又囑咐並扶持以色列建造神的殿和城,如此 行了神所喜悅的事(賽四八14)。
基督為耶和華的僕人,也是由以色列所豫表。以色列豫表基督,為要成就耶和華所說仁慈安慰的話;以色列乃是耶和華所揀選,並用祂公義的右手所扶持的;以色列藉耶和華勝過仇敵,並因祂這位以色列的聖者歡樂,以祂為誇耀;以色列是 耶和華的見證人。耶和華的靈澆灌在以色列身上,使他的後裔得福;耶和華要因以色列得榮耀。以色列是神的僕人,這是就著成就神經綸中的心願,使祂得著團體的彰顯,而得著榮耀這面意義說的。以色列人既然為神所用,團體的彰顯神; 就這面意義說,以色列與作神僕人的基督乃是一。耶和華的僕人是團體的,以色列是這團體僕人的一部分。召會在今世是神的見證,事奉神,使神得彰顯和榮耀。讓神得榮耀,是我們事奉的目的;我們對神最高的事奉,就是彰顯祂的榮耀。
基督為耶和華的僕人,也是由申言者以賽亞所豫表。以賽亞豫表基督作耶和華的僕人,替神說話。以賽亞作神的代言人事奉神,說出神的話,這話乃是祂自己的具體表現。以賽亞的申言幫助以色列得釋放,以及重建殿和城。在以賽亞書四十 九章四節,以賽亞豫表基督,由於人錯誤的判斷基督,認為祂的話虛無虛空;然而,基督確知祂當得的公理必從神而來(彼前二23)。神看基督的話為寶貴(參太二四35),必為著祂的說話賞報祂。以賽亞書五十章四至五節,說到以賽亞作 耶和華的僕人所領受的教誨;因此,在領受從神而來的教誨上,以賽亞豫表基督。在他所過的生活上,以賽亞豫表基督:六至九節顯示耶和華的僕人以賽亞所過的生活,正如主耶穌在地上 所過的生活。
活在新造的實際裏
以賽亞書的頭三十九章,相當於舊約的三十九卷書,主要的是專注於舊造;而末了的二十七章,相當於新約的二十七卷書,乃是以新造為中心。以賽亞四十章啟示福音的宣揚(相當於四福音—賽四十1~5)、藉重生而得救(相當於行傳—賽四十6~8)、以及變化(相當於書信—賽四十28~31);這是啟示神藉著成為肉體,成為人,為要使人藉著重生和變化,(在生命和性情上,但不在神格上)成為神,這就是神永遠經綸的內容。以賽亞四十章和新約聖經都開始於施浸者約翰 的來臨,為著新造的起頭引進所期待的基督。
一的真正立場—召會的立場
林前十四章三節說:『但那申言的,是對人講說建造、勉勵和安慰。』在林前十四章裏,申言是為神和基督說話,說出神和基督,並將神和基督供應分賜給人。雖然在整本聖經中,申言也是豫言、豫告和豫測,但在林前十四章,申言並不包含豫言。而且,按林前十四章的方式申言,乃是在召會聚會中實行的,使有追求的人得以超越,而建造召會。
保羅強調,所有信徒都能申言(林前十四31,24),都有義務申言(林前十四23~24),都應追求、尋求、並切慕申言(林前十四1,12,39)。保羅使用一些動詞,如『追求』、『切慕』、『尋求』、『超越』、『學習』等,以鼓勵眾聖徒都申言。
按林前十四章的方式申言,需要有四面的組成:第一,我們必須有對神、基督、和屬靈事物的認識與經歷;第二,我們必須有發表,將我們對神、基督、和屬靈事物的認識與經歷說出來;第三,我們需要有在神聖光照下對我們所處情形和環境的眼光;第四,我們需要內住之靈即時的感動,激勵我們的靈說話。
以利沙伯和馬利亞是申言的榜樣。路加一章三十九至四十五節顯示,施浸者約翰的母親以利沙伯,是活在神的面光中並在與主的交通裏,她與主有持續不斷的交通。這幾節經文也給我們看見,她對主在地上的行動有屬靈的認識和關切,以利沙伯一聽到馬利亞的問安,所懷的胎就在腹裏跳動,她就在靈裏被激動。她既在靈裏被激動,就立刻接受聖靈即時的感動,並藉著運用她的靈,得以發表出來。而馬利亞申言的榜樣,比以利沙伯的更深更高。首先馬利亞的靈以神她的救主為樂,然後她的魂尊主為大。馬利亞申言的發表是根據她對聖經的認識,都是由引自舊約的話所組成。馬利亞的申言也是根據她對神的認識和經歷,並根據她對神在人身上所施之對付和神向她列祖所施憐憫的認識。
我們需要看見申言的基本構成:第一,乃是個人對聖經的認識;第二,是個人的生命經歷,但在說出正確的申言這事上,我們卻不該黏於個人的經歷、見證、感覺、想法、意見、感情、以及對任何人事物的反應。而論到個人對聖經的認識,首先,我們必須按字面熟悉神的話;其次,我們必須認識神話語的深意和屬靈的意義;末了,我們也需要在神話語中得著屬靈的亮光,並看見屬靈的異象。
申言是為神和基督說話,並說出神和基督。這樣的說話是與神和基督的說話之靈合作。那靈總是豫備好,期盼同著我們並藉著我們說話。然而,我們並不總是與那靈合作說話。我們在與那靈合作說話上的攔阻,乃是我們天然的人與我們的個性和習慣。勝過我們的攔阻之路,乃是反我們天然的人和我們的個性、習慣。我們已被釘在十字架上(羅六6,加二20),我們該留在十字架上。
舊約和新約都結束於得勝者,在豫表的時代,得勝者是申言者。而在啟示錄,主在給召會的七封書信裏,重複七次的呼召得勝者,這些得勝者就是申言者之豫表的應驗。當使徒保羅說到召會該怎麼聚會的時候,他強調而且高舉申言(林前十四1,3~6,24,31,39)。申言會使我們成為得勝者。把基督說到人裏面就是申言,申言乃是得勝者的功用。
獨一的一的異象與真正的同心合意
神是一,在宇宙中只有一位神;神的本性也是一,雖然愛、光、聖、義是神的屬性;然而,神最高的屬性是一。有一纔有愛,有一纔有光。這一包含所有神的屬性和美德。在產生召會,就是基督的身體這事上,神是按照祂一的本性而行。召會的開始是按著神的本性,在獨一的一裏。我們看見五旬節那天,聖靈只產生一個召會。召會是身體,也是一個新人,以後所擴展的眾召會,都是由這一的源頭擴展出去。
基督活在我裏面(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五冊)
基督活在我裏面(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五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六日至一九九○年四月十六日講於臺灣臺北以及美國加州安那翰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三章說到『基督活在我們裏面』,第四章說到『基督是一切美德和內涵的實際』,第五章說到『我們所傳的福音』。
真理要點
一、按照聖經的記載,關於基督的身位有三百多項,我們要簡要的題出十二項。第一,基督是宇宙中獨一的真神,除祂以外,再無別神(林前八4,羅九5)。第二,祂是宇宙天地萬有的創造者(來一10)。第三,祂是宇宙的托住者,祂維持、載著並推動萬有(3)。第四,祂是宇宙的主宰(徒二36,十36)。第五,祂是神而人者,是神穿上人的肉體,取了人的人性,作了一個實在的人(約一1,14,提前三16)。第六,祂是神而人者,在地上活了三十三年半(腓二7~8上)。第七,祂是救贖主,在十字架上擔當我們的罪,為我們受死流血,成功救贖(彼前二24上)。第八,祂是賜生命的靈(林前十五45下)。第九,祂是我們的拯救主,在我們一切的遭遇和環境中,向我們施行拯救(路二11,腓一19)。第十,祂是我們的好牧人,牧養我們,看顧我們(約十11)。十一,祂是神所設立的大祭司,在神面前為我們禱告,擔負我們一切的難處(來二17~18,四15)。十二,祂是神所設立的君王,是萬王之王(啟一5,十九16)。
二、主活在我們裏面的主要工作,是要將我們完全變化。祂乃是用祂的生命、性情來變化我們。神的生命、性情主要在於神的愛、神的光、神的聖別、以及神的公義。愛是神的本性(約壹四8,16),光是神的發表(一5),聖是神的性情(彼前一15~16),義是神的手續(詩八九14)。這樣一位是愛、是光、是聖、是義的神,就是主耶穌自己。祂進到我們裏面,作我們的生命,就把這些屬性與美德,作到我們裏面。
三、主耶穌是神,離開天上的寶座,成為肉體來到地上,之後,祂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然後復活。祂受死擔當我們的罪,不僅解決了我們的罪,並且藉著使我們與祂同釘,解決了我們這個犯罪的人。祂進一步藉著死與復活,化身成為靈,進到我們裏面,將我們重生,使我們與祂同活,與祂成為一。祂受死是為救贖我們,復活是為稱義我們,如今祂活在我們裏面,乃是一位活的救主,這就是我們所傳的福音。
生命經歷
一、主已經在我們裏面,我們越禱告,就讓祂在我們裏面越加多,越有地位,越得著擴展。我們越讓祂照著祂的愛、光、聖、義調整我們,就越蒙恩典,越被祂充滿,使我們能活出一種與已往的生活大不相同。已往我們是單獨活著,現在是基督藉著我們活出來,使我們活出像神的生活,就是活出愛、光、聖、義的生活。
二、人沒有信主時,好比汽車裏沒有油,沒有電。信主之後,不需要別人從旁拖拉,只要呼喊:『哦,主耶穌!』就能經歷耶穌基督之靈全備的供應。這些在得救之人身上的大轉變,常使親友、鄰舍驚訝。奇妙的是,我們若呼喊別的名字,如喊『孔子』,都沒有反應。但一呼喊:『哦,主耶穌!』靈裏深處就有感覺。這就是主耶穌那活的靈,在我們裏面。
三、每天早晨我們親近主時,都得『洗手』認罪。認罪就如洗手,我們的手每天都在沾染污穢,所以每天都得洗。我們若說信主以後就不犯罪,那是撒謊(約壹一8)。信主以後不應該犯罪,但可能還會犯罪。然而犯罪以後,正如約壹一章所應許我們的,只要我們向神認罪,神就要赦免,主耶穌的血也要洗淨我們一切的罪(7~9)。每一天,我們都需要多次讓主耶穌的血洗淨我們的罪,如此,纔能維持我們與神之間的交通。
問題研討
一、請簡述基督的十二項身位?
二、我們所傳之福音的內容為何?
三、我們如何維持與神交通,並活出像神的生活?
宇宙的奧祕與人生的意義(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五冊)
宇宙的奧祕與人生的意義(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五年第五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六日至一九九○年四月十六日講於臺灣臺北以及美國加州安那翰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一章為『宇宙的奧祕』,第二章是『人生的意義』。
真理要點
一、聖經說明宇宙的一切奧祕。聖經頭一卷書創世記,第一章就清楚的說,天是祂造的,地是祂造的,人也是祂造的。人的被造和其他生物的被造不同,神是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並且為人造了一個特別的器官,使人能接觸神,那就是人的靈。撒迦利亞十二章一節說,『鋪張諸天,建立地基,造人裏面之靈的耶和華。』這意思是,天是為著地能生長萬物,地是為著人能生存,而人的生存是為著作神的器皿,彰顯神。故此,神在造人的時候,給人造了兩樣東西,一是人外面有神的形像,一是人裏面有靈。我們都有神的形像,但那不過是外面的殼子,我們的靈需要接受神作內容。
二、然而,因著人類的墮落,人的靈失去了功用,神就親自來成為人,為我們這些人死在十字架上,作了我們的救主。當祂從死裏復活以後,祂成了永活的靈,不只赦免了我們的罪,更要進到我們裏面,作我們的生命。這是何等甜美的救恩,何等奇妙的事實。這位創造宇宙的主,這位萬有的神,竟然肯進到我們這些受造、且墮落過的人裏面,來作我們的生命。這實在是一件宇宙的大事。我們所信的這位基督,就是神自己,祂是神來到人類中間,是神向我們顯現,也就是神臨及人。這位臨及我們的神,乃是我們的救主。我們一旦接受了祂,祂就與我們有屬靈生命的聯結;祂進到我們裏面,我們也進到祂裏面。當我們裏面被基督充滿後,我們的人生才有指望。
三、使徒保羅在歌羅西三章四節說,『基督是我們的生命。』又在加拉太二章二十節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不僅如此,他還在腓立比一章二十至二十一節說,『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體上,現今也照常顯大,因為在我,活著就是基督。』人如何能活著就是基督?在自然界裏,神安排了一件事來象徵,那就是『接枝』。農夫把一棵甜樹枝接在酸樹上,好讓甜樹的生命進入酸樹裏面,酸樹的生命也進到甜樹裏面。最後這兩個生命聯結在一起,成為一個生命,再結出來的果子,就是甜樹藉著酸樹的一個彰顯。就著酸樹來說,甜樹是它的生命,現在活著的,乃是甜樹在它裏面活著。若是酸樹能說話,它就要宣告說,『無論是風霜,是雨雪,總叫甜樹在我身上得著彰顯。』這個就是基督徒的生活。
生命經歷
一、我們的人生若是沒有神,沒有基督,我們的人生就沒有目標。一個沒有目標的人生,是我們感覺虛空最大的原因。一個人的靈裏,若沒有神自己在裏面,不論他的事業多發達,多有成就,多有地位,他的感覺仍是一個很大的空虛,沒有滿足。
二、在希臘文裏,有三個不同的辭說到生命,一是『白阿司(bios)』,指我們有形的身體生命;一是『樸宿克(psuche)』,指我們魂的生命;一是『奏厄(zoe)』,指神的生命,屬靈的生命。主耶穌說,『我是生命,』這生命不是白阿司,也不是樸宿克,乃是奏厄。換句話說,主耶穌要作我們的生命,乃是作我們奏厄的生命,這個神聖的生命是我們所需要的。
三、聖經告訴我們,主耶穌祂是神成為肉體,經過人生,至終,祂為我們的罪死了,埋葬了。三天後,祂從死裏復活,就成了賜生命的靈,如同空氣一樣臨及人,給人接受。只要你打開心,呼喊祂的名:『哦,主耶穌,我相信你,我願意接受你。』這樣,你就能得著這位永活的救主作你的生命。
問題研討
一、人為什麼會感覺人生虛空?
二、主耶穌要作我們那一種的生命?
三、我們如何得著主耶穌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