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哥林多後書中的神聖分賜(一)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三年第二冊

哥林多後書中的神聖分賜(一)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三年第二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三年十一月三十日至十二月十六日,講於德州歐文。
信息內容
第三十五~三十七章說到『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帶進生命的成熟與職事的構成』(一至三)』。
真理要點
一、哥林多後書要比哥林多前書深奧得多。在前書,主題是基督、那靈同我們的靈、召會以及恩賜。在後書,基督、那靈同我們的靈、以及召會,都有進一步的發展,但恩賜甚至沒有題到。在後書裏,恩賜為職事所頂替;這職事是由對基督之豐富的經歷,經過受苦、消耗的壓力、以及十字架殺死的工作,而構成、產生並形成的。哥林多後書描繪一個模型、榜樣,給我們看見十字架的殺死如何作工,基督如何作到我們裏面,以及我們如何成為基督的彰顯。這些構成了基督的眾執事,並產生為著神新約的職事。
二、神把我們聯於基督,產生三件事:施膏,將神的元素分賜到我們裏面;蓋印,使神聖的元素形成一種印記,彰顯神的形像;作質,給我們豫嘗,作我們對神全享的樣品和保證。藉著對施膏的靈這三種經歷,連同十字架的經歷,基督的職事就產生了。
三、使徒說到他們為著神的新約盡職時,用了五個極其重要,意義深長的隱喻,說明他們這些新約的執事和他們的職事,是如何構成的,他們是如何行事並生活的,以及他們的職事是如何完成的:第一個隱喻是凱旋行列中的俘虜,慶祝基督的得勝(二14上);然後是帶著香的人,散放基督的香氣(14下~16);用基督為內容所寫的信(三1~3);觀看並返照基督榮耀的鏡子,為要漸漸變化成為祂榮耀的形像(18);最後是盛裝榮耀基督這超越寶貝的瓦器(7)這些器皿就像今日的照相機,讓基督的形像藉著神的照耀(4,6),照進裏面。
生命經歷
一、我們已經得著了神聖的生命,神的心意就是要將這生命作到我們全人裏面。我們可以把我們的靈比喻為輪轂,把我們的身體比喻為輪圈。神已將祂的生命作到我們的靈這個『輪轂』裏,如今祂要經由魂的『輪輻』將這個生命擴展到身體的『輪輞』裏。然後整個『輪子』就要被神聖的生命所浸透並滲透。這就是所謂我們乃是由生命構成的意思。
二、雖然我們有神聖的生命,但這生命需要成熟。我們裏面也需要構成一種職事。生命的成熟和職事的構成,都在於神聖的分賜。神聖的分賜使我們成熟,這種分賜也以神聖的能力來構成我們,使我們能有正確的職事盡功用。因此,為著我們的生命和職事,我們需要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
三、構成乃是由於有某種元素傳輸到我們裏面,木頭石化說明了我們由神聖生命構成的過程。這是屬靈的新陳代謝過程,藉著神聖生命的取代改變了我們的本質。變化是指一種改變,就是把舊元素帶走,同時以新元素來取代。『變化』這個辭包含了『形成』,意思就是這樣東西從一種形狀改變成另一種形狀。因此,變化含示一種成形。構成與變化都是藉著神聖的分賜發生的。從我們重生開始,神聖的分賜就開始在我們裏面一直進行。這種分賜速度的快慢,根據於我們的回應。如果我們與神聖的分賜合作,它就會迅速的進行,有效的作工,使我們在生命上成熟,並且有職事的度量。
問題研討
一、在哥林多後書中,如何產生新約的眾執事與職事?
二、為著新約的盡職,使徒用了五個隱喻,其內容及意義為何?
三、構成與變化如何與神聖分賜發生關係?
愛主並彼此相愛,為著生機的建造召會作基督的身體(一)在我們所是和所作上極超越的路
保羅稱讚帖撒羅尼迦人,在帖後一章三節說,『你們的信心格外增長,你們眾人每一位彼此相愛的心也一直增加』。信主就是接受祂作生命,愛主就是享受我們所接受的這人位。對使徒保羅,主的恩是格外增多,使他在基督耶穌裏有信,又有愛。我們都該在這奇妙的信裏並憑三一神這超優的愛,愛祂並一切屬於祂的人。
主的恢復乃是恢復用起初的愛,上好的愛,來愛主耶穌,並恢復彼此相愛,為著建造基督生機的身體,就是建造那作神永遠經綸之目標的新耶路撒冷。我們所愛的基督乃是愛召會的基督;當我們愛祂,我們就會像祂那樣愛召會。召會的墮落開始於離棄對主起初的愛。以起初的愛,上好的愛來愛主,乃是在凡事上讓主居首位,並在我們的生活中接受祂作一切。我們信主耶穌時所接受的生命乃是一個人位,我們應用並享受這人位惟一的路,乃是用起初的愛來愛祂。我們必須是一個被基督的愛沖沒並沖激的人。並且,我們要愛主到極點,就需要渴慕並尋求一生一世住在神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神的殿裏求問神(詩二七4)。
在同工、長老、負責弟兄、以及活力排裏的每一位之間,愛必須滿有效能。我們已經重生成為神的種類,成為神類,而神就是愛。這意思是我們不僅僅愛別人,我們更是愛的本身。我們必須保守自己在神的愛中,並被基督的愛困迫,以至於為弟兄捨命。神先愛我們,將祂的愛注入我們裏面,並且在我們裏面產生出愛來,使我們能用這愛愛神,並愛眾弟兄(約壹四19~21)。
為著建造召會作基督生機的身體,在我們的所是和所作上,愛乃是極超越的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所描述的愛,乃是神聖生命的彰顯。愛是不嫉妒,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凡事包容,凡事忍耐,比一切存留得更長久,並且是最大的。我們在愛別人的事上,應當像神一樣,一無分別的愛人。生命之靈的律乃是基督的律法,也就是愛的律法。愛的律法必須由生命之靈的律將其實化,使我們能彼此擔當重擔。當愛的律在我們裏面得以發動,我們就自動並自然的成為牧人,並且在主裏有愛心的勞苦。召會生活乃是弟兄相愛的生活。身體是在愛裏把自己建造起來(弗四16)。
約翰福音二十一章說到牧養,是約翰福音的完成和總結。主復活後牧養彼得,又託付彼得餧養祂的小羊並牧養祂的羊。這是把使徒的職事與基督天上的職事合併,以照顧神的群羊,就是召會,結果帶進基督的身體。詩篇二十二至二十四篇是啟示基督的一組詩,從祂的釘十字架,說到祂來世的君王職分。這三篇詩表明,在已過基督的死與復活,以及將來祂在祂的國裏作為君王再來之間,乃是現今我們對基督作為我們是靈之牧者的享受、經歷和彰顯。這啟示牧養乃是基督第一次來與祂第二次來之間的橋梁。基督在祂天上的職事裏,現今正在牧養人,我們若有分於祂美妙的牧養,在主的恢復裏就會有一個大的復興,新的復興,把基督帶回來。
在照顧眾召會並牧養眾聖徒上,所需要的乃是在供應的生命中那親密的關切。在牧養聖徒的時候,我們可能把死帶給人。這樣叫人死,這樣不結果子的原因,就是缺乏親密的關切。我們能否結果子,能結多少果子,並不在於我們能作甚麼,乃在於我們是否有親密的關切。供應的生命是一種溫暖別人的生命。我們若要把生命供應給眾聖徒,就必須對他們有真正的關切,就是富有情感,既深刻又親密的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