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新耶路撒冷的解釋應用於尋求的信徒(二)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九七年第三冊第八段第4-5章

新耶路撒冷的解釋應用於尋求的信徒(二)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九七年第三冊第八段第4-5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於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三至二十五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四章是『其裝備』,第五章為『其供應』。
真理要點
一、啟示錄二十一章二十二節說,『我未見城內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為城的殿』。我們需要思想,為何殿被視為聖城的裝備,而不是城本身結構的一部分。結構本身稱為神的帳幕。啟示錄的作者告訴我們,他沒有看見殿,因為他很熟悉殿,所以他在尋找殿,但他看不見殿,反而他看見殿就是救贖的神。因此,救贖的神不僅是新耶路撒冷結構的基本因素,也是其中心的裝備。我們這些神所造的人,需要一個殿。我們的殿乃是救贖的神,作為新耶路撒冷裝備的一部分。聖城作為神的帳幕是給神居住,而救贖的神作為殿是給蒙救贖的聖徒居住。在新天新地裏,新耶路撒冷將是神和人相互的住處,直到永遠。
二、新耶路撒冷將會有一種特別的光-救贖並照耀的神。救贖的神照耀出來,就是照耀的神。神這照明的榮耀,乃是基督裏面的光,而救贖的基督是容納光的燈。神總是容納在基督裏,基督是神惟一的容器。神的榮耀是城的光,神作內容由基督盛裝,藉著基督照耀出去。整個新耶路撒冷要成為神聖之光的透光體。在城周圍的列國,都要在這有神作榮耀之光和基督作盛裝之燈的透光體所透散的光之下。
三、聖城的供應乃是經過過程並終極完成的三一神。我們的神不是生的神,有人教導一位生的、未經烹調的神,就是沒有經過過程、尚未終極完成的神。但我們所傳揚並教導的神,按神聖的啟示,乃是經過過程並終極完成的一位。乃是這位經過過程並終極完成的神,才能成為我們的供應。三一神經過了成為肉體、人性生活、以及包羅萬有並解決一切難處的死。然後祂進入勝過一切的復活,為要分賜生命。之後便進入超越一切的升天,好藉著祂天上的職事,施行祂在地上職事所完成的。
生命經歷
一、我們必須將神的寶座及其行政,應用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一天我們都要看見,我們是一個在神聖寶座下並在神聖行政裏的人。我們若能記住我們是在神聖寶座下和神聖行政裏的人,這就會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了這個看見,我們就不會鬆散不受約束。親愛的聖徒,每早晨我們都必須應用這事,我們應當記住:我們是在神寶座下並在神行政裏的神人,我們無法自由;我們完全受主管理、支配。
二、聖城的光乃是獨一、永遠、神聖的光,神所救贖的選民要在城內這光中生活並行動,無需神所造之日月天然的光,或人所造之人工的光。在全宇宙中只有三種光,第一種是神所造之日月天然的光,然後有人所造之人工的光,第三是真實的光,真正的光,就是神自己。啟示錄告訴我們,在新耶路撒冷我們不需要天然的月光、日光,也不需要人造的光,這是因為我們有上等的光,就是眾光的源頭。這光就是神,在基督裏照耀,透散到列國身上。
三、生命樹是為給我們滋養,生命水的河是為給我們作飲料。基督給我們的供應是作我們的滋養,那靈帶給我們的水是作我們的供應,使我們得滿足並解除我們的乾渴。但滋養和滿足並不是最後的目標,基督滋養我們,那靈解除我們的乾渴,乃是為使我們在神聖的生命裏長大。而神聖生命的長大乃是為建造聖城,作經過過程之三一神與蒙祂重生、變化並榮化之三部分選民相調和的生機構成。
問題研討
一、請陳述聖城作為神的帳幕和作為殿是給誰居住?
二、請說明在全宇宙中有那三種光?
三、請簡述聖城的供應乃是經過過程並終極完成的三一神?
撒母耳記結晶讀經(十二)從撒母耳記裏五個主要人物,看關於享受美地屬靈的原則、生命的功課、以及聖別的警告
在以利之下的老舊亞倫祭司體系變得陳腐、衰微,神渴望有一個新的起頭,以完成祂的經綸。在以利的日子,神的言語稀少,神的說話幾乎失去了。在祭司職分裏,祭司該作的第一件事,就是為神說話。以利教導撒母耳對主說,『耶和華阿,請說,僕人敬聽。』我們要為主說話,並與祂是一以完成祂永遠的經綸,首先就必須寶貝並仔細聽祂的說話。因著對兩個邪惡的兒子疏於管教,以利就輕忽了祭司職分。這導致他的歷史以悲劇收場,終止了他對美地的享受,並使祭司職分在神聖啟示上,就是在為神說話的事上衰微。今天我們需要從以利身上學功課,就是要對神在祂恢復裏所給我們的一切,有最高的重視。
撒母耳在神所給他的身分和職任上都向神忠信。作為利未人,他終身事奉神;作為拿細耳人,他持守奉獻,沒有失敗;作為祭司申言者,他誠實的為神說話,並引進申言者職分,在神聖的啟示上頂替衰微的祭司職分;作為士師,他向神忠信,對人公正,結束了士師職分,並帶進君王職分,以轉變時代,完成神在地上的經綸。撒母耳是與神同工以完成祂經綸的人,他被確立為耶和華的申言者,藉著聽祂的話而為祂說話。撒母耳一生極完滿的享受他美地的那一分。撒母耳的歷史惟一的缺點,是他立兩個兒子作士師;但這錯誤有助於神帶進君王職分,好管理祂百姓當中的光景,以完成祂的經綸。
約拿單愛大衛,與大衛結盟,並豫測大衛會作王,國將是他的國。約拿單應該告訴他父親這事,並且離開他父親來跟隨大衛。按豫表,約拿單跟隨大衛,原可表徵今天我們跟隨基督,並讓祂居首位。然而,約拿單由於對自己父親天然的情感,沒有去跟隨大衛,就失去了他對神所應許之美地那一分的享受。約拿單乃是在掃羅和大衛之間,他是一個人在兩個職事當中。從約拿單的事例中,我們要看見什麼是時代的職事。主在每一個時代都有祂特別要作的事,有祂自己所要恢復、要作的工作,這就是那個時代的職事。一個人能看見、能遇見那時代的職事,乃是神的憐憫;但是一個人能否有勇氣捨棄已往的職事並進入神現今的職事,又是另外一件事。願主開我們的眼睛,使我們都能進入主今時代的職事裏。
掃羅蒙神揀選並由撒母耳所膏,作以色列的王。他至少兩次不順從神的話,因此失去了君王職分和國權。掃羅悲慘的結局,完全是由於他沒有正確的與神的經綸發生關係。神要在祂的選民中間建立祂的國,就把掃羅帶進祂的經綸裏,但掃羅沒有參與神的經綸並與其合作,反而自私的僭取神的國,以建立自己的王國。掃羅要為自己和兒子得國的野心,以及他對大衛的妒忌,廢掉並了結他對神所應許之美地的享受。掃羅可怕之結局的記載,對一切在神國裏事奉的人是很強的警告。我們不該像掃羅,企圖為自己建立『王國』;反之,我們都該作獨一無二的工作,建立神的國,就是建造基督的身體。
大衛藉撒母耳蒙神所選所膏,作以色列的王。大衛殺死歌利亞後,被以色列婦女稱讚。但我們在大衛身上,沒有看見他因此驕傲,或有野心要得王位。在掃羅的逼迫下,大衛曾有兩次機會殺害掃羅。然而,他知道掃羅是神的受膏者,他敬畏神而不肯這樣作。大衛真誠的信靠神,並忠信的與神同行,使他完全彀資格享受美地到高的水平,甚至達到照著神的心作王,建立一國成為神在地上的國。然而,我們必須從大衛學消極一面的功課。若是大衛這樣敬虔的人也會受肉體的情慾所引誘,我們怎能逃脫?不論我們在屬靈追求上有多少成就,我們仍然可能犯這樣的罪。我們該在神面前嚴肅的讀這段記載,並在心中定大志,絕不走放縱肉體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