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約翰十八章裏的表號(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二年第二冊第四段第55-56章)
約翰十八章裏的表號(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二年第二冊第四段第55-56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二年十月三十一日至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五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與杭庭頓灘市,德州歐文,以及德國斯圖嘎與圖賓根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五十五章至第五十六章說到『約翰十八章裏的表號(一)、(二)』。
真理要點
一、約翰福音十八章告訴我們,主耶穌到園子裏去,祂被猶大出賣,被人捉拿、捆綁,並且被解送到大祭司面前受審判。這些都是十八章的要點,但這一章的精粹是什麼?首先我們需要看見,在對關福音書裏,論到基督的死,所著重的乃是救贖;但約翰福音論到基督的死,所著重的不是救贖,約翰強調的是『繁增』。在約翰福音十二章裏,我們看見祂是一粒麥子,這一粒麥子藉著落在地裏死了,就能繁增成為許多子粒(約十二24)。
二、主耶穌是那偉大的『我是』。在約翰福音十八章我們也看見,猶大領著一隊兵和差役,拿著武器來捉拿主並逮捕祂(3)。四節說,『耶穌知道將要臨到自己的一切事,就出來,對他們說,你們找誰?』他們回答說,『拿撒勒人耶穌。』祂就對他們說,『我是。』(5)。六節說,『耶穌一說,我是,他們就退後,倒在地上』。『我是』乃是耶和華的名。在五、六、八節,這名共用了三次。這名用在這裏有一個原因,就是約翰的記載與對關福音書不同,這裏是要給我們看見被捉拿的那一位不僅僅是個拿撒勒人;這一位乃是那偉大的我是,是不受限制、無限的神。
三、在彼拉多面前,主耶穌是真理的見證人,祂對彼拉多說,『我為此而生,也為此來到世間,為要給真理作見證;凡屬真理的人,就聽我的聲音。』(37)。三一神是宇宙中的實際,而主耶穌來為這實際作見證。約翰福音啟示神是真理、實際,而那靈就是實際的靈,傳輸三一神的每一句話也是真理或實際。真理就是神聖的三一作為宇宙和神選民的內涵。主耶穌向彼拉多表明,祂來作神國的君王,也來給真理作見證。主給真理作見證,意思就是祂見證三一神是宇宙真正的內涵。
生命經歷
一、為著擴增,我們需要被置於死地。許多在主恢復裏的人盼望看見更多的擴增,約翰福音十二章有個黃金時機,讓主得著高舉,並得著大批群眾跟從祂,這是今天許多基督徒所寶貝的擴增。如果我們要在主的恢復裏有所擴增,我們就需要受死,為著擴增,我們需要被置於死地。
二、我們需要經歷為著死的過程所有的豫備,因著我們不願意死,神的主宰就豫備了一切不可少的人、事、物,把我們帶到死地。也許祂豫備了『猶大』來出賣你,豫備了好心的『彼得』,自以為要保護你來幫助你。甚至會有『彼拉多』將我們交給那些要釘死我們的人。這些事都是神所豫備的,使我們能經過死的過程。今天主要得著擴增,惟一的路就是我們和祂一樣,願意經歷為著死的過程所有的豫備。我們應當感謝主,在我們身上也有必需的豫備。
三、我們乃是在復活裏結果子,我們結果子,就是繁增的延續,神聖得榮的延續。我們若不願意經過死的過程,就不能有效的結果子。在自然界,我們看見許多種類的樹木要結果子,必須經過死的『冬季』。在我們身上,若沒有死,就不會有結果子,必須先有死,復活纔隨之而來,我們乃是在復活裏結果子。
問題研討
一、在約翰福音裏主的死所強調的與對關福音書有何不同?為著召會的繁增,我們該有什麼經歷?
二、約翰福音啟示主被捉拿時的身份與在對關福音書裏有何不同?
三、主如何為真理作見證?
約翰十四章至十七章裏的表號(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二年第二冊第四段第35-54章)
約翰十四章至十七章裏的表號(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二年第二冊第四段第35-54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二年十月三十一日至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五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與杭庭頓灘市,德州歐文,以及德國斯圖嘎與圖賓根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三十五章至五十四章的內容是『約翰十四至十七章裏的十個表號』:一、父的家。二、子的去與來。三、道路、實際、生命。四、神聖三一。五、另一位保惠師。六、住處。七、真葡萄樹。八、新生孩子。九、神聖得榮。十、信徒在三一神裏成為一。
真理要點
一、歷代以來,許多認為約翰十四章裏父的家是指天堂,是信徒死後所要去的天上華廈。我們必須研讀約翰福音,纔能看見父的家乃是表徵三一神與祂贖民的調和,好成為神與祂子民的居所。在約翰福音裏『我父的家』這辭用了兩次。二章十六節裏父的家是指聖殿;這個殿是在地上。十四章二節,『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這裏父的家是指神在地上祂子民中間的家。說二章裏父的家是地上的殿,而十四章裏父的家是天堂,乃是不合邏輯的。
二、約翰十四章二節主耶穌說,『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我去是為你們豫備地方。』住處就是居所。許多住處就是許多居所。在二十三節主說,『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話,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裏去,同他安排住處。』二節和二十三節裏的『住處』所用的是同一個希臘字。惟一不同的是,這個字在二節是複數,在二十三節是單數。這兩節擺在一起,指明父家的許多住處乃是許多信徒。父的家實際上就是基督的身體,而基督的身體是由作肢體的信徒組成的。基督身體上的每一個肢體,就是父家的一個住處。
三、在十四至十七章我們看見五件大事:父的家、葡萄樹、新人、神聖的得榮、以及『一』。事實上,這五件事乃是一。父的家是個生機的實體,就是三一神的生機體,乃是長大並擴展的葡萄樹。這棵葡萄樹-這個生機體-乃是一個人。藉著基督的死與復活,另一個人、新人在地上出生了!這是第二個人,就是三一神與祂的贖民調和。主告訴門徒說,他們要喜樂,他們的確喜樂了。我們也該為著團體新人的出生而喜樂。主說了這些事以後,就為得榮與一禱告。可以說,一就是得榮,得榮就是新人,新人就是葡萄樹,葡萄樹就是父的家。
生命經歷
一、主藉著死而去,除去了罪,審判了世界,廢除了撒但,也了結了舊造,為罪人開了進到神裏面的路。如今我們經歷到一個事實:神在我們裏面,並且我們與神是一,然後神就成了我們的享受。因著主耶穌是進入父裏面又新又活的路,我們一呼求主,立刻就在神的面光中,進到父裏面來享受祂,祂也享受我們。
二、約翰十四至十七章論到神聖的三一。從神那一面來看,是啟示三一神如何將祂自己分賜到信徒裏面。從我們這一面來看,是啟示我們如何進入三一神裏面,享受祂、經歷祂、並得著祂。我們不僅被三一神充滿,我們也浸沒在祂裏面,這是與三一神真正的調和。當我們經歷三一神將自己分賜到我們裏面,並親自與我們調和,我們會領悟,在祂裏面我們乃是超絕、奇妙的人。
三、在十五章八節主耶穌說,『你們多結果子,我父就因此得榮耀。』葡萄樹乃是藉著結果子彰顯神聖生命的豐富來榮耀父。結果子是生機自然的事。如果我們看見葡萄樹擴展及結果子的異象,就會領悟,我們無需天然、宗教的活動,只需要活出神聖的生命,就會結果子。當我們活這種生命,周圍的人就曉得我們是活神聖生命的人。結果,這生命會照耀他們,最終主耶穌就要分賜到他們裏面。他們就會成為我們生活所結的果子。
問題研討
一、請簡述約翰十四至十七章裏的十個表號。
二、請說明約翰十四章二節裏,父家裏的住處為何是指信徒,基督身體上的肢體。
三、試述個人享受三一神的分賜並浸沒在祂裏面而與祂調和的經歷。
約翰十三章裏的表號(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二年第二冊第四段第33-34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二年十月三十一日至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五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與杭庭頓灘市,德州歐文,以及德國斯圖嘎與圖賓根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三十三章至第三十四章說到『約翰十三章裏的表號(一)、(二)。
真理要點
一、我們要看見,約翰十三章的重要性,因為它把一至十二章和十四至二十一章聯結起來。一章和二章提供了整卷書的概要,三至十一章有九件事例。這裏所記載的九件事例,給我們看見基督作實際,應驗了所有的祭物。十三章非常重要,因為它是分界線,也是轉捩點。因為基督還需要豫備地方,好為信徒鋪好進入帳幕的路。約翰三至十二章,人到祭壇這裏來,享受基督作祭物。現在,他們豫備要進入帳幕了,為此有洗滌的必要。按舊約的豫表,燔祭壇和帳幕之間有洗濯盆,那些就近祭壇並豫備進入帳幕的人,必須先到洗濯盆這裏來洗淨。因此,十三章的洗滌乃是轉捩點,因為這洗滌把我們從外院子帶到帳幕裏去。
二、約翰十三章三節說,主耶穌知道祂要往神那裏去。這指明祂已經完成了從神那裏出來的目的。祂來到地上,作了一些事。現在祂要往神那裏去,指明這個目的和使命已經完成了。因此主耶穌在地上所完成的使命,到底是甚麼?有些人會說,主來完成了救贖;有些人說,祂奉差遣把神帶到人裏面。父神給祂兒子的使命是神聖且奧祕的。這個使命就是要把墮落、天然、罪惡、屬撒但、屬鬼的人,帶到聖別、榮耀、無限的神裏面去。這就是十三章的洗滌,藉著洗濯盆將人帶進帳幕裏面。這就是主在地上所完成的使命。
三、主洗門徒的腳表明祂愛門徒到底(十三1)。洗腳的目的是要保守門徒一直與神有交通,並且彼此有交通。若不洗腳,就無法維持這個交通。三至十一章基督作祭物已經使他們的罪行與罪性受了對付。然而,他們由於屬地的接觸,仍然是不潔的,所以他們需要先經過洗濯盆的洗滌,纔能進到帳幕裏。沒有這種洗滌,有些攔阻會一直存留,因此,所有屬地的污穢必須洗去,才能維持我們與神的交通和彼此的交通。如果我們與弟兄們的交通中斷了,我們就無法維持與神的交通。這兩種交通絕對是一件事,每當我們彼此的交通中斷了,我們就需要洗腳來恢復這交通。
生命經歷
一、主洗門徒的腳,就是愛到底的愛。祂洗門徒的腳之後,就囑咐他們要作同樣的事(約十三14~15),所以,彼此洗腳就是弟兄相愛。實行屬靈的洗腳,有一條路就是彼此坦誠,可以說,坦誠相當於洗腳。這不是說,我們應當發怒責備別人,而是藉著坦誠說話來彼此洗腳。如果我們這麼作,我們中間的光景就是明朗的,我們彼此也會有絕佳的交通。
二、在十三章十七節主耶穌說,『你們既曉得這事,若是去行就有福了。』這指明實行洗腳就是得著祝福。然而,如果我們不實行洗腳,卻把我們對弟兄姊妹的缺點所有的感覺,都隱藏在我們裏面,泥土就會大量堆積,使我們的交通受攔阻。如果我們懂得洗腳的意義,並且付諸實行,我們就必蒙福。
三、在約翰十三章裏的洗腳,也曝露彼得的自信。洗腳會暴露我們,是自信還是信靠主。藉著洗腳,主曝露彼得的自信,指明他要三次否認主。如果我們在召會生活中實行洗腳,就是那些剛強、自信的人也會被征服。在召會生活中,我們需要洗腳的實際,來維持與人並與主之間明朗的交通。
問題研討
一、請說明約翰十三章的重要性。
二、試從約翰十三章的觀點,說出主在地上的使命。
三、請說明洗腳對召會生活的益處。
約翰十二章裏的表號(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二年第二冊第四段第31-32章)
約翰十二章裏的表號(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二年第二冊第四段第31-32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二年十月三十一日至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五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與杭庭頓灘市,德州歐文,以及德國斯圖嘎與圖賓根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三十一章至第三十二章說到『約翰十二章裏的表號』(一)、(二)』。
真理要點
一、約翰十二章的第一個表號,是伯大尼之家的表號(1~3),這家是召會生活的縮影。伯大尼的意思是困苦之家,但在那裏能與主一同坐席。二節我們看見拉撒路與主耶穌一同坐席,而馬大伺候。在三節裏,馬利亞作了一件事,來表達她對主的愛。但這裏要緊的點是,伯大尼之家裏的享受,乃是前面九件事例的結果;在約翰十一章裏,拉撒路的事例乃是復活,因此主藉著復活的生命,在伯大尼得著一個家,可以讓祂坐席,讓祂得著安息和滿足。在伯大尼之家,主這位成肉體的神,和門徒能彀一同享受平安祭。
二、約翰福音十二章的第二個表號,是復活之拉撒路的表號(1~2,9~11)。九節說,那些人來『也是要看祂從死人中所復活的拉撒路』。事實上,拉撒路沒有作甚麼;他不過是復活生命的見證。馬大伺候,馬利亞表達她對主的愛;然而,拉撒路不過是與主耶穌一同坐席。拉撒路成了復活生命的見證,吸引了別人。
三、二十四至三十四節有基督包羅萬有之死的表號。(一)為著釋放神聖的生命;一粒麥子怎樣落在地裏把生命釋放出來,基督也照樣藉著死把生命釋放出來。(二)為著榮耀父神;主耶穌在二十八節禱告說,『父阿,願你榮耀你的名。』(三)為著審判世界;三十一節主宣告說,『現在這世界受審判。』(四)為著趕出撒但;在三十一節下半主耶穌說,『這世界的王要被趕出去。』(五)為著吸引萬人歸向基督;在三十二節主耶穌說,『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
生命經歷
一、十二章有約翰福音前半包含三至十一章陳明九件事例的結語:頭一件是重生的事例,末了一件是復活的事例。約翰福音所有的事例,都把我們導向一個新造。人類墮落之後,就成了舊造。無論是善、是惡,只要我們是舊造,就需要基督來重生,並使我們復活。我們需要新生命,需要成為一個新造。我們要成為嶄新的,就需要重生,並且從老舊的生命裏完全復活過來。此外,我們還要看見,在這些事例中有舊約祭物的應驗。
二、在十二章這裏,我們看見基督作祭物,結果就有伯大尼筵宴之家。這家是由蒙了重生、從罪中得釋放、瞎眼得醫治、從死裏復活的人所組成的。在那裏門徒能彀與這位成為肉體的神一同坐席。在伯大尼的家裏,有召會生活的小影。在這小影裏,我們看見三件事:服事、愛、見證。具有這些方面的召會生活小影,乃是主作贖罪祭、贖愆祭、燔祭、素祭的結果。因著主是這一切祭物的實際,十二章裏就有主作平安祭。因此,讓我們享受祂這合格的一位,以及滿足神和我們的一位!
三、在伯大尼召會生活的小影非常美好,但那個召會生活太小、太有限了。因此,需要基督藉著死而復活來得著繁增。主耶穌說,祂要成為一粒麥子,落在地裏死了,然後結出許多子粒來,原因就在這裏。主曉得藉著祂的死要完成許多事。然而,大多數的人以為死不能完成甚麼,因為他們認為死是結束,是了結。但對主耶穌而言,死並不是結束。反之,祂經過死,就完成了許多事,來成就神的定旨。因此,主耶穌在十二章不願被高舉;那不是得高舉的時候,乃是祂成為一粒麥子種在地裏,好藉著死而復活來產生繁增。
問題研討
一、請簡述伯大尼之家的表號及其屬靈意義。
二、試述基督包羅萬有之死的五個意義為何?
三、為何在記載到拉撒路復活的事例之後,約翰需要說到基督作為一粒麥子死了?
約翰十一章裏的表號(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二年第二冊第四段第29-30章)
約翰十一章裏的表號(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二年第二冊第四段第29-30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二年十月三十一日至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五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與杭庭頓灘市,德州歐文,以及德國斯圖嘎與圖賓根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二十九章和三十章說到『約翰十一章裏的表號』(一)、(二)。
真理要點
一、約翰福音十一章裏中的精粹與五個表記有關。頭一個表記是死亡,死亡表徵最後被對付的消極事物。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五章二十六節裏的話證實了這點:『最末了所廢除的仇敵,就是死。』人裏面最後的消極事物,最後需要對付的難處,就是死。在神看來,每一個人都一直在死,嬰孩一出生,就開始死亡的過程。如果我們沒有永遠的生命,我們的全人就在死亡的過程中。第二個表記在十一章一至三節,我們看見疾病的表記。第一節說,『有一個患病的人。』在第三節裏,拉撒路的兩個姊姊打發人,去見主耶穌說,『主阿,你所愛的人病了。』疾病乃是導致死亡的軟弱,可以說,疾病就是死亡的名片,疾病指明死亡快要來臨了。
二、約翰福音十一章四至六節,拉撒路的兩個姊姊,打發人把拉撒路病了的消息,告訴主耶穌,毫無疑問,她們的心意是要主來醫治他。不過,主接獲消息以後,並沒有作什麼。這裏主的耽延乃是第三個表記,說明主不要作醫治的救主,而要作賜生命的救主。醫治符合天然的思想,賜生命卻是神聖的思想。神的心意不是僅僅要醫治我們,因為在祂看來,我們不是病了,而是死了。神的救恩不是醫治病人,而是點活死人。
三、第四個表記是人的意見的表號,主要往猶太去的時候,遭遇了人的意見所造成的攔阻。主在九節、十節對門徒所說的話指明,他們的意見乃是他們行走在黑暗裏的表記。所有堅持己見的人都是在黑暗裏,意見乃是黑暗的表記,因為發表意見就是說荒謬的話。一個人說話荒謬,原因就是他在黑暗裏。人的意見也是攔阻主復活生命的表記,在十一至四十節,不論是門徒的意見、馬大的意見、馬利亞的意見,或是猶太人的意見,這些對主來說,都是一種攔阻。最終,主勝過了所有的意見,並且拉撒路從墳墓裏出來了,這就是復活。拉撒路的復活乃是第五個表記,指明主耶穌不僅僅是醫治的救主,更是賜生命的救主。主不僅要醫治我們,更要賜我們生命,叫我們復活。神的救恩不是醫治的問題,而是復活的問題。重生就是復活的初階,神救恩的每一方面,都與復活有關。主藉著重生使我們復活以後,如今藉著聖化並變化我們來接續這個復活的過程。最終,主要榮耀我們,得榮就是復活的總結。
生命經歷
一、一個人愈年長,愈接近死,老年人知道死亡在等待他。他曉得分給他的年日多半已經用盡了,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就著天然生命而論,我們都是一直在死。因此我們會感謝主,我們得著了永遠的生命。
二、原則上,我們會求主醫治我們的一些『疾病』,我們得救以後就想要改良自己。許多人都想求主醫治我們麻煩的脾氣,我得救後也立志絕不要再發脾氣了,我也求主幫助我。就一面說,我告訴主我生了『脾氣病』,請祂來『醫治』我。然而,我能作見證,主並沒有來醫治我。反之,我愈為我的脾氣禱告,病情就愈惡化。主怎樣沒有醫治拉撒路的疾病,照樣,祂也沒有醫治我的疾病。我們許多人都有類似的見證和經歷。
三、每當我們發表和主旨意相反的意見時,就表徵我們不是在白日行走,而是在黑暗裏行走。如果我們跟隨主,凡祂所說的,我們都應該說『阿們』,而不該發表什麼意見。
問題研討
一、約翰福音十一章中有那五個重要的表記?
二、請說明為何主得知拉撒路病了的消息,卻仍耽延,沒有立刻前往醫治他?
三、人的意見如何攔阻主復活的生命?
約翰十章裏的表號(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二年第二冊第四段第27-28章)
約翰十章裏的表號(李常受文集一九八二年第二冊第四段第27-28章)
本段係李常受弟兄於一九八二年十月三十一日至一九八三年六月十五日,在美國加州安那翰與杭庭頓灘市,德州歐文,以及德國斯圖嘎與圖賓根所釋放的信息集成。
信息內容
第二十七章說到『約翰十章裏的表號(一)』。第二十八章說到『約翰十章裏的表號(二)』
真理要點
一、約翰福音是一卷深奧的書,當約翰寫這卷書時,以主在盡職事時的一些事例當作表號。有段話記載『耶穌在門徒面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蹟(直譯,表號),沒有記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就可以在祂的名裏得生命。』(約二十30~31)這兩節聖經,給我們看見約翰福音是一卷表號的書。
二、約翰十章二十二節說『在耶路撒冷有獻殿節』,猶大馬克比與敘利亞王安提阿克以比凡尼爭戰,獲得勝利。獻殿節是記念被污穢的聖殿得著修復。節期間猶太人會在殿裏和家中點燈,持續八天的獻殿節乃是光的節期。在獻殿節期間主耶穌醫治了一個生來瞎眼的人,獻殿節的燈光對於瞎眼的人毫無幫助。然而主在世界的時候,是世界的光(約九5)。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把獻殿節稱為光明節,主耶穌在此節期,來到耶路撒冷,向猶太人指明祂是真光,瞎眼的人得著視力,就是得著光,他因為得著光,就從黑暗裏出來了。
三、約翰十章直接接續九章,我們需要曉得九章和十章是相連的。九章結束於對法利賽人的責備(40~41),然後在十章一節主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不從門進羊圈,倒從別處爬進去的,那人就是賊,就是強盜。』主似乎是說,法利賽人就是賊,他們不是從基督進入羊圈,卻從別處爬進去。十章裏的羊乃是神的選民(3,5,27)。羊圈就是律法,神的選民在其中被保守、看管直到基督來臨(16)。賊非但不從基督進去羊圈,並且還對羊群施行偷竊、殺害毀壞。
生命經歷
一、在我們屬靈的經歷中,當我們靈裏剛強時,就是在白晝,當我們在肉體裏時,就在黑夜。耶穌是奇妙的牧人,帶領我們進入草場,羊群白天是在草場上,如果我們經歷基督是草場,我們也就被帶進白晝。我們最明亮的時候,就是在靈裏享受草場的時候。當我們落在肉體裏,滿了私慾、自己、舊人時,就是黑暗。
二、約翰福音十章羊圈的門,在一面上表徵自由。在基督裏,我們有進出的自由,在我們的經歷中,我們享受基督,就脫離律法的轄制,我們所享受的自由乃是基督作賜生命者。這不是說我們任意的放縱肉體,乃是在召會生活中,我們不受律法、規條的捆綁。我們有主的生命,在裏面規律我們,我們享受基督豐富的供應,來達到外面律法義的要求。我們經歷並享受基督作生命,就脫離律法的轄制,而有真正的自由,祂是我們的門,帶領我們出羊圈。
三、召會生活中,我們經歷基督是好牧人,我們是祂的羊。主不是以外面的活動來牧養我們,而是以生命的方式從裏面來牧養我們。祂捨了祂樸宿克(psuche)的生命,為要叫我們得著奏厄(zoe)的生命。我們憑著祂作我們的生命而活,就是享受祂的牧養。我們讓主來牧養,裏面就有生命的感覺。一位弟兄想從事屬世娛樂,但裏面生命的感覺,他曉得主不要他這樣作,這種生命的感覺和引導,指明這位弟兄是在主的牧養之下。
問題研討
一、請列舉約翰福音二十章的兩節經文,說出這是一卷表號的書?
二、主耶穌在約翰九至十章,以獻殿節為背景,醫治一位生來瞎眼的人,此事內在的意義為何?
三、請簡要說明我們如何經歷主耶穌是好牧人,在生命中牧養我們。