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關於擘餅聚會的交通(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九年第一冊第二段第四至七章)
關於擘餅聚會的交通(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九年第一冊第二段第四至七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七九年一月九日至九月十六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數次主日聚會中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四至七章之內容,都是論到『關於擘餅聚會的交通』(一)~(四)。
真理要點
一、我們看待擘餅的實行必須謹慎,因為擘餅很容易成為例行公事-一件外在、形式和死沉的事。主的桌子是一場筵席,一場筵席備有各式菜餚;不能隨便上菜,乃有一定的講究。我們不但需要知道在主筵席上各方面正確的次序,也必須學習知道如何感覺並跟隨每場聚會的空氣。一旦擘餅聚會開始,我們就該能感覺到那個特定的空氣並要跟隨著留在一條線上。我們在擘餅聚會中點詩歌並獻上讚美,不該照著自己個人的感覺,乃該跟隨團體的水流和空氣。點過一首詩歌以後,應該花些時間品嘗並消化這首詩歌。大多數的詩歌需要至少四或五個讚美的禱告來消化。
二、在約翰福音四章二十三節主說:『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敬拜父的,要在靈和真實裏敬拜祂,因為父尋找這樣敬拜祂的人。』父神尋找的敬拜能彀且應當在擘餅聚會中實行出來。歷世紀以來,父一直尋找這樣的敬拜。我們的擘餅聚會該包括舊約平安祭之豫表的應驗。這豫表主要應驗於我們在主的筵席上對主的享受,就是擘餅記念祂,並將祂獻上給父以敬拜父。希伯來書二章十二節說,『我要向我的弟兄宣告你的名,在召會中我要歌頌你。』主復活那天回到門徒那裏,向他們宣告父的名,就是使他們認識、領略、體會並享受父。此節也說到,主要在召會中歌頌父。利未記裏的平安祭,約翰福音四章裏父所尋找那聯於喝活水的敬拜,以及希伯來書二章裏主宣告父的名,並在召會中歌頌父,都必須應驗於我們的擘餅聚會。
三、我們需要看見如何在擘餅聚會裏實際的在父面前享受基督作平安祭。享受基督作平安祭的第一個條件,是要與一班神的子民一同被聚集。這是召會需要訓練的一個原因。既然我們愛主,並且認真奉獻自己為著祂的恢復,我們就不能滿意於帶著我們老舊的知識走下去。我們需要禱告,求主給我們看見關於實際享受平安祭的事,特別是在擘餅聚會中在父面前享受平安祭。
實行要點
一、約翰福音四章二十三至二十四節裏所啟示真正的敬拜父,與同章裏說到喝主作活水,有密切的關係。事實上,這兩件事乃是一。我們藉著喝主作活水得滿足,並且帶著這滿足來到父面前,這就是父所尋找的敬拜。這是在神聖分賜裏的敬拜,並且直接聯於我們飲於主作那滿足人的活水。
二、當我們思考在神聖的分賜裏對父的敬拜時,我們需要看見,平安祭是五種基本祭的中心。利未記一章說到燔祭,那是給神的食物;二章說到素祭,那是給神與祭司的食物,接在這兩種祭後面的是三章裏的平安祭,之後是贖罪祭和贖愆祭。平安祭一頭有兩種祭是食物,另一頭有兩種祭是為著救贖,這相當有意義,在這兩頭之間是平安祭作安息的享受。我們在主的筵席上就該如此享受祂,因為罪性和罪行受了對付,並且滿足是完全的,所以再沒有難處、缺欠、飢餓或乾渴,只有平安、安息的享受。
問題研討
一、我們要如何進入每次擘餅聚會特定的空氣中而避免使之成為例行公事?
二、根據約翰福音四章二十三至二十四節,真正的敬拜父與喝主作活水有甚麼關聯?
三、如何在擘餅聚會裏實際的在父面前享受基督作平安祭?
關於聖徒的成全(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九年第一冊第二段第一至三章)
關於聖徒的成全(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九年第一冊第二段第一至三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七九年一月七日至九月十六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數次主日聚會中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一章揭示『我們需要看見福音的全貌,研讀主話,致力禱告並盡話語的職事』,第二章是『所有聖徒都需要成為恩賜,認識主話並實行說話』,第三章強調『需要訓練以成全聖徒為著職事的工作』。
信息要點
一、照著以弗所書四章七節和十一至十二節,所有的信徒都該盡功用作使徒、申言者、傳福音者、牧人和教師。我們都要成為受差遣者為神說話,就是作申言者。在我們的說話中,該傳講福音,作傳福音者;我們也作教師,教導真理。得救的人,成為主羊群中的羊,我們就需要作牧人牧養他們。
二、以弗所書四章十一至十二節說,『祂所賜的,有些是使徒,有些是申言者,有些是傳福音者,有些是牧人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目的是為著職事的工作,為著建造基督的身體。』藉著有恩賜的人,使聖徒得成全,不僅將生命供應服事給聖徒,使他們在生命裏長大,也將聖徒帶到像有恩賜的人那樣盡功用。主已給我們看見,使徒、申言者、傳福音者、牧人和教師,不是特殊階層的信徒,不是比別人更高一層。他們只是率先以某種方式盡功用。在羊群中沒有類別或階級;所有的羊都在同樣的水平上,並作同樣的事。
三、要實行以弗所書四章十一至十三節,聖徒需要得成全,不僅藉著聽信息,也要藉著訓練,『直到我們眾人都達到了長成的人』(13)。這樣的訓練需要領頭的人多方殷勤並迫切的勞苦,也需藉著聖徒的禱告來彼此背負這需要。一班聖徒經過一段時間充分受訓,就會有主的帶領,祂的行動就能得勝。
實行要點
一、關於聖徒的成全,首先,我們必須認識福音的全貌。第二,我們需要研讀主話,好盡功用作使徒、申言者、傳福音者、牧人和教師。第三,我們需要致力禱告,並盡話語的職事。使徒行傳六章四節說,『我們要堅定持續的禱告,並盡話語的職事。』我們必須禱告,然後受差遣,為神說話,傳講福音,牧養並施教。
二、當我們藉著花時間在主的話上,經歷主的話,得著對主的話完全的認識,並且在聚會和日常生活中常常操練,而學習向人說話,每位信徒就都能也都該作使徒、申言者、傳福音者、牧人和教師。領頭的弟兄為主說話對其餘的聖徒該是訓練。他們說話的時候,其餘的人也該學習如何說話。若以為領頭的人是專家,只有他們有權利和自由說話乃是錯誤的。我們都必須學習,不但在聚會中說話,也在家裏、在我們的鄰居間、並在工作或上學的時候說話。
三、主已經給我們看見,使徒、申言者、傳福音者、牧人和教師的工作,是要成全並裝備聖徒,使其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為著這成全的緣故,就需要在生命、真理、事奉上受訓練。經過訓練一段時間後,有些人能照著主的帶領受差遣出去,到其他城市,甚至其他國家。若沒有充分的訓練,我們即使得了啟示,知道我們都能作使徒、申言者、傳福音者、牧人和教師,因而受鼓勵並激動起來,但我們仍未得著裝備,就無法在這些功能上發揮功用。
問題研討
一、請說明聖徒成全的三方面。
二、試述為何要作使徒、申言者、傳福音者、牧人和教師,就需要主的話。
三、為何需要訓練以成全聖徒為著職事的工作?
從文化蒙拯救以及新婦的豫備(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九年第一冊第一段第二十、二十二、二十五章)
從文化蒙拯救以及新婦的豫備(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九年第一冊第一段第二十、二十二、二十五章)
本書收錄了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七九年一月四日至十二月十一日,給加州安那翰水流職事站服事者的信息與交通記錄。
信息內容
第二十章『關於文化的攔阻』,第二十二章『關於從文化蒙拯救以及遷入三一神裏』,第二十五章『關於為著新婦的豫備憑基督而活』。
信息要點
一、在保羅的書信中,有哥林多前書、加拉太書和歌羅西書這三卷書,對付那些攔阻我們經歷基督,並有分於召會生活的消極事物。歌羅西書對付文化,這卷書啟示包羅萬有的基督是我們的一切。文化是我們經歷基督極大的仇敵。因此,我們不該注重文化,只該注重基督。我們從文化蒙拯救惟一的路,乃是要看見這異象:基督是包羅萬有的,也是我們的一切。
二、我們需要從文化蒙拯救,好與別人同被建造。基督身體真正的一,乃是三一神作到信徒裏面,並與他們調和。三一神不是為著系統神學教條的理解,乃是為著將祂自己分賜到祂所揀選並救贖的人裏面。當三一神完全作到我們裏面時,我們就能從我們天然的人和文化裏蒙拯救,並被遷入三一神和身體生活裏。
三、保羅在歌羅西書一章二十五節說,他照神所賜的管家職分,作了召會的執事,要完成神的話,也就是完成神聖的啟示。完成神的話,乃是論到極大的奧祕(西一26),就是基督與召會(弗五25,32)。無論在受造之物還是在召會裏都充滿這位作神豐富之彰顯的基督(西一19)。歌羅西書三章四節說到『基督是我們的生命』。這有力的指明,我們要接受祂作生命並憑祂而活。因此,我們不該憑我們自己或文化而活,乃該憑基督而活。
實行要點
一、我們既已接受了基督,祂這包羅萬有的一位,就必須以祂自己頂替我們文化的每一面。因此,我們不該注重文化,只該注重基督。在召會生活中,我們不該受任何文化觀念的打岔。相反的,我們該不斷在我們的靈裏並照著靈行事,使我們能在日常生活中活基督。我們需要在日常行事中操練與主成為一靈,以祂作我們的生命和人位。
二、我們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活祂,為著經歷祂這宇宙般延展的一位,好使祂所是、所達到並所得著的一切,對我們不再是客觀的,乃是成為我們主觀的經歷。我們要活基督,就不該憑自己天然的生命而活,乃該憑祂作我們的生命而活。基督作為我們的生命現今是隱藏的(西三3),但當祂回到地上時,要在榮耀裏得著顯明(4)。
三、基督回來之前至少有兩件事要發生:以色列的復國和召會作為基督新婦的豫備(啟十九7)。以色列國已於一九四八年重建,而耶路撒冷也在外邦人歷世紀的踐踏之後,於一九六七年歸還給猶太人。這兩件事乃是聖經裏豫言的應驗。這些重大事件如此應驗聖經裏的豫言,乃是題醒我們這世代的終結和基督的再來臨近了。中東的局勢,似乎為主的回來作好了豫備,但召會,祂的新婦還未豫備好。除非祂的新婦豫備好,否則主作為新郎就不會回來。為這緣故,我們在主的恢復裏必須擔負責任與祂合作,速速豫備祂的新婦,使主儘快回來。
問題研討
一、使徒保羅在歌羅西書中說到文化乃是對基督最狡猾的頂替,從文化蒙拯救惟一的路為何?
二、如何從文化蒙拯救而有基督身體真正的一?
三、基督回來之前至少有那兩件事要發生?新婦該如何的豫備使主儘快回來?
關於神對摩西的呼召(第一段第八至九章)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九年第一冊
關於神對摩西的呼召(第一段第八至九章)李常受文集一九七九年第一冊
本書收錄了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七九年一月四日至十二月十一日,給加州安那翰水流職事站服事者的信息與交通記錄。
信息內容
第八章是『關於神對摩西的呼召(一)』,第九章是『關於神對摩西的呼召(二)』。
真理要點
一、所有為神所召,在祂經綸裏事奉的人,都必須看見摩西所看見的同樣異象。這異象有五方面:
(一)、燒著的荊棘:聖經中整個神聖啟示的中心和圓周,是神作為聖別的火在祂所救贖的罪人裏面和身上焚燒。藉著這樣的焚燒,神的經綸就得以完成;神將得著永遠的居所。新耶路撒冷乃是三一神在祂所救贖、變化、聖別、並榮化的罪人裏面和身上的焚燒。荊棘被火燒著,卻沒有燒毀的異象,看似簡單,但確實描繪出神的經綸。
(二)、神是誰:神是那『是』的一位;除祂以外,甚麼都不是。除祂以外,萬有都是虛空。動詞『是』就是祂的名字。祂是昔是,今是,以後永是。因此祂說,『我是那我是』。我們需要認識祂。
(三)、三個神蹟:我們也需要明白神給摩西的三個神蹟:蛇(撒但)的神蹟;有罪肉體之痲瘋的神蹟;和在死亡之下世界的神蹟(出四1~9)。世界以享受、娛樂和供應的方式所提供的水,實際上就是死亡。我們需要認識魔鬼、我們的肉體和世界。
(四)、配合:正如摩西需要亞倫(10~16),我們也需要有人來平衡、配合、約束並幫助我們。
(五)、在切割之下:切割是完成對摩西呼召的最後一點。出埃及記四十章有十多節的經文說到神如同密友般與摩西親密的談話(11~23);但這之後這位親愛的朋友進來,要將摩西置於死地。因為那時摩西未受割禮就要進入神的職事,神不能容忍這點。就著神的職事而言,被殺,意即被了結;受割禮,意即被引進這職事。西坡拉領悟了這點,因此對他的兒子行了割禮,似乎她被摩西冒犯了,但事實上她是被神冒犯。
二、神的居所:神居所的線從出埃及記第三章一直延續到啟示錄二十一章。那小荊棘逐漸被變化、模成、聖化、並榮化,直到成為新耶路撒冷。啟示錄二十一章三節裏『神的帳幕』向我們指回舊約中,特別是出埃及記這卷書中的帳幕。該書說到神的救恩是為著祂的居所。在該書開頭,神住在荊棘中,但末了祂住在帳幕裏。荊棘已變化成為皂莢木。包裹皂莢木的金就是三一神,及荊棘中燒著的火;這就是神永遠居所的發展。
生命經歷
一、一天過一天,在召會生活中,這切割一直進行著。你一但看見召會就無法離開,就如婚姻一樣。現代夫婦渴望享受婚姻卻拒絕切割;這就是離婚變得如此普遍的原因。西坡拉的用處是切割。神豫備了她,目的就是為使摩西成為血郎。一天過一天,我們藉著切割使彼此成為『血郎』。
二、在召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每天都可能會有摩擦或不愉快的事。我們都希望別人和顏悅色的和我們談話,但西坡拉並沒有耍政治。她不像今天的外科醫生,在切割之前說好聽的話讓你感到舒服。我們用粗糙的工具切割別人,或被別人用粗糙的工具切割,都是痛的。我認識到切割的需要,但我發現無論何時我想說些坦率的話時,很難不在肉體裏。在世界上,領導者藉著耍政治手腕來處理事情,但我們必須坦率的說話。在召會生活中,我們要不是以政治的方式對人友好,就是忍耐到極限而發怒。這樣,我們的切割就是殺死人而不是行割禮。
問題研討
一、試述摩西蒙神呼召時所看見之異象的五方面。
二、請說明出埃及記中關於神居所之啟示的發展。
三、請陳明在召會生活中關於切割的經歷。
新約的職事與使徒的職分(第十三至十四篇)
新約的職事與使徒的職分(第十三至十四篇)
本書收錄了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至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在美加數地十四次聚會的信息與交通記錄,對於召會實行神命定之路以建造基督的身體,至關緊要。
信息內容
第十三篇『經過死而產生繁增』,第十四篇『憑著永遠的生命,在人性美德裏顯出神的屬性』。
信息要點
一、在約翰福音十二章二十四至二十六節,主把事奉主的生命比作一粒麥子,你必須把麥子撒到土裏去,叫麥子埋在土裏,死在土裏。麥子一死就產生繁增;由一粒麥子繁增出許多子粒,主的工作就像麥子的繁增,總得經過死,纔能產生生命的結果。
二、聖經記載主耶穌和使徒們工作的結果,當下並不叫人歡呼跳躍;但主耶穌生平和保羅生平所留下的,叫人受益無窮,直至今日,甚至直到永世。今天我們所走的也是同樣的道路。
三、正確事奉主的生命,首先彰顯在主耶穌身上。主耶穌不僅顯出神,也經過為人生活所需的一切過程。主耶穌在地上事奉神的首要特點,就是彰顯神的屬性。所以事奉神之生命的特徵,就是在人性裏顯出神的愛、光、聖、義等屬性。這些屬性可說包括了一切。事奉主的生命,是神的生命,我們有神的生命, 我們享受神的性情,神的靈在我們裏面做工,使我們活出真正的美德,這是我們所傳的高品福音,也是事奉神的人所過的生活。
四、保羅在提摩太前書、提摩太後書、提多書中都一再說到這生命。在提摩太前書,保羅說,要持定永遠的生命。我們事奉主也該持定這生命。這神聖的生命要從我們人性的美德裏,顯出祂的屬性來。我們憑這生命活著,也為著彰顯這生命而活,更是為著流露、分賜這生命給別人而活。
實行要點
一、所有事奉的人都需要像麥子一樣撒在土裏,纔可能長出好的事奉。你若要事奉主,就要準備好,遲早有一天你會被撒在土裏,你必須在那裏死了,再從那裏長出來。長出來的不再是天然的生命,而是復活的生命。因此,在召會的事奉中,無論發生甚麼事,千萬不要和人爭,一爭就了了,一爭就證明,你從來沒有為著主的緣故落到地裏去。
二、主耶穌在地上曾作出轟轟烈烈的工作(約十二12~19),但祂所盼望的乃是落在地裏死了。事奉主一定要有果效,這件事無庸置疑,主耶穌作工也要求果效,主耶穌作工的果效乃在於祂落在地裏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這是為主作工的路。
三、我們需要看見整個宇宙都反對這個神聖永遠的生命。你的天性反這個生命,你的配偶、父母、兒女也反這個生命,幾乎所有的人都反這個生命。所以當你憑這生命活著,用這生命來事奉,你必定遭受反對。我們不是憑靠天然的機智,乃是憑著永遠的生命來事奉。沒有任何生命比我們裏面永遠的生命更有智慧、更謹慎。我們無論待人處事或說話,總要多禱告,憑著裏面永遠的生命來行事。
四、保羅雖然面臨棄絕和反對,他卻能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賽程我已經跑盡了,當守的信仰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主那公義的審判者,在那日要賞識我的,不但賞識我,也賞識凡愛祂顯現的人。』(提後四7~8)保羅好像在唱凱歌,我們知道一切都在主的管治之下。我們都要受鼓勵,繼續執行主恢復的託付。
問題研討
一、根據約翰福音十二章二十四至二十六節,事奉主的生命是怎麼樣的生命?
二、主耶穌在地上事奉神的首要特點是甚麼?
三、我們憑著永遠的生命來事奉的結果為何?
新約的職事與使徒的職分(第九至十二篇)
新約的職事與使徒的職分(第九至十二篇)
本書收錄了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至一九八八年十二月,在美加數地十四次聚會的信息與交通記錄,對於召會實行神命定之路以建造基督的身體,至關緊要。
信息內容
第九篇揭示『聖經所啟示使徒與召會的關係』,第十篇是『召會立場的恢復』,第十一篇『關於新約職事的問答與交通』,第十二篇『使徒對聖徒的成全,為著建造基督的身體』。
信息要點
一、新約裏大部份的書信,像羅馬書、哥林多前、後書、加拉太書和以弗所書等,都是使徒保羅寫信給各地的召會,而且是在該召會設立長老之後寫的。因此新約裏的書信證明使徒們設立長老之後,雖然在行政上將召會交給長老們管理,可是使徒們在屬靈方面對召會的栽培和教導從來沒有放手。特別在腓立比書開頭說得很清楚,是寫給所有在腓立比,在基督耶穌裏的聖徒、同諸位監督和諸位執事。
二、歷代所恢復的聖經真理中,最寶貴的莫過於召會真理的恢復。英國的召會歷史學家─布羅本(E.H.Broadbent),在『走天路的召會』一書中指出,主恢復的線開始於第二世紀,歷世紀以來從未間斷。在召會歷史中,英國的弟兄們在達祕的帶領下恢復了更完全的召會生活。倪弟兄強調,啟示錄第三章所記載非拉鐵非的召會,在英國的弟兄們中間得著應驗。
三、按照以弗所書四章十一至十二節,元首基督將使徒、申言者、傳福音者、牧人和教師賜給召會,目的是要成全聖徒,為著建造基督的身體。這裏的成全不是一時的,暫時性的工作,而是長期的成全聖徒。正如保羅在以弗所作工三年之久(徒二十17~35)。由此可見,使徒設立長老之後,並沒有不過問召會的事,乃是照顧、餧養並成全召會,與召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生命經歷
一、在召會生活中要留意四件重要的事。第一,彼此相愛(約十三35)。第二,合而為一,沒有意見和分裂(約十七21)。第三,多結果子。第四,牧養並餧養小羊。牧養是一般的照顧,餧養如同母親乳養自己的孩子一般,幫助他們在生命上長大,如此一來召會的光景必定滿了神的榮耀,使神得著彰顯。
二、主的恢復從一九二二年在中國福州開始第一個聚會,迄今得蒙保守在一裏,主要的原因在於倪弟兄看見了聖經中所啟示地方召會的界線,以及地方召會的立場;這成了我們中間一而強而有力的保障。雖然眾人來在一起難免會有磨擦和難處,但因著召會的界限和立場的光是那樣的強,以致眾人都不敢破壞召會的一,因為誰破壞這個一,誰就失去主的道路,無路可走。主恢復裏的聖徒對召會有充分的認識,而且是實際的參與召會生活。
三、一九四○年,倪弟兄解開了有關基督身體和實行召會生活的真理。他稱此為地方召會實行的藍圖。我帶著那個藍圖回到煙臺,並一直在那裏工作,結果在一九四二年底,煙臺召會就有一次大的復興。一九八四年,我回到臺北,為著召會生活的實行作實驗,重新確實研究召會擴增的問題。經過幾年的實驗之後,至今可說在臺北召會有一個初步的結果。無論叩門訪人、傳福音、探望,或是作家聚會、小排聚會,或是所謂三、五十人的區聚會,各方面都很上軌道。如果我在舊金山召會設立第一批長老之後,每年用三個月的時間成全這裏的長老和聖徒,相信現今舊金山召會的光景必定完全改觀。我說這話,目的是要給你們看見,長老和聖徒都受成全,召會纔有復興的光景。
問題研討
一、使徒們設立長老治理召會後,是否應完全放手不再過問召會的事?
二、在召會生活中應留意那四件重要的事?
三、召會如何纔有復興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