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民數記概論下冊(第二十二至二十三篇)
民數記概論下冊(第二十二至二十三篇)
本書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六○年二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七日,在臺北帶領事奉訓練所釋放讀經類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二十二篇是『民數記的豫表(十)亞倫發芽的杖』,第二十三篇是『民數記的豫表(十一)利未人和祭司的職任與享受』。
真理要點
一、民數記十七章是本卷書的分界線。一至十章神的百姓編組成軍,開始配搭,十章後半就記載以色列人往前行。編組成軍之後,外面看起來似乎是非常威武的軍隊,但天性裏面有隱藏著肉體的敗壞。因此十一至十六章接著說到神藉著環境試煉並試驗他們。到了十七章就完全是復活的故事,以色列人有了新的起頭。十六章指明以色列人滿了因背叛、爭權帶進的死亡,而十七章裏亞倫這根發芽的杖指明:一切與神子民有關的事都必須在復活裏。因為亞倫發芽的杖豫表復活的基督。
二、十八章一至七節,神重新說明利未人和祭司的職任。利未人的事奉是看守全會幕,辦理帳幕一切的事。然而,他們不是直接事奉神,乃是服事祭司職任和祭司。作祭司的亞倫和他兒子們,要為一切屬壇和幔內的事,一同守祭司的職任。在此利未人豫表在成聖地位上的人;而亞倫和他子孫作為祭司家,有發芽的杖,豫表在復活裏的人。能摸神帳幕的人,必須是聖別歸神的利未人;而能摸帳幕裏聖器的人,必須是在豫表上經過死而復活的祭司。
三、八至三十二節,說到祭司和利未人的享受。祭司的享受,來自百姓的奉獻,就是祭司的食物。在二十節,神命定祭司在以色列人中不可有產業,因為神就是他們的產業,他們的分。然而,神作祭司的分和產業必須藉著神百姓的奉獻。這表徵必須藉著我們把所經歷、所享受、所得著的基督奉獻給神,祂纔能成為事奉神之人的產業和分。而利未人的享受,乃是藉著以色列人中出產的十分之一,就是獻給耶和華為舉祭的,要歸給利未人。這豫表當神的子民把神所當得的舉起來,在升天的地位上獻給神,所有事奉神的人就在事奉上得著供應和加強。在二十八節,神對利未人說,你們要從百姓所獻的十分之一,其中也要取一分,作為舉祭獻給耶和華,並歸給祭司。這表徵每次的奉獻都能加強我們在神面前作祭司的奉獻。
生命經歷
一、神子民能被神使用的權柄和證明就是復活。在神兒女中間並在召會中,我們一直都要持守這復活的原則。在召會歷史裏,有人有所謂的民主思想,他們認為,所有信徒都是神的兒女,所以都是平等的。一面來說這是對的,但另一面我們要看見:有的信徒的杖『發芽』,有的不發芽;這意思是,有的信徒是枯死的,有的是在復活裏的。杖是否發芽全在於神,人無能為力。
二、召會的事奉一面如同在舊約裏利未人的看守帳幕,豫表事務上的服事,如施浸、作招待等;這要求我們聖別歸神。另一面,召會的事奉如同在舊約裏的祭司辦理祭壇和幔內的聖器,包括陳設餅的桌子、香壇、燈臺和約櫃等,豫表將基督供應給人;這要求我們必須是在復活裏的人。
三、就民數記十八章之豫表的意義說,我們不該把神的百姓、利未人和祭司當作三班人;反之,我們該領悟我們一面是神的百姓,一面是服事神的利未人,另一面又是事奉神的祭司。神的百姓若把神所當得的舉起來,在升天的地位上獻給神,利未人就在事奉上得著供應並加強。並且我們作為利未人,若再把神給我們的一部分獻給神,我們作為祭司的事奉又得著餧養和加強。至終,我們在神面前作祭司的事奉,就更得著加強。這給我們看見,我們事奉的能力和供應,全在於我們在神面前的奉獻。
問題研討
一、為什麼民數記十七章是本卷書的分界線?
二、在神兒女中間並在召會中,我們該持守什麼原則?
三、為何我們事奉的能力和供應,全在於我們在神面前的奉獻?
民數記概論下冊(第二十至二十一篇)
民數記概論下冊(第二十至二十一篇)
本書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六○年二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七日,在臺北帶領事奉訓練所釋放讀經類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二十篇是『民數記的豫表(八)獻祭的條例、干犯安息日的條例、百姓穿著的條例』,第二十一篇是『民數記的豫表(九)背叛』。
真理要點
一、民數記十五章所題到祭物中,火祭是燒在祭壇上,作為怡爽的香氣獻給神,作為燔祭與平安祭。燔祭豫表那些進到基督這美地裏的人,豐滿享受基督到一個地步,願意把所享受的基督帶來,獻在神面前,讓神享受並得著滿足。平安祭豫表一個豐滿享受基督的人,把基督帶來獻在神面前,與神並與其他事奉神的人一同享受基督。而舉祭接續在燔祭的記載之後,不是用牛、羊等祭牲,乃是用地裏初熟的麥子作成餅獻上給神。這含示凡是進入神榮耀美地之基督的人,不僅要將所享受那豐富有餘的基督作為火祭獻給神,讓神滿足並與神的百姓一同享受;他還要在基督這美地上耕種、勞苦,至終出產那表徵基督自己的初熟麥子。然而,基督這麥子的實際還需要被磨成細麵,作成表徵召會的餅,才能當作舉祭。換句話說,按著神榮耀的目的,我們工作的結果首先是產生基督,至終基督要產生召會。
二、關於百姓穿著的條例,要在衣服邊上的繸子上釘一根藍細帶子,表徵我們生活行為的每一表現和結果,都該在屬天的約束和管治之下。而十五章在獻祭和干犯安息日的條例之後,緊接著提起百姓穿著的條例,表徵我們若享受基督,並憑基督而活,我們的生活就不會是隨便的,而是有屬天的行為,過屬天的生活。如同羅馬書在十二章以前說到人如何在基督裏享受基督,接著在十二至十六章描繪這樣享受基督的人所過屬天的生活。
三、十六章可拉黨的背叛包括三班人:可拉、大坍和亞比蘭、與會眾中的二百五十個首領。他們背叛的動機是想作祭司,因為祭司在以色列會眾中是領頭的。而可拉一黨背叛的結果,乃是神使地開了口,把可拉、大坍、亞比蘭和他們的家眷,並一切屬可拉的人和財物,都吞下去。又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燒滅了那獻香的二百五十個人。這是神對亞倫和摩西的表白。全會眾雖然親眼目睹神的審判和表白,卻仍然不服,而向摩西、亞倫發怨言。這帶進神的忿怒,而有瘟疫擊殺他們。神子民中一有背叛,屬靈的瘟疫就發作,以致屬靈的死亡遍佈,這該使我們受警戒。
生命經歷
一、有時我們在某件事上達到神榮耀的目的,有了得勝的經歷,於是向神獻上感謝和讚美,這就是將基督作燔祭獻給神。隨後我們也許在召會聚會中,或見證或禱告,將我們所享受的基督擺在神的子民中間,與他們一同分享這位基督,這就相當於獻上平安祭。
二、可拉一黨的人不甘心神所安排的職任,隱含驕傲,這是召會中背叛的主要原因與根源。在召會中一同事奉的人要留心,我們只要稍微有一點驕傲,就會注意到前面領頭者的錯。他們有沒有錯,是他們在神面前的問題;而我們裏面有甚麼存心,是我們在神面前的問題。只有謙卑的靈與清潔的存心,才能保守我們不落入背叛中。只要稍微有一點驕傲,『可拉黨』就已經在我們裏面。
三、摩西是認識神的人,面對可拉一黨的背叛和攻擊,乃是吩咐可拉一黨的人帶著香爐到神面前,讓神來說話,暴露並審判。我們一切的問題都要帶到神面前,並要問:我們能否在神面前燒香,就是能否在神面前心平氣和的禱告?我們的禱告能否有馨香的香氣?我們禱告時乃是進到至聖所裏,也就是在復活和升天裏,所有問題都在此得到解決。這不僅是在召會的信徒間,甚至夫妻之間也是如此。只要人到神面前去禱告,所有的爭吵、指責、定罪都要止息。
問題研討
一、試述民數記十五章的火祭與舉祭之內容與關係?
二、召會中背叛的原因和根源為何?我們該如何蒙保守脫離背叛?
三、從摩西對付背叛的反應我們學到甚麼?
民數記概論下冊(第十八至十九篇)
民數記概論下冊(第十八至十九篇)
本書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六○年二月十六日至三月十七日,在臺北帶領事奉訓練所釋放讀經類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十八篇是『民數記的豫表(七)毀謗摩西、顯明信與不信的人』,第十九篇是關於民數記一至十章『補充的話』。
真理要點
一、民數記十二章記載米利暗和亞倫毀謗摩西(1)。從肉身一面說,米利暗是姊姊,亞倫是哥哥,摩西是弟弟,都是同父同母所生的;從屬靈一面說,他們是一同配搭的同工。因此,米利暗和亞倫毀謗摩西,豫表同工們中間出了問題。摩西為人謙和(3),並沒有為自己辯駁,神卻出來為摩西說話。祂用行動來為摩西表白,至少有三件事,帶來三個結果:(一)雲彩離開會幕(10上);(二)米利暗患了痲瘋(10中),與神的百姓斷了交通;(三)以色列人不能行動(15)。
二、民數記十三至十四章,說到以色列人到了加低斯巴尼亞,在此的試驗,顯明信與不信的人。這事例豫表我們蒙神帶領,即將進入基督這美地的實際時,我們的信心受到試驗。信的人就進入基督這美地,不信的人就退去。以色列人看見迦南人身量高大,看自己如蚱蜢一樣,以致失去了信心(十三32~33);他們看環境,也看自己,惟獨不看神。這指明他們不彀敬畏神、愛神,只顧到自己的安危與得失,沒有顧到神的心願、計畫和目的,以及神在地上所要得著並達到的。
三、在民數記第六章說到有關拿細耳人的條例。在神子民的編組裏,有三類人:以色列人、利未人、亞倫家。他們都失敗了,神的定旨就不能達到。然而,在拿細耳人的條例中,以色列人無論男女老少,也無論是那一支派,只要自願奉獻給神,就可以成為拿細耳人。在舊約裏,亞倫家的祭司職分到了以利的時期,就因他的失敗而斷絕了。那時以色列家、利未家和亞倫家都失敗了。直到撒母耳奉獻給神,成為拿細耳人,纔成功了神的旨意。因此,成功神旨意的,乃是拿細耳人。
生命經歷
一、摩西因著娶古實女子為妻,米利暗和亞倫毀謗他,這就將他們倆人裏面不服的情形試驗出來;許多時候同工們的背景、弱點和光景,可能成為我們的試驗,把我們對同工們的存心顯明出來。然而,摩西並沒有為自己辯駁,神卻出來為摩西表白。在這事上同工們必須看見,當我們和其他同工之間有了難處,受他們的指責、定罪時,最好的路就是不為自己辯駁。在這豫表中,指明同工們中間一旦出了問題,神的同在就離開,人裏面的隱情被暴露,召會的交通中斷,並且召會不能行動。我們都要因此受警戒,不可定罪人,還要在神面前為他們代求。
二、在召會生活中,許多人聽見有關基督豐滿的道,聽見生命成熟、成聖、得勝的信息之後,就說,『這實在是好,但誰能作得到?』這就是一種不信的反應。我們若是敬畏神、愛神,就不論我們是否作得到,只因那是神的心願和命定,我們就信神會帶我們達到祂的目標。事實上,這不在於我們的努力,乃在於神的憐憫。沒有任何人能驕傲的說,他能達到神所命定的目標,因為若非神的憐憫,沒有人能憑自己作得到。
三、在祭司職分衰微的以利時代,神藉撒母耳奉獻給神作拿細耳人,成功祂的旨意。歷代能摸著神心意,叫神感覺馨香的,就是拿細耳人特別的奉獻。新約裏的施浸者約翰、主耶穌、彼得、和保羅都是拿細耳人。不僅如此,兩千年來的召會歷史中,所有的殉道者也都是拿細耳人。盼望聖徒們能因著看見拿細耳人在神眼中的寶貴,而願意在這個時代成為奉獻給神的拿細耳人。
問題研討
一、米利暗和亞倫毀謗摩西,帶來至少那三樣結果?
二、在加低斯巴尼亞的試驗中,不信之人的特徵為何?
三、如何成為成功神旨意的拿細耳人?
基督在真帳幕裏更美的職事(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年第二冊第二段第九至十章)
基督在真帳幕裏更美的職事(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年第二冊第二段第九至十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年四月四日至十三日,在德國斯圖嘎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九章是『基督在真帳幕裏更美的職事』,第十章為『基督天上的宇宙行政』。
信息要點
一、我們有一個奇妙的遺命,也有一位美妙的遺命執行者。這遺命實際上就是全本聖經,開始是神的說話,然後神的說話成了祂的應許,以後又成了祂的約。既然一切都因著基督的死完成了,它就是一個遺命或遺囑。祂是神,但祂成了一個人,祂生活在這地上,嘗盡了為人生活中的一切苦難,末了死在十字架上。藉此祂解決了所有的問題,祂滿足了神和神所有的要求。三天之後,從死亡裏出來,進入了復活,並成了賜生命的靈。這位神而人、死而復活、永遠活著、剛強且有能的奇妙者,正在執行遺囑裏的一切,叫我們得著益處和享受。
二、按照創世記十四章十八至二十節的記載,當亞伯拉罕殺敗諸王回來的時候,至高神的祭司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並為他祝福。麥基洗德不是一位獻祭的祭司,而是供應的祭司。亞伯拉罕與諸王交戰之後,必定是疲憊不堪,他疲乏的時候定規需要供應。如今基督在諸天裏所作的,正是麥基洗德為亞伯拉罕所作的,祂以生命的供應來服事我們的需要(來十12)。
三、啟示錄這卷書啟示我們,基督在天上的宇宙性行政。整個宇宙,諸天和地,都在祂的權柄之下,祂是宇宙的行政者。在七章,基督是神的使者,管轄全宇宙,率領其他的天使執行神對地上的審判(2~3)。在八章,基督被描述為另一位天使,將眾聖徒的禱告獻給神(3~5)。在十章,基督離開了天上的寶座,正在回到地上的途中。祂披著雲彩,表明在這個階段裏,祂的來臨是隱密的。祂隱密的回到地上,為要完全得著地(1~2)。十八章一節告訴我們,祂不再受雲遮蔽,祂公開出現,而且非常接近地。祂來將祂的權柄施行在大巴比倫之上。在這國度裏祂要與得勝者一同作王掌權(三21,二十4,6)。祂是這國度裏領頭的行政管理者。在這一千年之後,有新耶路撒冷,以神和羔羊的寶座為中心(二十二1,3)。在那裏救贖的羔羊要作掌權者直到永遠,祂也是行政管理者直到永遠。
生命經歷
一、我們憑著什麼立場來把我們的需要告訴神呢?是憑著基督的遺囑,就是基督所立定並遺贈給我們的遺命。基督在這立場上執行祂天上的祭司職任,並在天上代求。我們需要這位執行者來打斷我們祈求的禱告,題醒我們說,『為什麼你這樣可憐的禱告?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寶座前』!
二、你也許很疲累的下班回來,不曉得到家會遇見什麼事,出乎意料的,當你正在思想的時候,你感覺到你得了供應並且得加強。這個供應的源頭是什麼?這是從基督來的,祂是天上的主,祂也是我們裏面的那靈。祂為你代求,照顧你,並為你執行新遺命。
三、神已經經過了一個過程,成為賜生命的靈,並且進入我們的靈裏。這位包羅萬有的靈,要從我們的靈擴展到我們的魂裏,使魂被三一神所浸透。神在我們裏面的擴展,就是變化和生命的長大。藉著生命的長大,我們得以結合在一起,成了一個身體,也是宇宙性的新人。基督得著了祂的身體,神也得著了一個新人,然後基督就能彀行動,神也能彀實現祂永遠的旨意。
問題研討
一、請說明何謂遺命與遺命的執行者,並且如何應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二、創世記十四章十八至二十節麥基洗德豫表基督的那一方面?在生活中如何經歷祂作供應的源頭。
三、試述啟示錄裏基督如何是宇宙的行政管理者,在我們生活中如何完成祂的定旨?
基督天上的祭司職任(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年第二冊第二段第七至八章)
基督天上的祭司職任(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年第二冊第二段第七至八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年四月四日至十三日,在德國斯圖嘎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七章是『基督天上的祭司職任』,第八章為『基督執行新約』。
真理要點
一、在利未記的時代,祭司要作兩種工作,第一種工作是在外院子祭壇周圍將祭物獻給神。一旦獻祭完畢,祭司就進入聖所,大祭司則進入至聖所;祭司和大祭司代表神的子民在那裏事奉神。祭司的頭一種工作豫表基督地上的祭司職任,第二種豫表祂天上的祭司職任。當基督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把自己獻給神時,祂乃是一個祭司,在地上外院子裏獻祭。祂復活以後進入了第三層天,就是至聖所,在那裏繼續作天上的祭司來事奉。
二、我們的大祭司如今為我們在至聖所裏事奉神。祂是我們在諸天裏最高法庭的代表,祂是我們的律師,將我們的情形向神陳明;祂是我們的辯護者,在神面前為我們代求並辯護。我們無法完全瞭解基督在天上所作的有多少,雖然祂救贖的工作已經完成了,但祂在天上對我們的服事永不止息。我們的大祭司非常彀資格來承擔祂的職任,祂如今無微不至的在照顧我們。祂的代求是父所寶貝的,在寶座上的神寶貝祂兒子的祭司職任,我們也必須同樣寶貝祂的代求,祂日夜都在為我們代求。
三、在整本聖經中,神是以三種方式來說話:祂的話,祂的應許,和祂的約(或遺命)。在神的說話裏有應許,當祂起誓立了應許,應許就成了約,也就是遺命。聖經首先告訴我們基督要來,然後應許我們祂要來,祂要為我們死,叫我們的罪得以赦免,並使我們得蒙救贖,祂要把生命賜給我們。這生命就是那靈,也就是神自己作我們的一切,給我們來享受,最終我們要承受神所是的、神所有的,以及神所作的。如果主耶穌沒有受死,這些應許就還只是應許,但為了應驗這些應許,祂確實死了。因著祂的流血,這些應許就成了一個約,而且已經遺贈給我們了,因此這個約已經成為一個遺命,告訴我們,我們的產業是什麼。
實行要點
一、有時候麻煩臨到我們,我們會憂慮,在我們得救以前,這些憂慮是無止境的。但是如今,在憂慮的思想產生時,我們立刻覺得一種慰人的安適,對我們說,『你為什麼不禱告?你用不著擔心』。基督已經開始為我們代求,這就是這個代求所產生的效果。於是我們向祂回應說,『主,感謝你,你擔當我的憂慮。主,感謝你,我不擔心,因為我一切的罣慮都在你的手中。』只要這樣簡短的幾句話,憂慮就被挪開了!這就是基督作祭司來為我們代求,這代求是無止境的。
二、我們在施恩的寶座前作什麼?我們禱告、敬拜、仰望寶座上的那一位。我們讚美、感謝祂,從這寶座流出生命的水。如果我們在這裏逗留片時,我們就會覺得有些東西從施恩的寶座流到我們裏面,經過我們,並從我們裏面流出來。我們經歷到永遠的生命作了供應的恩典。我們受憐憫,並且『得恩典,作應時的幫助』(來四16)。因著來到施恩的寶座前,我們就配合基督天上的祭司職任。每當我們轉到靈裏,並來到施恩的寶座前,我們就配合祂天上的代求。祂的代求和我們的禱告構成了天和地的交通。
三、我們不但需要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向祂的代求有適當的配合,我們也需要向祂遺囑的執行有適當的配合。要不斷來到神面前,從早晨到晚上,都要來到祂面前,向神說,『神阿!我向你敞開,你是豐富的,我需要你。我需要你遺囑中所為著我的一切』。基督這位有能者就要把我們所需要的執行到我們裏面。這是祂天上職事的一部分,如此將遺囑裏一項又一項的執行到我們裏面作我們的享受。
問題研討
一、請簡述基督天上之祭司職任的服事為何?
二、請說明祂的話、祂的應許、和祂的約(或遺命)之間的關係。
三、試述我們能如何與代求的基督配合。
持定元首並長到祂裏面(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年第二冊第二段第五至六章)
持定元首並長到祂裏面(李常受文集一九八○年第二冊第二段第五至六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年四月四日至十三日,在德國斯圖嘎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五章是『我們在基督的元首權柄之下與祂天上的職事配合』,第六章則是『我們如何持定元首並在凡事上長到祂裏面』。
信息要點
一、主升天之後,就一直在諸天之上盡職事,目標是要完成神永遠的定旨,將召會實現出來。要叫這職事能在地上實行出來,需要我們有兩種的配合與工作:第一是在生命裏外面的行動來傳福音,帶領人歸向神;第二是在生命裏面的長大,來建造身體。使徒行傳說到門徒都是在生命裏與主一同往前,有腓利配合主傳福音給埃提阿伯的太監(八29)。異象從天上臨到亞拿尼亞,使他領掃羅歸向主(九)。另外,還有彼得領外邦人哥尼流一家歸主(十)。這些都是在基督天上職事之下生命裏的行動,配合主天上的職事。另一面,在書信裏的經文啟示身體的建造乃是藉著在生命裏的長大來完成的。
二、歌羅西書二章十九節說:『本於祂,全身藉著節和筋,得了豐富的供應,並結合一起,就以神的增長而長大。』持定元首的意思,就是我們和祂之間有直接的交通而沒有距離。元首無論如何盡職事,眾肢體都配合上來,配合的結果就是在生命裏長大。因著持定元首,就有裏面的長大,而不是外面的行動。在元首與眾肢體之間親密的交通裏,祂所有的豐富就都供應到眾肢體裏面,所有消極的事物也都被從元首來的生命供應所吞滅。以弗所書四章十五至十六節進一步說到,我們要『在一切事上長到祂裏面。』長到元首基督裏面乃是更深刻、更精細的配合。
三、我們都需要看見書信所啟示的這位偉大的基督以持定元首。羅馬書說到神把我們從亞當裏遷到基督裏。哥林多前書說,我們已經『進入了祂兒子我們主耶穌基督的交通』(一9),在這交通裏我們得以享受祂作賜生命的靈(十五45)。哥林多後書說,如今主就是那靈(三17),要使我們被變化,從榮耀到榮耀。加拉太書保羅警告信徒要留在基督裏,不被宗教或律法所打岔。在以弗所書,保羅禱告要使基督藉著信,安家在信徒的心裏(三16~17上)。在腓立比書,保羅因著基督超越的價值,將萬事看作虧損,為要贏得基督(三8)。歌羅西書啟示,祂是包羅萬有,是一切正面事物的實際(二17),祂是我們的生命(三4),祂是一切,又在一切之內(11)。
實行要點
一、在使徒行傳中使徒們的行動讓我們看見正確的傳福音,不是由差會所組織的運動,而是在基督天上職事之下生命裏的行動。基督是頭,執行祂作頭的權柄,在各處推動祂的門徒,配合祂天上的職事。在主恢復裏的傳福音也應當是在生命裏得勝的行動,在基督的元首權柄之下,配合主天上的職事,好帶領人歸向主。
二、我們在婚姻的事上可能保留自己。有些聖徒在婚姻生活裏受苦,這是因著當基督在天上盡職事時,我們並沒有配合。我們必須沒有保留而長到主裏面,逐漸的我們會看見,在一件又一件的事上,我們並沒有在基督裏。當我們看見時,就能禱告說,『主!來掌管,在這件事上我把地位讓給你』。當我們向主敞開並給主地位時,祂就會多而又多的佔有我們。
三、聖經中主要的啟示乃是基督、那靈、生命與召會,其他都是次要的。以弗所書四章十四節說,我們不再作小孩子,隨波浪漂來漂去,並為一切教訓之風所搖蕩。叫小孩子搖蕩的風就是教訓。這風不是異端,而是正當的、甚至合乎聖經的道理,把我們吹得離開元首基督,離開身體-召會。因此,我們不要讓任何合乎聖經的道理,把我們從基督岔開,好使我們能持定元首而長到祂裏面,這要使基督的身體得建造。
問題研討
一、基督天上的職事需要我們那兩方面的配合?
二、請說明保羅書信中所啟示的基督。
三、在持定元首並長到祂裏面的事上,我們需要注意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