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經過過程之神聖三一在信徒裏的分賜、變化、並建造(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九七年第一冊第二段第1-4章)
經過過程之神聖三一在信徒裏的分賜、變化、並建造(李常受文集一九九四~九七年第一冊第二段第1-4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所編寫的四篇綱目,以及於一九九四年二月十九至二十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華語特會中所釋放的兩篇信息。
信息內容
第一章與第二章是『經過過程之神聖三一在信徒裏的分賜』,第三章說明『經過過程之神聖三一在信徒裏的變化』,第四章則是陳明『經過過程之神聖三一在信徒裏的建造』。
信息要點
一、神對人最高的目的,就是要把祂自己作成人,也把人作成神,使神與人二者完全相同,只是人不能有神的身位(神格)。為著成就這個目的,神已經作了三件大事。第一,神照著祂的形像來創造人(創一26),使人外面有祂的形像;並給人造了靈,使人裏面有靈能接觸祂(約四24)。第二,神來成為人,完成了救贖,解決了神人之間一切的問題,並釋放出神聖的生命。第三,祂成了賜生命的靈(林前十五45下),將祂自己分賜到接受祂的人裏面,使人得著重生。這樣的人乃是從神生的,有權柄作神的兒女(約一12)。祂和人二者就成了一個單位,是神又是人,是人又是神。
二、在信徒重生之後,三一神藉著更新的分賜將神生命的成分不斷分賜到信徒靈中(多三5下),使信徒從心思開始,內在各部分得著更新(羅十二2)。原來受造的舊人裏沒有神的成分,藉著日日的更新就將三一神更多的加到人裏面(林後四16)。至終,神在人裏面要一再的加多,直到將信徒模成基督榮耀的形像-完全與三一神相像(林後三18下,羅八29,約壹三2)。
三、神成為人,人成為神,這是天使、世人無法測度的一個經綸。祂是神,卻取了人性,有人的生命,和人一同居住、一同生活,為要把人作得和祂一樣,使人能有神的生命與神的性情。祂就藉著這二性、二命,把祂和人調在一起,並且建造在一起。這種生命變化的建造(林前三12),是為著召會-基督的身體。三一神作這身體的生命和實際,信徒作這身體的架構和彰顯(弗四4~6)。這就是宇宙間的一個新人,這新人最終的完成乃是新耶路撒冷。新耶路撒冷是神而人,人而神,二者構造在一起;是神性在人性得著彰顯,是人性在神性得著榮耀。
實行要點
一、重生乃是神把祂自己分賜給我們,也就是把祂自己生在我們裏面。然而,許多信徒不清楚這啟示,以為重生只是改過自新。實際上,人在重生之後,除了多了一個生命,更是得著了一個神聖的人位。我們若要再照著從前的樣式來作人,裏面的這一位就不贊同,祂使我們不能再照著我們舊人的喜歡、脾氣、個性來生活行動。
二、神更新的分賜是接續於重生之後,使信徒從舊造蛻退而變為神的新造。在我們身上,最難更新的就是習慣,而我們的習慣大部分是根據我們的思想。神在人裏面沒有多少地位,是因為人的思想將人全然霸佔了。因此,羅馬書十二章二節題到『藉著心思的更新而變化』。我們無論作什麼事,都要記得『不再是我單獨活著,乃是神我共同生活。』藉著常常親近神、與主交通,讓神來管理、指引並引領我們。
三、神的經綸與神在聖經中所給人的重大啟示,乃是神自己和人作成一體,成為神而人者、人而神者的一位。神的經綸一點不是本著棄惡從善的教訓,而是照著神聖生命而有的生命的變化與建造。求主拯救我們脫離宗教、哲學、人生道德,完全被拯救到這個神成為人,人成為神的大異象之下。
問題研討
一、請說明神對人最高的目的,與神為成就這個目的所作的三件大事。
二、請簡述更新的啟示與信徒對更新的經歷。
三、請陳明神的經綸、神的建造與神建造的最終完成。
以斯拉和尼希米所帶進的恢復(第十二~十三篇)
以斯拉和尼希米所帶進的恢復(第十二~十三篇)
本書《從利未記至尼希米記看生命的路線》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五四年十月起,在臺北帶領生命訓練,是年十二月查讀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約書亞記、撒母耳記、以斯記、和尼希米記的記錄。
信息內容
第十二篇和第十三篇為『以斯拉和尼希米所帶進的恢復(一)(二)』。
信息要點
一、以色列人在荒涼中,乃是藉著申言者但以理的禱告得著恢復。但以理是完全為神而活的人,他懂得神的心意;當他知道被擄時期將滿,便禁食,披麻蒙灰,面向主神尋求,禱告、懇求。因著他的禱告,就有兩個人被興起來,一個是以斯拉,一個是尼希米。因著但以理在神面前的禱告,神就在各方面運行作工,激動外邦的君王─波斯王古列,並有一班又一班的人被興起來成全這事。
二、恢復乃是藉著有心願的人。在舊約,但以理是個拿細耳人,關心神的見證、國度、子民;他在神面前是有心願的人。以斯拉也是有心願的人,他立定心意考究神的話語,要知道神要祂的子民怎樣行。他精通神的律法,為要教導神的子民;後來神就成全他這心願。尼希米更是有心願的人,他在王宮裏居高位,但他的心不專注在自己生活上,乃在於神的城、神的國上,他一有機會就打聽關乎他本國的事。他聽見耶路撒冷遭難的消息,就坐下哭泣,悲哀幾日,在神面前禁食禱告。神答應他所求的,使王差遣他回去重建耶路撒冷城。尼希米建造聖城時,他的俸祿全都用在神的建造上。
三、按照舊約記載的次序,神子民之恢復的內容,首先是殿的恢復。殿是神的居所,是神在地上彰顯榮耀的地方。神歷代作工,就是要得著殿,而撒但所作的工就是要破壞神的殿。其次是城的恢復,城的恢復意義比較深遠。恢復殿是恢復神的同在和敬拜,恢復城是恢復神的權柄。所以在恢復殿時,我們看不見爭戰,但在恢復城時,就有了爭戰。尼希米記四章記載,那些建造城牆的人一手作工,一手拿兵器。換句話說,他們是一面恢復,一面爭戰,這是因為恢復城乃是恢復神的權柄。第三是地位的恢復。第四是神話語的恢復。
生命經歷
一、以斯拉記給我們看見,恢復殿的人只要有心願就彀了;但尼希米記給我們看見,恢復城的人只有心願是不彀的,還必須儆醒、爭戰。因此,恢復城的人必須比恢復殿的人更老練。老練的人不只有神的同在,還能一手作工,一手爭戰。一個剛強的召會,不只有殿,也有城;不只有神的同在,也有神的主權。我們要讓神將這兩樣恢復在我們身上並在召會中。
二、神在召會中的工作是恢復祂的同在和祂的權柄。今天這兩面在我們中間也在恢復;然而,我們要問在我們中間是否絕對有神的同在?是否絕對讓神掌權?在我們這裏是不是神完整的殿?是不是神完整的城?神的同在、神的權柄,能不能在這裏豐滿的彰顯出來?不要以為我們敬畏神、愛主、聚會敬拜就彀了。召會乃是神的國度,是神掌權的地方。神屬靈的權柄該在召會中運行,以彰顯神的榮耀;這纔是召會在地上的功用。
三、神在祂的召會中,一再恢復祂的真理和祂的話語。今天我們不僅有公開的聖經,也有解開的聖經。今天到處都有神的百姓聚集,講解神的話。神的話語恢復得越多,神的殿和神的城就恢復得越強。我們要持守一個原則:要一手作工,一手拿兵器。這意思是,我們需要一直儆醒禱告,從事屬靈的爭戰。
問題研討
一、請簡述神如何豫備並使用以斯拉和尼希米。
二、試述按照舊約記載的次序,神子民之恢復的內容。
三、今天我們有公開的聖經,更有解開的聖經,然而在我們遭受逼迫和反對時,該持守甚麼原則?
從約書亞記看在迦南地的爭戰(第七~八篇)
從約書亞記看在迦南地的爭戰(第七~八篇)
本書《從利未記至尼希米記看生命的路線》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五四年十月起,在臺北帶領生命訓練,是年十二月查讀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約書亞記、撒母耳記、以斯記、和尼希米記的記錄。
信息內容
第七篇『約書亞記-在迦南地的爭戰(一)』,第八篇『約書亞記-在迦南地的爭戰(二)』
信息要點
一、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爭戰,有些原則可供學習。第一個原則是,他不憑自己爭戰。以色列人過約但河後,豫備要爭戰之前,約書亞看見異象,作耶和華軍隊元帥的基督向他顯現,主告訴他說,『我現在來,是作耶和華軍隊的元帥』(14)。這給我們看見,屬靈的爭戰不是憑我們自己,乃是憑主作元帥帶領我們。第二,不用自己的方法和能力。以色列人攻打耶利哥的方法,是有七個祭司拿著七個羊角號走在約櫃前吹號,百姓跟在後面走,每天繞城一次,一直到第六天都如此。第七天他們繞城七次,祭司不住的吹號。到了第七次,祭司吹號時,百姓聽見號聲,便大聲呼喊,城牆就塌陷。
二、以色列人對迦南人的爭戰不是個人的,乃是團體的;雖然只是亞干一人犯罪,在神看來,卻是全體以色列人犯罪。亞干的過犯有三重意義,一,他犯罪得罪神。神說,凡耶利哥城和其中所有的都要毀滅,不可取那當滅的物;他違背神這命令,在神面前犯了罪。二,他這罪與世界有關聯。他所貪圖的是一件示拿衣服和一些金銀;示拿衣服是美好的,金銀是寶貴的,這些東西都代表世界。三,他的過犯也聯於偶像、鬼魔。示拿就是巴別(即巴比倫),乃是當初人燒磚造巴別城和巴別塔的地方(創十10,參但一1~2)。所以,示拿的衣服就是巴比倫的衣服。巴比倫還指偶像的世界(創十一2~4,書二四2)。所以,亞干的過犯,表面看是世界的問題,實際上是罪的問題,而背後卻是偶像的問題。
三、屬靈爭戰的第三個原則是,我們要絕對順服;神怎樣吩咐,我們就怎樣順從。第四個原則是,要作見證─吹羊角號。吹羊角號的意思是作見證,宣告。屬靈第五個原則是,必須定罪神所定罪的。第六個原則是,不顧自己的生活。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後,原本個個都應當爭戰;但自從亞干犯罪以後,許多人落下去或退縮了,不是個個都能為神爭戰;因此,在爭戰的事上就形成了得勝者的原則。屬靈爭戰的第七個原則,乃是要絕對的自願奉獻;這是參孫的事例所給我們看見的。參孫是神所興起的第一個拿細耳人(士十三5~7)。拿細耳人就是特別歸給神,完全為神活著的人。他們不可剃頭,因為他們的頭髮歸給神了,意思是他們為人的榮耀、地位、尊嚴都奉獻給神了(民六1~21)。
實行要點
一、我們要學習說反對撒但的話,要學習宣告:宣告神的旨意,宣告基督的工作,宣告十字架,宣告寶血,宣告基督的成為肉體,宣告基督復活升天,宣告基督掌權,宣告基督再來,宣告撒但失敗,宣告那惡者已受了傷,已經被捆綁,宣告他最後的結局是火湖。許多時候,屬靈的爭戰在乎宣告。吹羊角就是宣告基督已經得勝;宣告到一個時候,撒但的營壘就垮了。
二、也許我們愛世界的事物,然而世界的背後、世界的內容,其實就是示拿(巴比倫),以至於我們不知不覺就聯於偶像、鬼魔、撒但。如果我們暗中貪戀罪惡,愛慕世界,或聯於撒但的一部分,我們在撒但跟前就不能站立得住。
三、我們每個人都能蒙恩作拿細耳人。千萬不要說,我們沒有讀過神學,也沒有甚麼恩賜或口才,不,自願作拿細耳人乃是今天事奉主的原則。今天乃是這些自願奉獻,心甘情願為主而活的人,總能為主爭戰,帶進君王,帶進主的國度。在這末後的時代,神的工作、神的見證乃在拿細耳人身上。
問題研討
一、試述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爭戰的頭兩個原則。
二、請說明亞干過犯的三重意義。
三、請簡述屬靈爭戰的末五個原則。
從民數記看事奉的配搭、行動與爭戰(第四~五篇)
從民數記看事奉的配搭、行動與爭戰(第四~五篇)
本書《從利未記至尼希米記看生命的路線》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五四年十月起,在臺北帶領生命訓練,是年十二月查讀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約書亞記、撒母耳記、以斯記、和尼希米記的記錄。
信息內容
第四篇是『民數記-事奉的配搭、行動與爭戰』,第五篇為『民數記-以色列人在曠野的行程』。
真理要點
一、在民數記中給我們看見三個主要的點,事奉的配搭、行動與爭戰。在此我們看見事奉該如何配搭:第一,是根據家譜。第二,是根據性別。第三,是根據年齡。第四,要各按本位。第五,要各盡其職。第六,生命要成熟不衰。第七,要將不潔者排除在外。第八,要作特別歸主的拿細耳人。第九,要有奉獻。
二、有了配搭,有了奉獻,接著就有行動(九15~23)。以色列人整個配搭的事奉,是根據神的引導而行動,沒有人可以自由行動,必須跟隨雲彩。雲彩收上去,他們就起行;雲彩停住,他們就安營。行動也要聽號聲(民十1~10)。雲彩一收上去,兩支銀號就吹響,而號聲是根據雲彩的行動。這豫表今天召會的事奉,當聖靈在召會中運行,話語的執事首先感覺到,就馬上吹號,會眾聽見,就隨之而有行動;末了,我們的事奉就是屬靈的爭戰(二一1~3,21~35,三一)。我們是神的軍隊,屬靈的戰士,我們的事奉就是為神打屬靈的仗,不僅要與世俗、肉體、情慾爭戰,更要與神的仇敵撒但爭戰。
三、以色列人出了埃及,經過一段路程來到西乃山下。他們在西乃山經過了教育和成全後,就成了耶和華的軍隊和事奉神的百姓,成了一班特別的人。現今以色列人的光景至少有三方面,第一,從蒙恩一面說,他們是屬神的百姓,在神面前過聖別的生活。第二,從受教育一面說,他們是神的祭司。第三,從被成全一面說,他們是神的軍隊。
生命經歷
一、千萬不要輕看召會的配搭,眾人一在配搭裏,就都得學功課,要學著守地位,學著棄絕肉體,沒有自己的選擇,就像以色列人是屬於甚麼支派,就在那個支派裏。他若屬以法蓮支派,就要在後面,不能埋怨。我們的生命定規了我們的『支派』,我們的地位。我們都有基督的生命,但有些人是屬『拿弗他利支派』的,會傳福音。有些人是屬『猶大支派』的,會領頭。有些人是屬『亞設支派』的,會交通。各人都有主所給的地位,不該越分,也不該退後。
二、召會中事奉的配搭是根據以下三樣:重生的生命、剛強的生命、達到足彀度量的生命。因此,我們要能在事奉上配搭,就需要在生命上長大。那些年幼、軟弱的聖徒,也是我們的弟兄姊妹,他們在召會裏享受別人的服事。一個家的擔子是在中年、強壯的人身上。召會是生機體,聖徒天天都在長大,只有滿二十歲的人才能事奉。
三、許多時候我們一再受苦,這並不是受咒詛,乃是蒙了神特別的憐憫和眷顧,為要將我們身上老舊的成分除去。我們越愛主並跟隨主,就要豫備好,主會帶我們走曠野的路,會經歷一站一站的試煉,好叫我們裏面老舊的成分全被除去。不過我們可以放心,因為哥林多前書十章十三節告訴我們,那臨到我們的試誘,無非是我們所能受的。求主藉著以色列人在曠野裏的這些經歷給我們有深刻的啟示,好在我們基督徒的路程中,引導我們走在正確的路上。
問題研討
一、民數記這卷書說到那三個大點?
二、召會中的配搭事奉有那九方面?
三、以色列人在西乃山經過了教育和成全後,他們的光景至少有那三方面?
從利未記看事奉的倚靠與生活(第一~三篇)
從利未記看事奉的倚靠與生活(第一~三篇)
本書為『從利未記至尼希米記看生命的路線』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五四年十月起,在臺北帶領生命訓練,是年十二月查讀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約書亞記、撒母耳記、以斯記、和尼希米記的記錄。
信息內容
第一、二篇說到『利未記-事奉的倚靠-祭物』,第三篇是『利未記-事奉的生活-聖別』。
真理要點
一、我們事奉的憑藉是帳幕,倚靠是祭物;我們事奉神的憑藉是基督,倚靠也是基督。因著我們的光景不對,我們有罪,我們憑著自己,靠著自己是無法事奉神的。因此,事奉神的人需要祭物為他們贖罪,沒有祭物就沒有贖罪的血,即使有會幕,人還是不能到神面前接觸祂。在利未記裏有五種祭物能應付人一切的需要,有基督作為祭物,就使我們能進到祂所住的會幕裏事奉祂。基督不僅是我們的帳幕,也是我們的祭物;祂不僅是我們的憑藉也是我們的倚靠。按新約的話說,人藉著並憑著基督就能來到神面前(來十19~29)。
二、利未記裏的五大祭物乃是為了解決我們在神面前不該有的光景,第一,我們沒有絕對為著神;第二,我們行事為人不完全,在神面前不蒙悅納;第三,我們和神之間出了事與神不和諧;第四,我們是罪人,我們這人本身就是罪;第五,我們犯了罪,滿了愆尤過犯,無論對神對人都有虧欠和過犯。基督作我們的的五大祭物,就是應付我們這五種光景的需要。燔祭、素祭、平安祭、贖罪祭和贖愆祭都豫表基督(利一~五)。
三、聖別的生活是事奉神者該有的生活(利十一~十五)。我們的神是神聖、聖別、獨特、超凡的,根據祂的屬性,祂要求事奉祂的人也要聖別。聖別的生活乃是以神為標準的生活;神說,『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所以你們要使自己分別為聖,成為聖別,因為我是聖別的。』(十一44)神是聖別的,祂要我們像祂一樣的聖別。所以事奉神的人要謹慎留意過聖別、與神相配的生活。
生命經歷
一、基督作祭物是為給我們享受祂、得著祂並與祂聯合為一。因著有些祭物要歸給獻祭的人吃,好成為他們裏面的成分,因此基督作我們的祭物,要比基督作我們的帳幕更主觀且深入。祂不僅要我們與祂聯合並從祂經過,更要我們把祂接受到裏面作食物,成為我們裏面的成分。這不僅是聯合,更是調和,人接受基督作祭物,基督就進到人裏面,不僅與人聯合,更與人調和,成為人裏面的成分。
二、所有獻祭的人,無論是獻那種祭,都有獻祭的反應。獻贖愆祭的人會感覺自己有愆尤過犯,他需要去對付。獻贖罪祭的人,他認識自己這個人就是罪,是得罪神的,所以在神面前深深悔改,定罪自己。獻平安祭的人心存感恩,覺得自己不配,既蒙了大恩,就要對親友,或是弟兄姊妹述說主的恩、主的愛。獻素祭的人乃是願意以基督作生命,活出基督的生活,行事為人都彰顯基督。享受基督作燔祭的人,必定是完全獻給神的,他的一切都為神而活,並擺在神的手中。我們如果經歷並享受基督作祭物,就必定有這些反應。我們若這樣經歷並享受基督,祂就成為神與人共同的滿足。
三、我們若注意關於事奉者生活的幾項原則,在神面前就可以過聖別的生活。首先,對別人,我們需要遵照關於食物所表徵的,凡不合於那些原則的就不與那人接觸往來。其次,絕對不要信靠自己,因為從我們出來的,無論是正常或反常,好或壞,都是污穢的。第三,凡叫我們碰著死亡,叫我們不愛神、不禱告、不親近神、裏面下沉的,我們都不要沾染。事奉神就要活在聖別的生活裏,一切凡俗的都要棄絕,這樣,我們纔能作神奇特的子民並事奉祂。
問題研討
一、請陳明祭物為何是我們事奉的倚靠,並說明經歷基督作祭物比基督作帳幕更主觀深入?
二、請闡述獻祭之人該有的反應為何?
三、請說明事奉者生活的重要原則為何?
羅馬書中的神聖分賜(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三年第二冊第21-24章)
羅馬書中的神聖分賜(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三年第二冊第21-24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三年所釋放的信息集成。其中第二十一至二十四章是七月二十至二十一日講於加州柏克萊,論到羅馬書中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
信息內容
第二十一章為『神聖三一的分賜為著神主觀的救恩』,第二十二章為『神聖三一分賜的經歷』,第二十三章為『對神聖分賜的享受及其結果-基督徒的生活』,第二十四章為『對神聖分賜的享受及其結果-召會生活』。
真理要點
一、羅馬書第八章首先有神聖的三一。第十五節說到父,三節說到子,本章聖經也一再的說到那靈(2,5,9,11,13,14,16,23,26,27)。我們在這一章聖經裏也看見三一神所經過的過程,三節有成為肉體。十一節說到,神叫基督耶穌從死人中復活。因此,這裏有成為肉體、釘十字架和復活。這章也論到我們屬靈的經歷,我們從十節看見,我們重生的靈是生命。根據六節,我們看見心思置於靈。我們往前到十一節,就看見生命,就是神聖、永遠的生命,也有可能分賜給我們必死的身體。我們在這章聖經裏還有更多奇妙的供備:生命之靈的律(2),那靈的引導、兒子的名分(14),模成並得榮(29~30)。這一切的集大成、總和乃是神聖三一的神聖分賜進到三部分的人裏面。
二、羅馬書八章所啟示第一項神聖的供備是生命之靈的律。在神聖生命中有神聖的律,並且這律是自動運行的。第二項神聖的供備是那靈的引導。有一個神聖的人位,就是神的靈,住在我們裏面,這內住的靈現今一直在引導我們。第三項神聖的供備是那靈的見證。我們有一個活的人位─那靈,一直在題醒我們是神的兒女。第四項神聖的供備是那靈初熟的果子。我們裏面有神的靈作我們的享受,這享受是豫嘗和保證,我們將會有全享。三一神已經提供我們這些豐富、神聖的供備。
三、保羅在羅馬書八章和十二章論到身體(八11,13,十二1)、心思(八6,十二2)、靈(八10,十二11),把這兩章聖經連起來的這個事實,指明第八章享受神聖分賜的結果,乃是第十二章的身體生活。將身體獻上為著召會生活,乃是治死身體的行為的結果。心思的更新是將心思置於靈的結果。惟有生命在我們靈裏興旺的時候,我們纔會靈裏火熱。
生命經歷
一、我們需要花時間與主同在,為要得著神聖的分賜。但是如果我們不注重這分賜,或是不知道這分賜的重要性,我們每天的晨興可能會浪費時間去注意旁枝末節,結果,我們就沒有從主得著甚麼滋養。
二、我們不要去對付脾氣,我們應當照著靈而行。如果我們照著靈而行,我們發脾氣的『地鼠』自然就受了對付。這也就是說,解決我們脾氣的難處,不是憑我們的努力,乃是憑我們照著靈生活的結果。
三、在聚會進行的時候,我們的心思也許會到處遨遊,想東想西。因此,我們實在需要將心思置於靈。將我們的心思置於我們重生的靈,對我們是一大保護。這也會幫助我們保守自己一直接受神聖分賜的灌注,並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歷得勝。
四、當我們受試誘,要講一些沒有必要的話時,我們需要靠著那靈治死身體的行為。這會給我們省下許多時間,也會使我們的身體能獻給主,來為著祂的身體。
問題研討
一、請指出羅馬書八章給我們看見的神聖的三一、三一神所經過的過程,以及我們屬靈的經歷。
二、試述羅馬書八章所提供我們各樣的神聖供備。
三、請證明羅馬書十二章的身體生活,乃是八章享受神聖分賜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