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以西結書結晶讀經(十一)神藉著祂的牧養而有生命的恢復
牧養就是周全柔細的照顧群羊。牧養是指顧到羊一切的需要,所有的羊都需要得著充分的供備和妥善的照料。
在以西結書三十四章,主親自來作牧人,尋找祂的羊,將他們尋見。主從不信者中間將我們領出來歸給祂自己。祂領我們歸回故土,這故土表徵作為迦南美地的基督。祂帶我們回到高山,高山表徵復活、升天的基督。祂帶我們回到溪水旁邊,溪水表徵賜生命之靈的活水。祂在溪水旁牧養群羊,表徵祂用祂的豐富餧養我們。祂帶我們回到豐美的草場,草場表徵基督作我們生命的供應。祂使我們躺臥,給我們內裏的安息。祂纏裹受傷的,加強軟弱的,表徵祂纏裹並醫治傷心的和有病的。主在我們中間施行公義的判斷,將一切不義的東西完全潔除。基督是真大衛,真牧者,被立為獨一的牧人,要餧養我們,使我們得飽足並滿足。祂照料我們,包括顧到我們一切的難處,擔負我們一切的責任,照料我們生活的每一面。主作牧人照料我們,結果使我們順從祂為我們的王,服在祂的君王職分之下。當我們經歷主的牧養,並留在祂的君王職分之下,我們就享受祂平安的約,並且不再受屬靈的為難和攪擾。在祂的牧養之下,一切的惡獸(惡人)都要從主所恢復的子民中間驅除。祂折斷我們所負一切的軛,包括罪和世界的軛,救我們脫離各樣的奴役。祂應許我們不再作仇敵的掠物,為要安然居住。祂使我們成為別人的福源,使別人也得著祂的供應。我們經歷神的牧養,就有祂的同在;我們與祂在一裏有交通,我們屬祂,祂也屬我們,使神與人相調和。
主耶穌作好牧人,來使我們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神『憑永約之血』,使『群羊的大牧人我們的主耶穌』從死人中復活。基督作牧長,藉著眾召會的長老牧養祂的羊群。是靈的基督作我們魂的牧人,監督我們裏面的光景,顧到我們內裏所是的情形。祂是藉著顧到我們魂的益處,並藉著監督我們內裏所是的光景,而牧養我們。因著我們的魂很複雜,所以我們需要那在我們靈裏是賜生命之靈的基督,在我們的魂裏牧養我們,為要照顧我們的心思、情感和意志,並顧到我們的難處、需要和創傷。主作我們魂的牧人,使我們的魂甦醒,並使我們的魂得安息。約翰二十一章說到牧養,是約翰福音的完成和總結;牧養乃是開啟約翰福音的鑰匙。
約翰福音這卷書論到基督藉著顧惜並餧養我們,來作我們的生命;顧惜人是使人快樂、愉快、舒適,餧養人是以包羅萬有的基督供應人。主復活後牧養彼得,又託付彼得餧養祂的小羊並牧養祂的羊;這是把使徒的職事與基督天上的職事合併,以照顧神的羊群,就是召會,結果帶進基督的身體。
彼得前書五章二節說到按著神牧養神的羊。『按著神』意思是我們必須活神。當我們牧養別人時,必須與神是一。按著神牧養,就是按著神的性情、心意、作法和榮耀,而不是按著我們的偏好、興趣、目的和個性牧養。按著神牧養,就是按著神在祂屬性上的所是牧養。我們要按著神牧養,就必須在生命、性情、彰顯和功用上成為神。
我們要經歷並享受基督作我們永遠的牧人,直到永遠。基督是我們永遠的牧人,要領我們進入祂自己這生命水的泉,使我們得享三一神永遠的分賜。基督要供應我們生命水,並要擦去我們的淚水,在永世裏,在基督的牧養下,必沒有眼淚、飢餓或乾渴─只有享受。
長老職分與眾召會的交通(第十二段第五至七章 )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七年第二冊

長老職分與眾召會的交通(第十二段第五至七章 )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七年第二冊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七七年八月二十七日至九月五日, 在美國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對一班長老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五章說到如何正確的盡長老職分並跟隨眾召會,第六章說到眾召會之間的交通與保持召會敞開,第七章說到藉著喫一樣的食物,說一樣的話。
真理要點
一、正確的盡長老職分,乃是由長老來帶領並牧養聖徒(提前五17,來十三17,徒二十28,彼前五2)。這不同於屬人、天然、社會組織的觀念與作法。在新約裏,長老職分不是組職的。長老們該率先愛主、禱告、經歷主作生命並照顧人。同時,他們也必須牧養聖徒,將生命供應給他們。召會如何能在正確的長老職分下,這完全在於長老們的禱告;禱告是最重要的事。
二、在宇宙中,主只有一個身體(林前十二12~13,弗四4)。身體既是一個,如果要說地方召會是獨立的,那就是愚昧的。在啟示錄二、三章裏,主寫了個別的書信給在亞西亞的七個召會。然而,我們卻不該忘記,全部七封書信是擺在一起寄給所有七個召會的(啟一11,二7)。寫給一個召會的信,也是寫給其他六個召會的。每一個召會都需要那些寫給其他召會的書信。這指明所有的七個召會都需要彼此學習。
三、一處召會的光景如何,主要不在於聖徒,乃在於長老職分。長老職分是否充分、正確、活潑與剛強,除了向別人學習得幫助以外,也在於對職事的態度;長老職分真實的根基,乃是不斷敞開接受職事的供應和調整(參賽五五10~11,弗二20)。
生命經歷
一、作長老最好的路,就是向別人學習。長老出外訪問其他召會是好的。這不是說,長老該刻板的模倣其他召會所作的;這乃是說,所有的長老,都該藉著交通得著一些滋養。一位長老若每年花一週旅行,訪問其他地方並與當地的長老們有交通,他在事奉上就會大有進步。我們需要出去看看別人所作的。我們若渴望進步,就必須出去訪問其他地方;這是十分值得的。我們不該謙卑也不該驕傲。我們若出去訪問其他地方,既可幫助別人,也可從他們得著許多幫助;這會使彼此都有助益。
二、有些長老怕別人干豫他們所作的,怕其他召會摸他們,而要自己的小『王國』保持孤立。這含示我們也許認為自己的情形比別人優越或是不如別人,也含示我們怕失去自己在本地的地位和影響力。這些下意識裏的想法,乃是我們裏面隱藏的『蟲』,暗中破壞召會生活。獨立和孤立的觀念本身就是隱藏的蟲,會逐漸把召會喫掉。
三、在召會中說一樣的話(林前一10,羅十五6)。實行的路乃是藉著喫一樣的食物(參林前十3~4)。聖徒們需要操練靈,將生命讀經的信息,特別是其中所引的經節接受到裏面。然後,他們就會都說一樣的話。我們不該以老舊的方式使用生命讀經。我們該操練靈來喫這些信息。眾聖徒若操練靈重複讀並禱讀生命讀經,他們的靈就會被摸著並被挑旺。同時,他們會從主的話得著滋養;他們會被點活並得加強。這實行會徹底改變眾召會。
問題研討
一、如何正確的盡長老職分?
二、為什麼一處召會需要學習與眾召會有交通?
三、我們如何能沒有意見,只說一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