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召會網站

台北市召會臉書專頁

你也是這個大家庭的一分子嗎?你也有使用臉書嗎? 快到台北市召會粉絲專頁,關心召會的動態,享受身體的豐富,將基督分享出去!

兒童暑期品格園

讓我們一同關心召會下一代,重視孩子的品格教育。
📢 「台北市召會主日話語服事」頻道更新通知

 報告及代禱事項:

 請聖徒為萬人祈求禱告、代求並感謝。廣傳福音,使人人得著救恩。

  

 共同追求進度

 


真理

約翰七章裏的表號(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二年第二冊第四段第21-22章)

1171-Book

約翰七章裏的表號(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二年第二冊第四段第21-22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二年十月三十一日至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五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與杭庭頓灘市,德州歐文,以及德國斯圖嘎與圖賓根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二章說到『約翰七章裏的表號』(一)、(二)。

真理要點

一、從主被釘十字架時的逾越節,回溯到約翰福音六章的逾越節,有一年的時間,這是主生活在地上的最後一年。在主的職事裏,從六章的逾越節回溯到五章的普珥節大約也有一年,從五章的普珥節回溯到二章的逾越節又有一年。在二章的逾越節以前,主已經盡職了幾個月,聖經學者估計主的職事持續了三年半,原因就在這裏。

二、約翰福音第七章啟示出一種生活,是為著神的旨意受約束。在這一章裏,我們看見主的生活受到約束,祂不為自己作什麼。例如,主的弟兄不信祂,對祂說,『你離開這裏上猶太去吧,叫你的門徒也看見你所行的事。人要顯揚名聲,沒有在暗處行事的;你如果行這些事,就當將自己顯明給世人看。』(七章三至四節)主的弟兄是走人的道路,就是榮耀自己的道路。但主耶穌是走神的道路,祂對他們說,『我的時候還沒有到,你們的時候常是方便的。』(六節)雖然主是永遠、無限的神,但祂在這裏生活為人時,甚至在時間上也受到限制。

三、約翰福音七章十六至十八節說,『我的教訓不是我自己的,乃是那差我來者的。人若立志實行祂的旨意,就必曉得這教訓或是出於神,或是我從自己說的。那從自己說的,是尋求自己的榮耀;惟有尋求那差祂來者之榮耀的,這人纔是真的,在祂裏面沒有不義。』這意思是說,主過著受約束的生活,不為自己行事,祂是為著神的滿足,尋求神的榮耀。

生命經歷

一、由年初的逾越節和年終的住棚節,我們看見人生的開始與結束。在人生開始的時候,我們滿了盼望,但我們也是飢餓的。我們也許渴求良好的教育或事業。但最終到了人生結束的時候,我們卻是乾渴的。青年人也許盼望獲得高等教育,獲得有前途的事業,他們的飢餓要延續一生。可是,到了生命終結的時候,他們卻領悟自己是乾渴的,他們不滿足。因此,我們需要主耶穌作活糧來餧養我們,作活水的泉源來滿足我們。

二、主耶穌在地上的時候,宗教人士忙著為自己的榮耀行事,今天宗教人士中間的光景,原則上是一樣的。在宗教的領域裏,人們很活躍;他們忙忙碌碌,作著各式各樣的事情,但有誰過著受神約束、彰顯神的生活?有誰尋求神的榮耀,為著神的滿足?今天這樣的生活,在基督徒中間難得一見,因為基督徒多半沒有過著受約束、尋求神榮耀的生活,來滿足祂。如果我們要懂得這一章,就必須是一班甘願受約束並尋求神榮耀的人,這就是作燔祭的生活。

三、許多基督徒能證實,他們剛得救的時候,經歷到主從他們裏面滿溢出來,然而,過了一段時間,卻不再湧流了。這是為什麼?許多基督徒裏面不再湧流了,因為他們沒有過一種合格作燔祭來滿足神的生活。惟有滿足神的生活,才能使別人滿足。因為主耶穌過著受神約束、尋求神榮耀的生活來滿足神,所以祂能解除我們的乾渴,滿足我們,並且從我們裏面滿溢出來。

 問題研討

一、試述主耶穌盡職的年數,以及逾越節和住棚節如何應用於我們對基督的經歷。

二、請就約翰七章描述宗教人士與在基督裏之信徒所過之生活主要的差異。

三、過一種燔祭的生活所帶進的結果為何?

約伯記箴言傳道書(四)約伯與兩棵樹

按照聖經的神聖啟示,有兩棵樹、兩個源頭、兩條路、兩個原則、兩個終結:

生命樹表徵三一神在人與神的關係上,作人的生命;善惡知識樹表徵魔鬼撒但,就是那惡者,在人於神面前墮落的事上,對人乃是死亡(創二9,17)。生命樹是尋求神作生命,以得著供應與享受之人的源頭;善惡知識樹是跟隨撒但作毒物,以至於死,並永遠沉淪之人的源頭(詩三六9上,約一4,十五1,八44)。第一條路是生命的路,就是狹路,給人尋求神,得著神,並在神永遠的生命裏享受神作供應;第二條路是死亡並善惡的路,就是闊路,讓人跟隨撒但,作他的兒女(太七13~14,徒九2,約壹三10上)。第一個原則是生命的原則-倚靠神的原則;第二個原則是死亡並善惡的原則-向神獨立的原則(創四3~4,耶十七5~8,約十五5)。兩個終結乃是兩棵樹、兩個源頭、兩條路、和兩個原則的最終結果。

在約伯記裏,約伯和他朋友們的邏輯是循著善惡知識樹的線;他們毫無神聖的啟示,也無神聖生命的經歷,並且停頓在善惡的知識裏,不認識神的經綸。所以神要把他們從那個範圍裏拯救出來,擺到生命樹的範圍裏(一1,二3,十九10)。神的目的不是要得著一個在善惡知識樹線上的約伯,乃是要得著一個在生命樹線上的約伯,好使約伯最完滿的得著神(四二1~6)。

我們新約裏的信徒需要有生命樹的異象。生命樹表徵三一神在基督裏,以食物的形態將自己分賜到祂所揀選的人裏面作生命(創二9)。生命樹是宇宙的中心;沒有甚麼比生命樹對神和人更中心,更重要。新約啟示基督是生命樹之表號的應驗(約一4,十五5);這位包羅萬有之基督的各面,都是生命樹的結果(約六48,八12,十11,十一25,十四6)。最終,享受生命樹將成為神所有贖民永遠的分(啟二二1~2,14)。

創世記二章九節的兩棵樹-生命樹與善惡知識樹-代表兩個生活的原則。基督徒不是講是非善惡的原則,乃是講生命(約壹五11~13,20)。當我們接受主耶穌,得著新的生命之後,我們多了一個生活的原則-生命的原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不該在善惡知識樹的範圍裏,乃該在賜生命之靈的範圍裏(林前十五45下,羅八2)。我們照著生命樹的原則而活時,就不會在意善惡,乃在意生命;我們辨識事物,就不會照著對錯,乃照著生命或死亡(創二9,16~17,林後十一3)。

今天,每一個在基督裏的真信徒都是一個小型的伊甸園,在他的靈裏有神作生命樹,在他的肉體裏有撒但作善惡知識樹(羅八2,5~6)。神、人、和撒但有關的三角情形,現今就在信徒裏面(創一27~29,二9,16~17)。人墮落之前,兩棵樹都在人的身外。經過墮落,善惡知識樹就在我們裏面;而經過重生,生命樹現今也在我們裏面。這使我們成為小型的伊甸園。如果我們站在善惡知識樹那一邊,與撒但接觸,我們就會活出魔鬼撒但的生命,結果乃是死亡(林後十一3,羅三23,約壹三4)。如果我們站在生命樹這一邊,與神接觸,我們就會活出神自己,結果乃是生命(約十一25,十四6,十五1,4~5)。

保羅在羅馬書八章五至六節給我們看見小型的伊甸園,一邊有肉體與死,另一邊有靈與生命,中間有心思。我們需要將我們這人轉向那住在我們靈裏活的一位,並保持與祂是一(6節下,林前六17)。我們將心思置於靈,就有生命、平安、亮光、安慰和力量;我們的乾渴就得解除,我們的飢餓也得飽足(羅八5,6下,約四14,七37~38,太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