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利未記結晶讀經(十五)希伯來書作為利未記的解釋
利未記是一卷豫表的書;對基督最細緻、最詳盡的豫表乃是在利未記裏。基督是奇妙且包羅,單憑明言不足以啟示祂;豫表實際上就是一幅幅的圖畫,也是需要的。利未記既是一卷豫表的書,就需要加以解釋。使徒保羅在希伯來書裏解釋利未記(來一1~3)。
在希伯來書裏,我們看見利未記一至七章裏供物之豫表的實際(十5~10)。贖罪祭表徵基督是為著神子民之罪的供物。整個贖罪祭牲,包括皮和所有的肉,連頭帶腿,並內臟與糞,都要在營外燒了;這表徵基督作贖罪祭,在猶太宗教之外忍受淩辱(十三11~13)。基督是在耶路撒冷之外被釘死的,耶路撒冷被視為代表猶太宗教組織的營。基督作為獨一的祭物與供物,除去舊約所有的祭物與供物,立定祂自己作新約的祭物與供物。
利未記的中心思想乃是:宇宙般包羅萬有並無窮無盡的基督,對神並對祂的子民乃是一切。但在利未記這卷書本身,我們無法看見我們所獻上並享受作供物的基督是何等偉大、超絕、奇妙、包羅萬有且無窮無盡。我們要有包羅萬有之基督的啟示,就需要來看希伯來書裏所啟示之基督的各方面。
(一)子基督是希伯來書的中心和重點(一2~3,十三8)。(二)在新約,神是在子裏,就是在子的人位裏說話。父神是隱藏的,子神是顯出的。子作為神的話和神的說話,已經將神表明出來,使神得著完滿的彰顯、說明和解釋(約一1、18)。(三)在神格裏,子是神榮耀的光輝,是神本質的印像(來一3)。榮耀是神外在的彰顯,本質是神內在的素質;子是神臨到我們。(四)在神的創造裏,子是創造者、維持者和承受者(2~3、10)。
(五)子廢除了魔鬼;及至時候滿足,子就為童女所生,來成為肉體,好藉著在十字架上受死,廢除魔鬼(二14)。(六)基督是我們進入榮耀之完滿救恩的創始者,元帥(10)。身為元帥,基督已領先進入榮耀,我們這些跟從祂的人正在同一條路上,也要被帶進神為我們所命定同樣的榮耀裏。(七)基督是使徒和神家的建設者(三1~6)。祂同著神到我們這裏,與我們分享神,使我們有分於祂神聖的生命和性情。基督在祂的人性裏是神家(神建築)的材料,在祂的神性裏是建設者。
(八)基督是憐憫、忠信、尊大的大祭司(二17,三1)。祂是憐憫的,與祂是人相合;祂是忠信的,與祂是神相合。祂在人位、工作和所達到的事上是尊大的。(九)基督是已進入幔內的先鋒(六19~20);祂領先經過風暴的海,進入屬天的避風港,照麥基洗德的等次,為我們作了大祭司。(十)基督是更美之約的保證(七22)。『保證』一辭,意指基督將自己質押給新約,並給我們眾人。(十一)基督是能拯救我們到底的大祭司(25~26)。祂為我們顯在神前,為我們禱告,使我們可以蒙拯救,並完全被帶進神永遠的定旨。
(十二)基督是諸天裏的執事(八1~2),把天(不僅指地方,也指生命的情形)供應到我們裏面,使我們有屬天的生命和能力,在地上過屬天的生活,正如祂從前在地上一樣。(十三)基督是進入諸天之上的至聖所並得到永遠救贖的一位(九11~12)。因著基督作神的羔羊,在十字架上一次永遠的為罪獻上自己作祭物,除去了世人的罪,祂灑在天上帳幕裏的血,就為我們成功了永遠的救贖。(十四)基督是那又新又活之路的開創者(十19~20),藉著基督這更美的祭物,我們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十六)在利未記裏所豫表,並在希伯來書裏所啟示之奇妙、包羅萬有的基督,是我們永遠的分(來十三8)。
利未記概論下冊(第二十六篇)

利未記概論下冊(第二十六篇)
本書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五九年十月五日起,在台北帶領為期三個多月之事奉訓練,其中關於讀經的第五部分信息。
信息內容
第二十六篇是『利未記的豫表(十九)喫聖物的條例,以及為許願並甘心獻之供物蒙悅納的路』。
真理要點
一、利未記二十二章一至十六節說到喫聖物時該有的聖別。聖物,指在神的百姓獻給神的物中,有一部分要分別出來歸給祭司,作祭司的享受。聖物表徵基督,祂是神賜給事奉之人享受的。但是凡身上有不潔,卻接近聖物的,那人必從耶和華面前剪除。這表徵我們不能一面帶著世界的污穢,一面又來享受基督;我們必須先徹底對付玷污,免得遭受屬靈的死亡。
聖經開頭給我們立定一個清楚的原則:人一接觸善惡知識樹,受了玷污,立刻就有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把守生命樹的道路(創三24)。人既受玷污,就無法帶著污穢來享受生命樹。人不能一面帶著罪惡、污穢、世界和肉體,一面又來享受基督;要享受基督,必須先受審判和對付。這就是『用水洗身』所豫表。人一沾染污穢,就不得有分於基督;要享受基督,就得先審判自己的污穢,對付一切玷污。
二、污穢的來源有四:第一是痲瘋,第二是漏症;都是從人身上出來的。第三是觸著那因死人不潔淨的物,或洩精的人,或觸著不潔淨的爬物,或觸著不潔淨的人。第四是喫自死的,或被野獸撕裂的;這表徵沒有接受基督的救贖。『觸著這些的人,必不潔淨到晚上。』表徵污穢必須有一個結束,必要告一個段落。
三、為許願並甘心獻之供物蒙悅納的路,乃是要獻純全無殘疾的供物。然而這不是說,我們所獻的基督有殘疾,乃是指我們獻的人在經歷中有殘疾。好比有的供物是體型較大的牛,有的是羊,有的是體型更小的鳥。供物有大小之分,並不是指基督有大小之分,而是指我們對基督的經歷有大小、多少的分別。同樣的原則,不是我們獻上的基督有殘疾,而是我們獻的人在對基督的經歷上有殘缺。我們若在對基督的經歷上有殘缺,所獻的基督就不能蒙神悅納。
實行要點
一、聖物乃是祭司日常的食物。根據利未記二十二章四至八節,若是一個祭司早晨起來就觸著污穢的人或物,那一整天內就不得喫聖物。換句話說,他那一整天可能沒有可喫的。這就使他深刻的感受和體認:污穢是接觸不得、摸不得的,而且污穢是該受審判、對付並除掉的。因此,人一沾染污穢,必『不潔淨到晚上』,也就是有一段時間無法享受基督;必須『用水洗身』,審判並對付自己所受的玷污,纔得以恢復對基督的享受。
二、『凡外人不可喫聖物;寄居在祭司家的,或是雇工,都不可喫聖物。』表徵未得救的人,或在對神的事奉上無分的人,不可享受基督。一個人得救之後,享受基督這聖物有多少,乃在於他的事奉有多少;沒有事奉,就沒有享受。事奉和享受基督乃是互為因果。若有基督徒無法享受基督,那表示他缺少事奉。基督徒正常的光景乃是越享受基督,就越有事奉;越有事奉,就越享受基督。基督徒若無分於對神的事奉,他就是一個外人,不能喫基督這神的聖物。
三、感謝祭要獻得可蒙悅納,就必須當天喫完。這表徵我們獻上基督作為對神的感謝,必須是新鮮的、全新的,一點不可留下以致變為陳舊。我們對基督一直要有新鮮的經歷,乃是藉著更新的奉獻,與神之間有更新的關係,以及更新的交通。我們所獻上的一陳舊,就不蒙悅納;必須更新,纔能蒙神悅納。
問題研討
一、祭司觸著污穢後,如何恢復對基督的享受?
二、請說明獻純全無殘疾的供物之意義。
三、獻感謝祭要當天喫,一點不可留到早晨,為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